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袁术(十二)韩胤之死

文:小A斯蒂芬

对于袁术与吕布的联盟来说,要想彻底的消灭盘踞在海西县的刘备其实并不算难。但是,在消灭刘备以后,袁术对吕布的态度是否会发生转变,则是吕布权衡利弊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吕布抓获刘备的妻子以后未加伤害并进行赡养的原因所在。而且作为 向袁术讨价还价的筹码,保证刘备的存在对于吕布来说更为有利。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1)

吕布

不过这种状态显然是袁术所不愿意看到的,而且也是不断挑战袁术耐心的做法。

据《后汉书吕布传》记载,当饥困的刘备向吕布请降的时候,吕布由于“又恚术运粮不复至,乃具车马迎备,以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所谓的“运粮不复至”也就是“不再运粮到来”的意思。也就是说吕布怨恨袁术不在给自己运送军粮,于是就派遣车队去海西迎接刘备,并让刘备去小沛屯兵以为豫州刺史。由此可以看出袁术的确是给吕布运送过军粮的。

据《英雄记》记载,吕布送刘备去小沛的时候是按着刺史的级别准备了车马仆童的,还用船队载着之前抓获的刘备的妻子以及部曲家属从泗水河上前往小沛,声势非常浩大,《英雄记》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叫做“祖道相乐”。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2)

刘备

所谓祖道,就是古代人们出行时祭祀路神的一种仪式,后来引申为饯行送别或者饮宴送行。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吕布是非常张扬的来送刘备去小沛的。吕布这么做应该是有两层的意思,一个当然是证明对刘备的重视,另一个则是宣示自己已经强大起来的状态。这也是吕布一贯的行事风格。

对于刘备入主小沛这件事, 袁术当然不可能不管,毕竟他一向认为豫州就是他老袁家的地盘。

袁术要想除掉屯驻在小沛的刘备,必须先稳住吕布。这对于正在谋划称帝的袁术至关重要。据《后汉书吕布传》记载 “术惧布为己害,为子求婚,布复许之”。这件事很明显是袁术为了要稳住吕布而采取的策略,他的真实目的则是要攻打小沛的刘备。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3)

袁术

果然,在这里《三国志》和《后汉书》用了几乎相同的文字记载了袁术攻打刘备的战事,也由此引出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辕门射戟”的故事。《三国志》原文如下:

“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於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布於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铃下请灵等,灵等亦请布共饮食。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这里面吕布所说的“太山诸将”也叫“泰山群盗”,指的就是当时盘踞在泰山郡一带的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武装割据势力,其实也就是几伙山大王。从吕布救援刘备的理由中我们可以读出两条感觉性的信息,一个是袁术与泰山诸将是有过接触的,并且建立过意向性的从属关系。另一个就是袁术当时的地盘如果加上沛县将会对吕布所占据的徐州地盘形成包围。所以吕布辕门射戟虽然救的是刘备,但更多的也是在救自己。

我在本系列《“少年与老矣”徐璆篇》中对于纪灵退兵的理由曾经做过阐述,纪灵之所以在军力优势的情况之下选择退兵,并不是因为受到吕布射戟的威慑,那样简直就是如同儿戏一般。真实的原因是对于袁术吕布之间联姻联盟关系的一种支持。袁术只有继续保持与徐州的联盟关系才能够在与曹操争霸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吕布也只有在与袁术的合纵联盟关系中才能够存活的更久。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4)

纪灵

袁术并没有追究纪灵近乎于玩笑般的退兵理由,可见他是有这种认知的。不过可惜,吕布似乎并没有这种认知,或者说他并不认为这很重要。吕布的这种状态让与袁术有着莫大仇恨的陈珪父子钻了空子。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年“袁术欲称帝於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这件事在小说中相对应的就是《袁公路大起七军》,也就是袁术与吕布之间最大的一场“七道攻布”的战争。

由于这件事牵扯到袁术发起的另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所以我们重点来讲一下他的前因后果。

建安二年,随着孙策平定江东诸郡的战事接近尾声,袁术的地盘也扩展到了关东近三分之一的土地。而袁术支持者们在一系列的舆论造势上,称帝似乎只不过是向前迈出一步那样的简单。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与吕布的联盟关系,进一步为称帝创造条件,袁术希望正式为儿子迎娶吕布的女儿为“太子妃”。于是就派遣韩胤出使徐州。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5)

韩胤

韩胤的这次出使,应该不是他第一次出使徐州,之前吕布同意将女儿嫁给袁术儿子的那一次应该也是由他担任的使者。既然前面吕布已经答应了这桩婚事,所以在韩胤的心里,应该是有一种志在必得的感觉。韩胤的任务表面上是为袁术儿子迎娶吕布的女儿,实际上这一桩婚事能否达成,所代表的是吕布对于袁术称帝的的态度,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吕布这个人其实是比较单纯的,所以当韩胤来到徐州并向吕布表达来意的时候,他并没有多想,直接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并将女儿交给韩胤带往淮南与袁术的儿子完婚。毕竟在之前他是口头上答应了这场婚姻的。

