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随驾出征,27岁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多罗直郡王,36岁被康熙帝怒斥为“乱臣贼子”,削爵幽禁26年,竖着进宫,横着出宫,直至身死才恢复自由。
胤褆这一生应了老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曾被康熙帝器重过很长时间,最后却因夺嫡失败,被幽禁在府中,只能靠纳妾打发时间,还在26年内相继生育下20个子女。
胤褆是怎么把一手牌打得稀烂的?
太子得宠,胤褆受挫“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齐桓公死后停尸大殿,他的五个孩子却为了争夺皇位,在丧礼上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最后停尸数日,肉身腐坏生蛆,这番场景是康熙帝的噩梦,更是他晚年最害怕出现的场景。
因此他非常看重皇子之间友爱和善,对为了夺嫡而残害手足的手段是深恶痛绝,而胤褆却在康熙的雷区来回蹦跶,明目张胆地对付皇帝的心肝宝贝:太子胤礽。
胤礽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在他之前还有五个兄弟,但前四个孩子都于幼年因病早夭,第五个孩子胤褆又是庶出,因此胤礽是不折不扣的嫡长子。
仁孝皇后在产下他一个时辰之后,因大出血不治身亡,时年二十一。
生前,康熙与仁孝皇后感情极好,爱妻死后,他把所有感情都寄托在年幼的胤礽身上,将孩子带到身边亲自抚育。子凭母贵,还不到两岁,胤礽就被册封为皇太子,康熙为他如此破例,小胤礽一时间风光无两。
而他的受宠不仅体现在这里,五岁时胤礽染上天花,时值清廷平定三藩的关键时刻,彼时,提到天花又是人人自危。
但康熙还是放下手中事务,不顾传染风险,整日蹲守在病子床前,亲自看护。待太子痊愈,他还特地祭扫太庙,向普天之下宣告这一喜讯。
康熙的偏爱,弟弟身份的尊贵,都让年长的胤禔眼红不已。
他是惠妃乌拉那拉氏所生。惠妃当时身份卑微,没有主位名分,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所以他也只能算个庶出。
即使胤禔是康熙的皇长子,还比太子大两岁。但在康熙眼里,太子胤礽才是接替自己的最好人选,平时他会亲自传授治国之道,陪他习字念书。
在“大凡往古成败,人心向背”上,康熙皆“事事精详指示”,还为他专门修建了毓庆宫,专供其饮食起居和学习,连平时出巡围猎等活动也会带着他出席。
胤礽也是天资聪颖、聪慧好学,加上皇帝明晃晃给他开小灶,所以进步是突飞猛进,在出阁讲学时凭借对《论语》《中庸》的一番剖析,在讲官老师以及皇帝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好感。大家都觉得,胤礽是天选之子,治国之才。
和风头正劲的胤礽一比,皇长子胤禔根本不值一提,不仅身份和宠爱比不上人家,连名声也落于人后,这让他倍感压力。虽然据传教士白晋说,胤褆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才华横溢,在待人接物上自成一套方法,还强调过,康熙特别宠爱大阿哥胤褆。
但这种宠爱是有局限的。在康熙眼中,儿子只分为胤礽和除了胤礽的其他人。
面对父亲的偏爱,胤禔不甘心,把早就确定下来的储君之位放在心里,一直伺机而动。
在母舅明珠的帮助下,胤褆身边聚集了鄂伦岱、隆科多等人,在朝廷中形成“皇长子党”,他们打着维护皇权的旗号,和索额图“太子党”分庭抗礼。
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两派斗争日益激化。康熙为维护太子废除明珠之位,“皇长子党”因此大伤元气,隆科多也在康熙的敲打下变得安静下来。
在一群乌合之众里,只有胤褆还算看得过去,而且康熙并不是对他完全没有感情,因此他还是经常把胤禔带在身边,并时不时提点他。
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协助伯父王福全征讨噶尔丹。
可惜在这次围剿中,清军将领之间生了嫌隙,在互相争执中浪费时间放走了噶尔丹,留下后患。而胤褆在其中并没有起到调和作用,回朝后还越级上奏,参了伯父一本。
这让康熙对他非常生气,觉得这孩子不仁不孝,一肚子坏水。即便如此,他还是给了胤禔机会。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再次御驾亲征,讨伐噶尔丹,胤禔与其他阿哥一起,率领御营前锋随驾其后。
临行之际,康熙将监国重担交给太子胤礽,彼时胤礽已经22岁。可以看出,胤礽在康熙帝心中与其他皇子不同,对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康熙抱着无限看好和器重。
即使是在征战沙场的时候,皇帝心里还是想着太子,频繁与太子去信,说:“尔在宫稳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无事,多日悠闲,此可轻易得想乎?”
