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十大经典之作(读书莫扎特凭何)(1)

《如何聆听古典音乐》

金麦克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本书摒弃学院派的传统讲解思路,颠覆古典音乐的“高冷”形象,以独树一帜的讲解风格,击破“入门难”“欣赏难”“共鸣难”三大难题,从乐理知识,到音乐流派,再到名家名作赏析,幽默开讲,让读者在笑声中“破解”古典音乐聆听密码,轻松跨过古典音乐的欣赏门槛。

痴迷“ 轰趴”的绝世天才——莫扎特

虽然能名留青史的作曲家都是不世出的天才,但莫扎特却是让所有同时代及后来者高山仰止的绝世高手。为什么这么说?为读者们列举几个“莫氏数据”:35,23000,15,(X>1000),6PM-7AM。

35: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萨尔茨堡,1791年逝世于维也纳,享年35岁。

23000 :2006年,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德国骑熊士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纪念版莫扎特全部作品的乐谱,超过23000页。

15:有研究计算,让一个能熟练抄写乐谱的人按照每天8小时工作制工作,15年左右可以抄写完莫扎特创作出的所有乐谱。

(X>1000):除了23000页乐谱之外,莫扎特还写了上千封书信,对于后世的崇拜者以及学者,这些书信无比宝贵,为后来者提供了窥见这位绝世天才人生经历、精神世界以及艺术观念的第一手资料。

莫扎特十大经典之作(读书莫扎特凭何)(2)

6PM-7AM :莫扎特曾经邀请父亲参加自己举办的Party,时间从晚上6点钟到次日清晨7点钟,这个“轰趴”强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而此类轰趴在莫扎特的生活中绝非偶尔为之,也间接展现了他严重缺乏睡眠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莫扎特35岁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与这种不算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相当大的关系。

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了莫扎特是一个超级高产的作曲家,但是仅仅高产还远不足以证明莫扎特是音乐史上第一天才。想配得上“第一”的称号不仅看作品数量,还要看作品穿越时间的留存率。在世界上多个重要的古典音乐类网站的统计中,每年全世界范围音乐会上最常演的作曲家作品前两位始终由莫扎特和贝多芬把持,而上演率最高的十部歌剧中莫扎特的三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与《魔笛》始终牢牢把持三个席位,这么坚挺的“前十排名率”,除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外,也只有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这三位网坛巨星有了。另一方面,看到这些数据,真要心疼生活中始终被财务危机困扰的莫扎特三分钟,如果他能活在如今这个高度保护版权的时代,音乐界“福布斯富豪榜”上一定会出现他的名字。

莫扎特十大经典之作(读书莫扎特凭何)(3)

1765年5月,9岁的莫扎特与姐姐玛利亚·安娜在伦敦的音乐会上表演四手联弹,从此四手联弹慢慢流行

王重阳在华山论剑中凭借出神入化的“先天功”赢取了《九阴真经》,那么莫扎特又是凭借什么“绝招”夺取了古典音乐史上“第一天才”称号呢?

解:三个“大招”——语言简练,对仗工整,妙语连珠。

语言简练:相近篇幅的乐曲中,莫扎特使用的音符数量远少于其他人,但是表达出的效果却更胜一筹。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

对仗工整:莫扎特所处的音乐时代——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特征,非常像中国古代的格律诗创作特征,我们的格律诗对字数、押韵和平仄都有严格的要求,古典主义音乐对乐曲主题的要求也十分类似,起音、句尾音以及乐句之间的呼应都有严格而固定的“套路”。莫扎特的创作也遵循了当时的审美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莫扎特并没有像贝多芬、瓦格纳、德彪西一样开创一个新门派,但他却是古典主义门派中武功最高的一位。那么莫扎特功夫高在哪里呢?高在他除了遵循时代审美风尚,在创作中对仗工整,还做到了其他人所极少做到的妙语连珠。

妙语连珠:结合第一章的音乐三元素即节奏、旋律、和声来解释,平仄押韵是对和声使用套路的规范与约束,字数、行数是对旋律长度的限制,而莫扎特的“妙语连珠”就是在这种限制中,用尽可能少的音符写出极为动听、感人的旋律。

作者:金麦克

编辑:袁琭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