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中国造型奇美、数量众多、分布集中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侗族建筑群,拥有侗族大歌、多耶、抢花炮等源远流长的侗族民间文化项目,以及丰富多彩、古朴原始的侗族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它们,也被拍摄在多部电影中。在银幕上,有多少三江风光?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看~

以江苏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那些年在三江拍摄的电影)(1)

《金画眉》展示侗族多彩文化

“《金画眉》展示了侗族多彩的文化,对三江文化旅游的推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月26日,县文体新广局工作人员杨通杰这样说起该片当年的拍摄情况。

电影《金画眉》拍摄于2009年12月,杨通杰当时全程陪同,负责协调工作。《金画眉》由侗族人士吴金敏编剧,剧本通过整合修改后,由著名导演王焕武、周立杰执导,先在三江县石门冲生态景区开拍,然后到程阳风雨桥景区、岜团风雨桥景区、林略侗寨梯田景区、斗江镇等地拍摄,拍摄过程约一个月。《金画眉》于第二年春节前在三江县首映,之后在央视六套黄金时段及多个地方电视台播出。《金画眉》描绘了生活在海外的侗族后裔三江籍人士“画眉王”及其中英混血孙女吴家家热爱侗族文化、风俗的故事,展示了三江的生态人文资源和丰富优美的旅游自然风光,以及底蕴厚重的侗族风情文化,表达了侗家人追求理想、和谐的美好愿望。

县城居民杨堂清说,他看过《金画眉》,并且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它反映了三江的侗族文化、风土人情,让不少观众了解了三江。”三江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情万种,文化底蕴深厚。杨通杰说,《金画眉》提升了三江的文化旅游形象,提高了三江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了三江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江苏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那些年在三江拍摄的电影)(2)

《梦回三江》侗族大歌引来佳缘

“之所以拍摄电影《梦回三江》,是因为我有一次在上海遇到了几个来自三江梅林的姑娘。她们演唱的侗族大歌打动了我,也给了我拍摄这部电影的灵感。”在2011年,《梦回三江》在三江拍摄时,导演高力强道出了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

“望见阿妹好伤心,只听蝉儿声声鸣,蝉儿声声心悲切,像是可怜我单身。轻轻听我学蝉鸣,希望大家来和声,我声虽难比蝉鸣,声声唱给阿哥听……”“行歌坐夜”这种侗族青年男女寻找心上人的古老习俗,在《梦回三江》中得到了生动展示。

“我听了侗族音乐以后,很难忘怀。”在电影中扮演阿燕的朱玲丽说。

《梦回三江》讲述了一段亲情、真情与爱情交织的励志故事。台湾音乐学院大学生林嘉禾(朱孝天饰)患重病即将失明,为了散心来到柳州旅游。侗族山村女教师阿燕(朱玲丽饰)为了筹集山村学校购买二手电脑的经费,利用假期前往柳州市区做导游。林嘉禾偶然听到了阿燕唱的侗族大歌,被深深打动,遂与阿燕前往三江寻访侗族大歌。在阿燕的帮助下,林嘉禾终于创作出惊世作品,并到世界各地巡演。林嘉禾帮助山村学校筹到购买电脑的资金,也在寻访侗族大歌的过程中与阿燕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侗族音乐在这部电影中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得到了完美诠释。”当时担任这部电影民俗顾问的杨通杰说,他在演员中普及侗族大歌的代表作《蝉之歌》,让演员们入迷。

《梦回三江》主要在三江县林溪镇程阳八寨、丹洲镇丹洲岛和独峒乡侗族生态博物馆取景,全方位展示了侗族木质建筑、侗族大歌及侗族的民风民俗。

以江苏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那些年在三江拍摄的电影)(3)

《童年的稻田》风情独特国外走红

原生态侗语电影《童年的稻田》2012年在柳州首映,并在法国受到了欢迎。

《童年的稻田》以三江县生态田园村舍为背景,主演是当地的侗族小姑娘杨迎秋。影片以她的日记为主线,讲述了一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故事。阿秋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她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有一天,奶奶去世了,在外打工的父母不得已而返乡。阿秋帮助父母打理农事、家事,但又渴望上学。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在国内院线大规模上映,却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奖,如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美国纽约哥谭银幕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摄影奖及评委会特别奖。2012年5月,《童年的稻田》在法国院线上映。

一位老太太坐着轮椅来观影,原来她30年前曾到过中国,在广西做过外教,对广西感情很深,“为了看首映,老人在轮椅上等了三个小时。”柳州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介绍说。

据介绍,《童年的稻田》导演朱小玲到三江县独峒乡知了屯采风,当时没想到挑女主演。谁知,朱小玲与来知了屯探亲的侗族小姑娘杨迎秋偶遇。当时,杨迎秋12岁,眼神特别纯,一下就抓住了导演的心。

“当时他们喊我去拍电影,我开始时很紧张。但是看到拍摄的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养牛呀,打谷子呀,我就平静下来了,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孩子要做的事。后来拍电影,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如今正在读大学的杨迎秋笑容甜美地告诉笔者。