而随着年岁增长,太子胤礽却有了异心。骄纵惯了的他对父亲来信是置之不理,又或者是草草了事。
以至于让康熙回信说: “此间尔请安文书隔绝,朕内心不安。”“朕将这边的情况反复缮写遣之,为何与朕无一复信,以后朕不再多写矣。”
最夸张的是,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特地去信,让胤礽给自己寄几件他平日穿的旧衣服,缓解自己的念子之情。
虽然宠爱不及太子,但康熙三十七年,胤禔也因为在战场上立功累累,于27岁时被康熙帝封为多罗直郡王。
太子失势,胤禔嚣张太子的敷衍让康熙帝日渐不满,最后桩桩件件累积起来,竟让这个宠子如命的皇帝把太子给废了,也让胤禔瞥见了自己夺位的希望。
看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但废位隐患早在康熙二十七年就已经埋下。当时康熙帝在外御驾亲征,因为野外温差大,行军劳累,康熙很快染疾,甚至发展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龙体事大,康熙不得不下令撤兵。
伤痛之时,心情也异常脆弱。为此,他特地让三皇子和太子来看望自己,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胤礽在看见圣体未宁后,“略无忧戚之意、见于词色。”
儿子的无动于衷让父亲寒心,康熙帝虽面上未显,但在心里狠狠记了他一笔,认为他“绝无忠爱君父之念”。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带着皇子围猎,可是十八阿哥胤衸恶疾突发,死在了路上。胤礽表现出的冷漠,再次刺痛这位渴望亲情的老人的心,他勃然大怒,将在场所有皇子痛斥一通,包括他一直宠爱的太子。
这些年来,太子胤礽一直在他的底线附近来回蹦跶,殴打王臣、纵容犯罪、截获贡品、与他顶撞,甚至在礼制方面,也偷偷朝他这个皇帝看齐,夺位之心是昭然若揭。
在接下来的行进过程中,康熙又在休息时发现,胤礽竟然偷偷透过帐篷缝隙窥视自己,这让在帝王家混了一辈子的康熙被吓得不轻,以为胤礽要谋害自己,大呼“今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不宁。”
看见太子举动的越界,胤禔立马上书,将太子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呈报给康熙,还将太子暗讽的“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一同禀报上去。
这话不孝不忠,甚至还咒人短命,康熙大怒,认为皇太子“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回京途中,他命胤禔全程看压胤礽,不久,他就召集满朝文武宣布废掉皇太子,给的理由是:“不法祖德,不3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
看见太子倒台,胤禔激动得难以自已,觉得终于有机会上位。谁料康熙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说这话,一方面是因为康熙瞧不上胤禔,另一方面是因为舍不得这个辛辛苦苦培养了20多年的皇太子。
得知康熙表态如此明确,胤禔只好另想他法,于是他把八皇子胤禩给举荐了上去。
为了让举荐理由听起来令人信服,他还搬出了怪力乱神之说,称有一位相面大师张明德给八阿哥看过,说八阿哥是大富大贵之命,如今看来,这对应的就是立储之事。
这番话当然不能说服康熙。八皇子幼时是由胤禔母亲惠妃抚养长大,两兄弟关系亲厚,所以胤禔想着,要是八皇子上位,自己也能跟着飞黄腾达。可是皇帝久久下不了决心,这让胤禔以为,父亲不好对谋逆的孩子下手。
于是他得意洋洋向康熙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谁料,听出此话弦外之音的康熙帝拍桌而起,怒斥道:“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洵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所不容者也。”
康熙帝最是看重忠孝之道、手足之情,胤禔却像孔雀开屏,一味卖弄自己,让自己在康熙面前完全失去威信。
见一计不成,他还利用魇镇邪术对太子施法。听闻此事,与太子属于同一阵营的三阿哥胤祉,立马上报给皇帝。
后查证属实,从胤禔家中搜出十几件魇胜物,上面都有废太子的姓名、生辰和贴身之物,如此邪物出现在皇家,严重影响了帝王尊严,还引起人们恐慌。
康熙帝怒不可遏,将其削爵幽禁在府邸之内,还命令近百人对其严加看守,并下严谕:"如果谁玩忽职守,将遭到灭九族之灾。"
第二年,废黜仅半年的胤礽再度被立为皇太子,康熙此举让朝堂上下都瞠目结舌,要知道,废太子自古以来都扶不起来,但康熙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儿子。
可惜,胤礽并未悔悟,让他更加变本加厉,引起众怒。结果,复立胤礽仅三年,康熙就没法容忍。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
可是朝堂之争与被幽禁起来的胤禔再没有任何关系。
囚禁于宅,生子为乐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留下一句: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之后雍正上位,对这个一点儿威胁也没有的皇兄,也是听之任之,只管吃饱穿暖。
知道新帝手段狠辣,自己被囚禁起来反而逃过一劫,胤禔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惜不能踏出家门一步,从此他过上了无所事事的日子。
饱暖思淫欲,为了缓解自己的无聊,他以娶妾为乐,并陆陆续续生下11个儿子和9个女儿。
墙外禁军每日巡视游走,只听得见铁骑踏蹄、武器相接之声。墙内一大家人吵吵闹闹,竟然还别有一番天伦之乐。
只可惜这种人生赢家的形象仍然是夺位牺牲品的假象,失去了自由,只能将人生乐趣寄托在这种低级趣味之上,给家族繁衍添枝散叶。
雍正在位期间,虽然对这个废物兄长不管不顾,但也没有轻易将他放走。毕竟当初他也参加过夺位之战,有过夺位之心,谨慎如他,绝不可能将不稳定因素放出来影响自己的地位。
因此,胤禔从康熙四十七年被关到雍正十二年,整整二十六年,他从未踏出家门一步,直到寿终正寝,才被抬出宅邸。
最是无情帝王家,虽然康熙一直向往和谐的家庭关系,可是身居庙堂之上,地处权力漩涡,怎么可能每个人都能落得清白干净。
胤礽被骄纵宠坏,失去太子之位;胤禔被嫉妒蒙心,失去自由之身。为坐上龙椅,每一步都踏着血肉,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