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英文:Mother's Day),也就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我们是怎么样过母亲节的(我们为什么要过母亲节)(1)

这个节日的发起人是费城人安娜·贾维斯,此女子终生未嫁,膝下无儿无女。1906年5月9日,安娜·贾维斯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的周年忌日,贾维斯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贾维斯写信给西弗吉尼亚州格拉夫顿的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请求为她的母亲做特别追思礼拜。她母亲生前为这一教堂的星期日学校服务了20多年。1908年,教堂宣布贾维斯母亲忌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贾维斯还组织了一个母亲节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宣传,呼吁将母亲节定为法定节日。

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反响。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后来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并学习。

我们是怎么样过母亲节的(我们为什么要过母亲节)(2)

康乃馨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特制的爱心甜点,精致的手工贺卡等,成为人们向母亲敬献爱意的礼物。

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在中国大陆各地日益推广开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当然,中国人的母亲节更有中国味道。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等礼物。从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国儿童会尝试着为母亲做饭,洗脸,化妆,演奏音乐,绘制图画,让母亲们快乐地过节。人们在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亲之外,还会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的方式向更多的母亲回报亲情。

我们是怎么样过母亲节的(我们为什么要过母亲节)(3)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4年,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提议成立中华母亲节。2006年11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就曾以《创设中国母亲节》为题,提出设立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并提出孟母可作为中国母亲节的形象代表。

设计好中华母亲节,让天下父母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被用心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心有一个受到唤醒、精致表达的节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对于传承传中华美德,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对于提高人母的素质、对于家庭的和谐、对于培育全社会的爱心和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都是很好的平台。

并有孟母三迁的典故传说,也有古代诗人对母亲赞美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游子吟》。还有:《十五》、《诗经·邶风·凯风》、《思母》、《诗经·小雅·蓼莪》等。

送给大家几首祝福语:

1.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2.母爱是一条溪流,她有柔情,用自己的柔情去感化冥顽不化的坚石;母爱是一片云,随着天空的飞鸟而四处飘荡,越过千山万水,总飞翔在儿女身边。

3.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纷飞暮雪,带来春光无限。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无涯漂泊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除了送康乃馨还可以送中国的母亲花萱草花。萱草花又叫忘忧草,主要是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如下图:

我们是怎么样过母亲节的(我们为什么要过母亲节)(4)

孝,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传统孝文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创造性传承与弘扬。

感谢你的观看,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