在这件事发生的过程中,吕布应该是并没有征求过陈珪父子的意见。或者说陈珪父子当时由于公务或者其他的原因而并不在下邳。当消息传到陈珪这里的时候,他大惊失色,史书记载陈珪是害怕袁术与吕布姻亲关系确立以后,会造成“徐、扬合从,将为国难”的局面。这里所说的“合从”也就是合纵。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如徐州和扬州形成合纵联合的局面,将会对国家不利。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6)

陈珪

个人推断,这种史书中所记载的陈珪反对吕布与袁术联姻的理由,应该是后来加上去的一种高帽子形式,并不是陈珪当时真实的想法。

袁术自从兴平元年有称帝想法的时候,就希望得到天下名门士族阶级,也就是名士们的支持。比如马日磾、金尚、华歆等人。其间他第一个想要拉拢的人应该就是陈氏家族代表的陈珪。

袁术与陈珪由于都是“三公”家族子弟的原因,所以本来是发小的关系。但是为了保证陈珪能够百分百的支持自己,袁术在占领下邳的期间做了一件得罪陈珪的事情,也就是拘留或者叫做软禁了陈珪的二儿子陈应。本来袁术的意思是希望陈珪能够应为这件事而有所顾忌,并主动向自己归附。为此袁术还给陈珪写了非常诚恳的一封信,《三国志》记载原文如下:“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乂有为之时也。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

袁术的这封信其实非常的有诚意,也表达出了求贤若渴的初衷。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一贯具有的倔强。这种倔强在陈珪给袁术的回信中集中的体现出来。《三国志》原文是这样“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徵矣。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

陈珪的这封信,非常坚决的拒绝了袁术,说自己宁可死了也不会向袁术“营私阿附”。

说句实话,陈珪的这封信写的完全没有必要,他不写,袁术不知道他的想法,即便是在暗中给袁术捣乱,也可以给自己留条后路。可是他这样一写,虽然成就了自己的高尚节操,但是却激怒了袁术,不但让自己没有了后路,恐怕儿子陈应的性命也将断送在这封信中。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7)

陈应

所以,陈珪之所以极力反对吕布与袁术的联姻,恐怕是基于仇恨的根源,而不是什么“将为国难”。

陈氏家族既然已经与袁术产生了不可调和的仇恨,也就自然要站在袁术的对立面上,而吕布既然已经产生了与袁术联姻的想法,自然也就不是他们所要长久辅佐的主公。而当时能够与袁术和吕布相抗衡的就只有曹操了。这才是他们选择将吕布出卖给曹操,将徐州送给曹操的真实原因。

而在那之前,陈珪必须先要阻止吕布与袁术联姻合纵的发生。

就这样,陈珪去找吕布,对他说道“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

这段话贸然听之是有道理的,但是仔细品味总让人想起后来孙权决断赤壁之时,群臣是战是降的争执故事。可惜吕布自身又缺乏孙权那样的雄略睿智,身边又缺了一个鲁子敬来为他指明正确的抉择,终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于是,就在陈珪的一顿忽悠之下,吕布就又念起袁术不肯给自己运送军粮的事情来,产生了悔婚的想法,当即就派人将已经在途中的女儿追了回来,不但追回了女儿,还抓回了韩胤,不但抓回了韩胤,还拿韩胤当成了给曹操的贡品,送往许都。

当韩胤被“械送”到许都以后,曹操应该是大喜过望。我们可以想象曹操应该是毫不迟疑的就把韩胤斩首示众“枭首许市”了。并且一定还会昭告天下,发布传移各个州郡的诏书,除了从舆论上制造对袁术不利的条件,还应该有警告袁术,吕布已经是曹操下属的含义。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8)

曹操

之后便是吕布与曹操之间的一段简短的蜜月期。英雄记大致记载了这一段书信往来的蜜月期。原文如下:

“初,天子在河东,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布军无畜积,不能自致,遣使上书。朝廷以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使人於山阳界亡失文字,太祖又手书厚加慰劳布,说起迎天子,当平定天下意,并诏书购捕公孙瓒、袁术、韩暹、杨奉等。布大喜,复遣使上书於天子曰:‘臣本当迎大驾,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许。臣前与操交兵,今操保傅陛下,臣为外将,欲以兵自随,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进退未敢自宁。’答太祖曰:‘布获罪之人,分为诛首,手命慰劳,厚见褒奖。重见购捕袁术等诏书,布当以命为效。’太祖更遣奉车都尉王则为使者,赍诏书,又封平东将军印绶来拜布。太祖又手书与布曰:‘山阳屯送将军所失大封,国家无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国家无紫绶,自取所带紫绶以籍心。将军所使不良。袁术称天子,将军止之,而使不通章。朝廷信将军,使复重上,以相明忠诚。’布乃遣登奉章谢恩,并以一好绶答太祖”

