文 | 黄波我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写这样一篇关于武松的文字,因为武二郎虽然只是一个文学形象,却早已在普罗大众心目中定格,是勇敢、正义的化身,承载着弱者的理想,就连眼光超卓的张恨水先生也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武松醉打蒋门神赢了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武松醉打蒋门神赢了吗(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醉打蒋门神赢了吗


文 | 黄波

我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写这样一篇关于武松的文字,因为武二郎虽然只是一个文学形象,却早已在普罗大众心目中定格,是勇敢、正义的化身,承载着弱者的理想,就连眼光超卓的张恨水先生也说:

真能读武松传者,决不止惊其事,亦决不止惊其才,只觉是一片血诚,一片天真,一片大义。

但我要说,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他的确常常会不惜赴汤蹈火地去抑制凶暴,然而如果我辈小老百姓不给予适度的警惕,只是一味沉醉于那种惩恶的暴力美学中,英雄也是极有可能伤及我们自身的。

关于这一点,我后面还将揭出被武松、张青们蔑视,后来同样又被无数读者所轻忽的“十字坡上的冤魂”,这里且谈“武松醉打蒋门神”



《水浒》里有关武松的章节中,“醉打蒋门神”是一出大戏。武松铁拳到处,一个恶势力的代表人物轰然倒下,演绎着水浒英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主题,端的大快人心。

然而武二郎在为谁鸣不平?施恩父子也。施恩父子又是何许人?书中说得明白,施恩他爹乃孟州城监狱的管营,这位管营老爷品性如何呢?武松作为犯人最初解到时,因为没有呈上“孝敬”,管营大人差点照常规赏给武松一顿“杀威棒”,好歹在旁边的施恩另有打算,才免却皮肉之苦。


这样看来,施恩的老子其实和当时多数墨吏一样,有钱好办事,无钱就会找人晦气。至于施恩本人,他自己也交待得极为清楚,他在孟州城开的那家后来引出无数风波的快活林酒店并非寻常,据其对武松介绍:


山东、河北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处赌坊、兑坊”,显然是孟州城里做生意的黄金地段,要占得这样一块地盘,没有相当的人脉和势力是不可能的。做生意就做生意吧,可施恩的生意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低价进高价出”以赚取利润,“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那许多去处,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


按说你不过是一家酒店,赚钱之法应该是在菜的质量、品种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怎么又和皮肉生意挂上钩了?而且还不是食、色共营,不用为性交易提供场地和服务,只是坐地收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意呢?不必多费脑力就知道,这就是今之所谓收取保护费!在快活林酒店那一块地盘上讨生活的人们,无论是做正经生意的,还是妓女,只要对施恩恭敬,每月按时上交“彩头”,施恩就能保证你的生意平平稳稳地做下去,没人找你的碴子。


这个不过“二十四五年纪,白净面皮”的小伙子,居然能够如此轻松赚钱,其本钱是什么?第一当然是靠他老子的权势和地位,虽然管营算不上什么官,可到底是衙门里说得上话的人,在一个小城里,照拂快活林酒店那一块地盘还是绰绰有余的;第二,施恩虽然本事稀疏,毕竟曾“学得些小枪棒在手”,哪怕花拳绣腿,对付良民声势也足够骇人了;第三,施恩非常善于利用一切资源,书中写道,他的酒店之所以独霸孟州,还靠他老子管的八九十个囚徒护场子,这些人既沦为施恩他爹砧板上的肉,能够为管营的公子效力已经是恩惠了,哪儿会有不竭诚卖命的道理呢?


可是“如此赚钱”的勾当却活生生被蒋门神夺了。蒋门神又有多少本钱,为何偏偏压过施恩一头?无他,拳头更大,“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一场单挑下来,“施恩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更重要的是这蒋门神的后台更硬,背后站着张团练。当此之际,即使是那些为施恩护场子的八九十个囚徒,恐怕也知道风向了吧!


