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有个特别经典的小品叫《红高粱模特队》,由赵本山、范伟表演。20多年前的范伟打扮还挺“洋气”,里面有句特别“传世”的台词,是“你们是名模,你们是世界名模,辛迪·克劳馥儿!”

小时候看这部老作品,不知道与赵本山同台的那位是范伟,不清楚那时的文艺作品还会针砭时弊,更不晓得专业模特教练范老师仰慕的“辛迪·克劳馥”是个谁。

当上述三个内容都有答案时,赵本山已经算是(半)退隐江湖,范伟已经开始借各种看不懂的电影,大舞台上的不少小品相声已经开始由各种冷笑话与俗段子拼成,“辛迪·克劳馥”所指代的【时尚】于我而言成为了一种尼尔·波兹曼“心心念念”的“娱乐至死”。

范伟搭配衣服(时尚是个啥从范伟仰慕的)(1)

辛迪·克劳馥,是一位出生于1966年2月20日的超级模特。与玛丽莲·梦露相似,她的起步很低,出生于普通蓝领家庭的她,如果没有被命运之神砸中,大概与千千万天生丽质的少女一样,老老实实走完平凡的一生。

她的传奇从某天偶然被一位本地小报记者拍了张照片开始,与今天我们会在社交媒体上猛然注意到一个“全网爆红”的美女相似,辛迪·克劳馥以一个清秀美丽的好女孩形象很快知名于全美。

那么,一个身高超过170cm、身材与脸蛋都不错的姑娘,想赚钱,还是合法地赚大钱,其方法几乎亘古不变——投身名利场。

辛迪·克劳馥选择做了模特,这种职业只需要站在聚光灯下,并且保持自己的身材和热度就能赚到事业与婚姻。本文由up主【LSmiler】制作并授权独家发布,未经许可,不得二次转载;且未授权任何百度系平台转载或收录,如有发现,可判定为侵权,欢迎及时举报。

从底层爬上来的辛迪·克劳馥自然是深知大众心理——精明的女人总是相似的。即使成名后,她最为出名的“那一点”自然是唇边的那颗痣。之所以没有把痣点掉,这是因为保留更有“话题感”——人们总是会觉得美人有点瑕疵更有韵味

人不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年轻人,模特毕竟还是青春饭,辛迪·克劳馥一定会被更年轻的克劳馥·辛迪取代,她给自己的下一步安排是嫁入豪门——1998年,辛迪·克劳馥嫁入与富商蓝德·格伯结婚。

嫁入豪门固然会面对各种不可言说的难处,但这是所有投身名利场的女人总要面对的,尤其是辛迪·克劳馥这种第一梯队的名人,既然不可能下嫁平凡之辈,又不可能成为政治家的合法正妻,挑个还不错的富豪,也算是给双方的招牌都镀了层别样的金,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范伟搭配衣服(时尚是个啥从范伟仰慕的)(2)

辛迪·克劳馥

你也许会问,辛迪·克劳馥的故事与我,或者我的生活有啥关系呢

很抱歉,没关系,完全没关系。

我举辛迪·克劳馥的例子只是想说明,【时尚】真的和大多数人没关系。你不了解时尚,日子照样可以过得逍遥自在;同时,如果你不幸发现身边有追求时尚的人,也可以考虑是否要保持一种社交距离。

我们把时尚拆解,就是“一时流行的风尚”,它就像辛迪·克劳馥唇边的那颗痣,是用来引发你格外关注的。

品牌方创造各种“风尚”,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关注,刺激“消费”——每年的大小时装周都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衣服和妆容,你以为曝光的只有品牌、模特吗?不,还有台下的各种名流。换个角度说,这是一个社交圈。

不过,了解“时尚”的变迁并非毫无用处,如果有兴趣研究社会或大众心理学,会发现“时尚”这东西是个循环,前几年被时尚界“唾弃”的某种观念,没准儿几年后又会被包装后“卷土重来”。

如果少女们发现衣柜中新添的流行款居然与几年前想扔掉的落伍款完全一致,那么,恭喜你又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自己极为聪明又风雅的贡献。

范伟搭配衣服(时尚是个啥从范伟仰慕的)(3)

于是,在篇末去聊这本《时尚之书》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反讽),因为这本巨厚的书的核心就是“时尚”。

只是,这本书中的“时尚”与上文提及的“时尚”不是一个概念,《时尚之书》更像是一本【辞典】,全书收录了近200年来与时尚有关的品牌、设计师、艺术院校、材料商、艺术家、影视作品等等——也可以称之为“艺苑名词录”。

书固然是不错,作为一本时尚界大百科,像这“厚搭88页 粉色pvc软套护封 内文使用画册专用NPI哑粉纸 原色全彩印刷”的设计,《时尚之书》应该是定位在收藏级或专业用参考书——衍生出的问题是,离大众可能就比较远了。

无论如何,我还是将此书定位在“时尚概念入门级”,如果能把全书570多个条目真正消化掉,相信你对于时尚、流行、品味的理解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高度

范伟搭配衣服(时尚是个啥从范伟仰慕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