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秦始皇,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想起一个人,那就是秦始皇的“仲父”吕不韦,他是秦始皇统一大业的奠基人,也是最开始支持秦始皇一统大志的人,可以说,吕不韦为秦始皇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定的基石,可是历史上对这位相国大人的评论却非常有争议。

吕不韦有野心吗(吕不韦到底是奸臣)(1)

一部分人认为:吕不韦居功甚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嬴异人子楚,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

当时子楚的爷爷秦昭襄王当位,父亲安国君是个50多岁的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但是却迟迟没有确立嫡嗣,这种情况存在着极大的不安因素,最终是吕不韦游说秦国,打通关节,说动了华阳夫人并由她说服安国君,确立异人为嫡嗣,为秦始皇的登位铺平了道路。

吕不韦有野心吗(吕不韦到底是奸臣)(2)

2.以谋略胜人,避免恶战,全力发展。

吕不韦任相国后,大力整顿全国经济,以宏观视角看待整个战局,去除了秦人以杀人砍头为荣的传统计算军功的方式,保留了六国的有生力量,再者他大力发展经济,致使秦国国库充盈,兵强马壮,秦始皇后来征战六国靠的就是吕不韦当初苦心经营积累下来的本钱。

同时在军事上,避免大战,恶战,秦国军队所到之处,破城后不得滥杀无辜,不抢掠粮食,不欺压百姓,为秦国积累民心,也因此引来了大批的六国居民主动来秦居住,大大增长了秦国人口,为秦国后来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吕不韦有野心吗(吕不韦到底是奸臣)(3)

3.编著《吕氏春秋》

这是吕不韦在位期间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被列为“杂家”,这个杂并不是说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百家之长,以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在吕不韦的眼中,六国被统一是早晚的事情,他已经想到了统一后如何治国的方略,可惜这部著作却并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重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吕不韦有野心吗(吕不韦到底是奸臣)(4)

吕不韦的功绩我们是都看得到的,但是还有更多的人认为吕不韦是个奸臣,理由有以下几点

1.推荐嫪毐给赵姬

赵姬一开始是吕不韦派到子楚身边的卧底,后来子楚继位,赵姬成了皇后,可是子楚却英年早逝,赵姬久在深宫无人陪伴,便开始勾引吕不韦,吕不韦深知自己的地位不能如此,便找了一个俊俏小生送给了赵姬,可是却差点为秦国带来大祸,嫪毐最终叛变差点招致秦王覆灭,也是因此让秦王下了除掉吕不韦的决心。

吕不韦有野心吗(吕不韦到底是奸臣)(5)

2.功高震主

秦始皇登位之时尚且年少,于是子楚离世之时托孤于吕不韦,请他辅助秦始皇,让赵姬先主持国事,可是赵姬一开始就是吕不韦的人,加上后来有了嫪毐,整日只知道饮酒作乐,前朝之时全都由吕不韦把持,朝廷的大小事物均由他掌控,致使秦始皇被架空,且屡屡不顾及秦始皇脸面自作主张,也为他以后的惨淡收场埋下了祸根。

同时他主张仁政,但是秦始皇主张武力荡平四海,两个人的政治观念有分歧,在前期这是没有错的,秦国需要仁政来发展壮大,为以后武力征战做准备,可是后来吕不韦年事已高,志向渐渐地被磨灭,从而只想享受荣华富贵却失去了统一六国的决心,也是由此,他和秦始皇的关系走向破裂。

吕不韦有野心吗(吕不韦到底是奸臣)(6)

3.广纳门生

吕不韦在位时,广纳天下门生3000多人,所有军政大事皆由相府决断,这下不单单是架空了秦王,更是架空了整个秦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毫不顾忌秦始皇的威严,以致于当时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在秦国,你可以不知道秦王,但是一定要知道秦相。”可见其当时之威势。

其实吕不韦一开始的抱负和秦王是相同的,他也是秦王统一志向的导师和支持者,但是后来功名越来越大,他的志向慢慢地消沉了,整日研究勾心斗角,致使沦为奸臣的骂名。

吕不韦有野心吗(吕不韦到底是奸臣)(7)

可是纵观吕不韦的一生,我个人的观点是他的功绩要大于过失。

1.秦王托孤。皇后无心朝政,吕不韦的权利很大但是却始终没有做出格的事情。他没有背叛秦国,更多的只是后来和秦王的政见不统一。

2.在位期间他虽然一手把持朝政,但是并没有骄奢淫逸,一直兢兢业业的发展秦国的经济,当时秦国的每个粮仓,每一把武器都是在他的领导下囤积的。

3.嫪毐之事,吕不韦的求全之计,他不愿意和赵姬有纠缠,于是就推给赵姬一个男人,只是没有料到事情最后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4.至死方休。吕不韦被发配到河南老家以后,列国纷纷派遣使臣前去拜见,想邀请吕不韦到其它六国去任职,可是他一直没有答应,最终为了保全名节服毒自尽于家中。他至死,都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秦国的事情。

吕不韦一生是有过失,但是他的过失比起他的功绩,真的微不可计,不知道各位读者是怎么看待这位秦相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