就这样,快活林酒店换了主人。这样一个产权的转变过程,严格说来受影响的只是施恩和蒋门神这两个当事人,金钱上的一进一出关系委实非浅,可对原来那些靠交保护费以求平安的生意人来说,并无实质性影响。


对他们来说,其意义只是换了个收钱的主儿,每月需要上交的钱从施恩这儿转到了蒋门神那一边。当然,如果蒋门神撵走施恩后肆意抬高保护费的价格,那对这些人的影响则另当别论,只是书中并未提及这一点,想来哪怕是收保护费,也应该有一个各方默认的规则,即使强横如蒋门神,也知道维持利益相对均衡的安定局面的好处,不会轻易去尝试打破这样一个规则吧。


通过以上分析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说到底,这施恩、蒋门神就是当年孟州城两股“黑社会”。现代法律专家们说,“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有几个特征,“犯罪组织比较稳定,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不妨逐条对照一下。施恩、蒋门神是他们圈子公认的领导者,都拥有一批固定成员,符合第一条;他们不劳而获收取保护费获得经济利益,即使在宋朝也应该属于非法手段,符合第二条;在孟州的酒店行业中,快活林的服务和经营并无特色,却独霸一方,甚至在那一块地盘上,从事别种生意的人都得经快活林的允许才能去“趁食”,这不是“非法控制”?这种影响在一个小城里还不够大吗?符合第三条;……如是观照,“黑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蒋门神、施恩们哪条不具备?既然同属于“黑社会组织”,究其实,施恩和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就是“黑吃黑”

1998年版《水浒传》剧照


而武二郎却显然没有看到这一层,或者对此全无兴趣。按说施恩对武松是够推心置腹了,快活林赚钱的秘诀、他的组织的内幕,都已向武松和盘托出,可是武松听完这一番介绍,第一句话却是径问:“那蒋门神还是几颗头,几条臂膊?”看来,施恩虽然说了许多,但武松只对蒋门神“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这一句最上心。这一问只是透出他对施恩所讲的蒋门神的武艺不服气,他在想:有这么厉害的人吗?你施恩可曾见识过我打虎英雄的手段?除此以外,快活林酒店易主的过程中,有没有是非曲直,显然不是他关心的重点。

施恩父子给了武松一些优待,天天好酒好肉,给他戴了几顶诸如“大丈夫”“义士”“神人”的高帽,武松便感激涕零了,死心塌地愿意为施恩父子所驱驰,似乎丝毫不知这不过是别人笼络他的手腕。当然作为“黑社会”中的不同个体,施恩与蒋门神可能还有区别,这就是施恩本人相对地比较重哥们儿义气,在武松落难后还会鼎力相助,这没什么奇怪,就像当代也有义气浓厚的“黑社会”老大一样,可这种义气却显然不能改变“武松醉打蒋门神”事件的性质:一边惩恶,一边帮凶。



《武松醉打蒋门神》 张墨一 绘

武松铁拳打倒蒋门神,让他交出了快活林,正和蒋门神逼走施恩一样,只于施、蒋二人有切身利害,对在快活林周围做生意的各色人等来说并无多少积极意义,甚至还有负面影响。


书中说施恩夺回快活林后,“各店里并各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来与施恩”,也就是说其他生意人的负担更重了,这也很好理解,施恩“如此赚钱”的“业务”被蒋门神抢占了这么久,他现在哪有不加倍找补回来的道理?施恩当然是要对武松千恩万谢的,但现在那些被加倍盘剥的生意人,也应该去感激武松吗?


其实,施恩之所以肯对武松“投资”——这点“投资”对管营的公子来说,真连九牛一毛都谈不上,也不过是看准了投资后的丰厚回报。可笑武松被别人的小恩小惠迷住了眼却不自知,他答应助施恩重夺快活林的当日,居然还振振有词地说:“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喜欢打天下硬汉,这倒真是武松这等豪杰的共性,对方越“硬”越能撩拨起他们的好胜之心,可要夸口说只是打天下不明道德的人,则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武松们追求的“道德”了。


一个人糊里糊涂被人当枪使上了,这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他对自己的角色全无认识,还自以为是在抱打不平替天行道。


我为堂堂武二郎一哭。

本文摘选自《逞什么英雄——水浒的隐秘世界》,更多精彩内容请查阅原著

《逞什么英雄——水浒的隐秘世界》(黄波)【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

《逞什么英雄——水浒的隐秘世界》

黄波 著

说破传统英雄观

以现代性视角解读《水浒》的公民启蒙读本

本书是黄波先生多年来《水浒》研究心得的合集,可谓字字珠玑、篇篇奇文。作者坚持立足于《水浒》文本,不作哗众取宠的影射和戏说,放弃空泛的道德批判,秉持现代人文关怀,把水浒英雄置于广阔的中国历史背景中,通过分析梁山人物的行为,说破传统的英雄观,探究千百年来的大众心理和中国文化的潜规则。对于梁山的权力结构、座次之谜、英雄与情色之关系、英雄劫富未曾济贫、逼上梁山者为何只有林冲一人等内容,均给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