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化##文化影响力#​#头号周刊#​

原创 文化影响力特邀作者

钟繇:创造楷书的长寿儒将

文/夏廷献

钟繇[yáo](151—230年 ),字元常,汉族,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重臣。

东汉时期,钟繇被举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被曹操比为萧何。累迁前军师,领兵大败国贼郭援, 降服单于。曹操受封魏王后,任魏国大理卿、相国等职。曹魏政权建立后,拜廷尉卿,再迁升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明帝时晋升太傅,封定陵县侯。公元230年去世,享年八十岁。魏帝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成”。公元243年,得以配享曹操庭庙。

钟繇既是政治家和将军,也是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是:

一,多体皆能,笔法精湛

史载,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特别擅长三色书,即:铭石书——正楷;章程书——隶书(八分书);行押书——行书。其用笔方法、间架结构,被精通书法的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 归纳为《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称赞钟繇书法“巧趣精细,殆同机神”。所谓“十二意”,指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 。整体布局缜密严谨,字体大小基本相间。风格古朴典雅神逸。南朝庾肩吾评其书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为“神品”,称赞说:“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剐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二,抓住隶变,创造楷书

钟繇有幸生活在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尚未完成的时期。聪慧的钟繇,意识到一种相对规整可做楷模的新书体即将出现,自觉承担起了推动完成这个重大演变的历史责任。东汉末期,社会比较混乱,各种规矩废弛。民间书法人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对“隶书”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隶书的主要特征“蚕头燕尾”“末撇大刀”被随意省略,致使隶书发生了变异,“楷形隶书”(楷隶)在民间出现。钟繇征战西南西北,所到之处,看到了民间出现的“楷隶 ”,正中下怀。敏锐地抓住“隶变”中出现的“楷形”,改变笔法,调整结字,突出“楷形”“固化”之。实践探索,达到理想,予以“定型”,新体“楷书”就这样被痴迷书法的钟繇,在吸取民间不经意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诞生了。《宣和书谱》评价钟繇楷书:“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抓住隶书变异创造楷书的做法,适用于“五大书体”形成后,想创造个性风格的书法人。钟繇身后1800多年来,在书法史上留下个性作品的书法家,都是这么做的。关键是能不能看到、能不能抓住、能不能“固化变异”并坚持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三,刻苦精神,令人惊叹

钟繇研习书法非常刻苦。史料介绍他几十年间,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闲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晚上躺下,睡觉前,以手指为笔,以被为纸,进行练习。时间长了,被面竟被划了个大窟窿。他外出见到树木花草,鸟兽鱼虫等自然景物,就会驻足观看,从中领悟笔法和结字、布局。有时去厕所出恭,心练书法,竟忘记出来。钟繇还经常与曹操、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高人切磋书法。一次,钟繇向韦诞借《蔡伯喈笔法》观摩,韦诞没有同意。钟繇顿时生气,用手捶胸,口吐鲜血。韦诞手足无措,不知钟繇为何视书法如魂。曹操取出五粒灵丹让他服下,才救了钟繇一条性命。其上心用心习练书法的刻苦程度,同代书法人罕见,令人惊叹。值得后辈学习和效法。

四,承先启后,影响深远

据宋代陈思《书苑菁华》记载,钟繇小时候跟随书法家刘胜去抱犊山,静心学习书法三年,打下了“童子功”基础。后来又学习曹喜、刘德升的书法。曹喜(生卒年不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善书,其法稍与李斯异,甚精巧,称善于当时。是“悬针篆”“垂露篆”的创造者。刘德升(生卒年不详),字君嗣,颍川(今禹州市)人,东汉桓帝灵帝时的著名书法家,开创了笔划从略、离方遁圆、简易快捷、字迹妍美、风流婉约的行书,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名师出高徒,钟繇从曹喜、刘德升书法中,获益匪浅。对钟繇影响最大的是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的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尉氏或杞县)人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钟繇比蔡邕小18岁,人生交集38年,是否受到蔡邕耳提面命,难以确定,但对隶书造诣最深、创“飞白”书体的蔡邕,是钟繇心目中的“师尊”。钟繇念念在兹蔡邕的法书,曾因没有借到气死过去。韦诞死后,钟繇自毁大名,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蔡伯喈笔法》,心追笔摩,书法日见长益,更趋精妙。据《书苑菁华》记载,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把自学书法的体会告诉儿子说,自己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唐代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梳理了中国书法家传承脉络:“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由此可见,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中国书法史长河中 “二王”主流的源头是钟繇、蔡邕。后人并称“钟王”,钟在前,王在后,是有道理的。钟繇身后,历代许多书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成为青史留名的书法家。钟书之技巧,之气韵,之风格,作为传统书法优秀文化,长盛不衰,备受推崇,影响至今。

钟繇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贡献,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钟繇书法真迹东晋时已亡佚,人们今天所见到的钟繇作品,要么为临摹本,要么系伪书。一般认为,“五表”、“六帖”、“三碑”是钟繇的代表作。“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元表》《力命表》。这是现存钟繇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钟繇的真迹。六帖”指《丙舍帖》、《昨疏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全部为临本。“三碑”指《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全为刻本。是否钟繇所作,无从考证。

钟繇还有三件事值得一说:(一)拟写曹操为王的诏令。钟繇因文采出众,书法上乘,受到汉献帝刘协赞赏和信任,下旨钟繇起草封曹操为魏王的诏令;(二)司马懿的“伯乐”。诸葛亮北伐中原时,钟繇向曹操举荐司马懿率大军前去抵御,为司马懿提供了军事和政治舞台使其后人篡魏建晋,改写了中国历史;(三)八十岁寿终正寝。在成年人平均寿命39岁(一说26岁)的三国时代,钟繇这么高寿,与长年习练书法起到了强身健体作用有关。

钟繇在书法上成就卓著,贡献巨大。因此,只要汉字在,书法在,钟繇之大名,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

钟繇最美30个楷书字(品文化夏廷献)(1)

图/《宣示表》贾似道刻本宋拓本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百将文化艺术#红星在线##品文化#​

编辑: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钟繇最美30个楷书字(品文化夏廷献)(2)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如今用的毛笔,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百将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和笔会展览。邀约军地名人和教授开讲。​北大博雅百将文化科技培训基地助力企业共同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