《童年的稻田》取景于三江县独峒乡,剧中所有角色均由当地百姓出演。影片中的独峒乡林略村,小山如螺,大山似塔,梯田层层叠叠,整个寨子依山傍水而建,形成美丽的扇形。当地老百姓淳朴善良,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这部电影就像一个窗口,让众多外国观众看到了三江的民俗和风光。

以江苏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那些年在三江拍摄的电影)(4)

《夜莺》本地村民开心参演

“能在电影里看到自己,我已经很高兴了。现在,世界上更多的观众看到我,看到我们的风雨桥,看到三江,这是我们侗寨里的一件大事呀!”去年,中法合拍片《夜莺》代表中国内地参与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角逐的消息传出后,参演《夜莺》的三江县林溪镇程阳平寨62岁的村民杨金火很高兴。《夜莺》入围此奖,意味着有更多的观众能通过电影看到三江。

《夜莺》由法国知名导演费利普·弥勒执导,李保田、秦昊、李小冉等联袂主演。在剧中,李保田扮演的爷爷带着8岁的孙女从北京赶赴老家广西。一位老人和一个都市小女孩,以及一只鸟,就这样开始了不平静的心灵之旅。这部电影在广西多地取景,其中在三江县拍了很多的戏,取景主要集中在程阳八寨。爷爷参与侗族百家宴的场景在岩寨拍摄,爷爷与孙女谈心的戏则在程阳马安鼓楼坪拍摄。另外,杨金火与片中爷爷吃饭的场景在林溪镇冠洞村石仲元的家里面拍摄,而剧中的竹林则是在高基瑶族乡取景。

拍电影,他紧张吗?“有什么紧张,又不是第一次。”杨金火说,1972年就有剧组来到三江,当时他是剧组的侗语翻译。拍《夜莺》,他是本色演出,表现的全是侗家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导演喊我用侗语教片中的孙女割稻子,这有什么难的,平常我种田就是这样。”杨金火说,他演完戏,法国摄影师就竖起大拇指。他虽然与外国朋友语言不通,但是看到大拇指就知道是在表扬自己,很开心。

《夜莺》中百家宴的场景,是在岩寨村民吴爱仙的家门口拍摄的,吴爱仙和媳妇在电影里扮演敬酒的群众,“片中的爷爷很客气,我们敬酒他就喝,说我们这里的菜好吃。”谈起自己参演的电影角逐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时,吴爱仙说,三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作为三江人,她很自豪也很开心。如今,三江侗族百家宴已经成为旅游新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

以江苏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那些年在三江拍摄的电影)(5)

《绝地逃亡》大片融入侗族元素

2014年11月7日至11日,虽然冬雨连绵、寒气逼人,但林溪镇程阳八寨却迎来了人气最为沸腾的一周。由成龙、范冰冰领衔主演的国际大片《绝地逃亡》在此拍摄,令不少粉丝一路追随、兴奋不已。

11月9日,在程阳八寨岩寨溪边的大田里,数十名演员在没膝深的面粉“田泥”中趣闹“泼泥节”,一尊尊“泥人”让人忍俊不禁。11月10日,在马安侗寨,甜美的侗族大歌让成龙着迷,鼓楼坪上丰盛的百家宴更是让剧组人员赞不绝口。村民杨群树说:“《绝地逃亡》拍摄期间,拍摄点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辣椒、对联、灯笼,门外还摆上酒坛、簸箕等。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侗寨这种景象!”《绝地逃亡》故事颇为吸引人:一名警察要调查一个巨大的犯罪团伙。在一次行动中,他的搭档不幸遇难。这名警察决定搜集更多的证据来铲除这个团伙,为自己的搭档复仇……《绝地逃亡》具有惊险、喜剧的元素。从地域上来讲,它由北至南跨越了整个中国。为了在适合情节的情况下展现中国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从2014年5月1日起,其剧组曾多次到三江老堡石门、丹洲石门冲景区、古宜甜水寨景区、独峒岜团桥、八江布央、林溪高友及程阳八寨等地踩点,最终选定路程较近、特色较浓的程阳八寨。

导演雷尼·哈林说:“经过多次踩点和深入体验,侗寨独特的民族建筑、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深深吸引了我。我很希望在电影里能够体现三江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让全世界都了解和认识深山侗寨美好的自然景色和独有的民族生活。我们还会再来三江,为以后的电影取景拍摄。”11111成龙到三江后也迷上了侗寨,他说:“三江景色美,人非常好,民族服饰漂亮,具有可塑性特点的自然景观和侗寨、酸食、腊肉等,都让人永远回味。能通过影片将三江的民族风情向全世界展示,我非常高兴也十分乐意!”目前,《绝地逃亡》已经完成拍摄,进入了后期动作阶段。这部大片将在今年进入影院,上映后能让更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三江,到三江旅游。

(来源:“三江程阳桥网”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