从这段记载中的状态来看,吕布与曹操是相对交好的,这种交好是陈珪阻拦吕布与袁术通婚的结果。但是这并不等于吕布对陈氏父子就是完全的信任的。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珪欲使子登诣太祖,布不肯遣”,这段话集中的体现了吕布对于陈氏父子的这种不完全信任。但是出于对统治徐州的利益需要,吕布又不得不采取对于陈氏父子即用且防的态度。

实际上,任何一个人要想在徐州立足都必须得到陈氏家族的支持,陶谦是这样,刘备是这样,吕布也是这样,后来的曹操更是依靠着陈氏家族。然而陈氏家族偏偏就不肯支持实力雄厚的袁术。这并不是应为陈珪陈登父子是大汉朝廷的忠臣,或者有什么先见之明认为曹操就一定能够得天下。当时的曹操虽然奉迎了天子,但是综合实力还远在各大诸侯之下,稍一不慎就会有覆灭的可能。陈氏家族之所以不肯支持袁术,就是应为与袁术的这种私仇所致,而这种私仇的产生,全都是应为袁术性格中的傲慢与跋扈,让他草率的急功近利的将自己的地位凌驾在陈氏家族这一地方门阀士族之上的结果。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9)

不过,老谋深算的陈珪为了达到目的是会不择手段的。于是就在吕布不肯让陈登前往许都的节点上,在这里出现了一段非常奇怪的记载:

“会使者至,拜布左将军。布大喜,即听登往,并令奉章谢恩。”

也就是说正在吕布不肯让陈登出使许都的这个时候,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派遣的使者来到了下邳,诏拜吕布为左将军。吕布一高兴就放松了原来的顾虑,改变了原来不肯派遣陈登出使许都的初衷。

我之所以说这段记载非常奇怪,是应为两点原因。一个就是封给吕布的左将军的官职,大家注意,当时袁术的正式官职正是左将军。这明显是冲着袁术去的。另一个则是吕布交给陈登的任务,也就是“奉章谢恩”。这四个字在《英雄记》里同样出现过,可是在《英雄记》里朝廷加给吕布的官职却是“平东将军”。虽然左将军和平东将军都是将军,差别也只是细微的存在,但是由于左将军的官职与袁术的特殊关系,在这种两本史书记载矛盾的状态之下不得不让人对于这份诏书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并且这份诏书到达徐州的时间点上的这种巧合也似乎在昭示着一种可能,就是朝廷使者的到来恐怕应该是陈珪父子暗中与曹操通谋运作的结果,或者这封诏书根本就是陈珪为了能够让儿子陈登前往许都,而自制的一封矫诏。只不过在陈氏家族帮助曹操拿下徐州之后,也就没有人会去追究这封诏书的黑白,算是一次完美的洗白吧!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10)

不管怎么样,吕布就这样将陈登派往了许都。而这也就敲响了他最终覆灭的丧钟。

我们可以想见,陈登在见到曹操的时候,应该是毫不迟疑的就将他们父子二人精心策划的计划和盘托出,恨不得马上就让曹操起兵去收复徐州。罗贯中在小说第十六回中,对这一段进行了精彩的加工,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小说中的描写:

“且说王则赍诏至徐州,布迎接入府,开读诏书:封布为平东将军,特赐印绶。又出操私书,王则在吕布面前极道曹公相敬之意。布大喜。忽报袁术遣人至,布唤入问之。使言:‘袁公早晚即皇帝位,立东宫,催取皇妃早到淮南。’布大怒曰:‘反贼焉敢如此!’遂杀来使,将韩胤用枷钉了,遣陈登赍谢表,解韩胤一同王则上许都来谢恩。且答书于操,欲求实授徐州牧。操知布绝婚袁术,大喜,遂斩韩胤于市曹。陈登密谏操曰:‘吕布,豺狼也,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操曰:‘吾素知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公父子莫能究其情,公当与吾谋之。’登曰:‘丞相若有举动,某当为内应。’操喜,表赠陈珪秩中二千石,登为广陵太守。登辞回,操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登点头允诺。回徐州见吕布,布问之,登言:‘父赠禄,某为太守。’布大怒曰:‘汝不为吾求徐州牧,而乃自求爵禄!汝父教我协同曹公,绝婚公路,今吾所求,终无一获;而汝父子俱各显贵,吾为汝父子所卖耳!’遂拔剑欲斩之。登大笑曰:‘将军何其不明之甚也!’布曰:‘吾何不明?’登曰:‘吾见曹公,言养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曹公笑曰:不如卿言。吾待温侯,如养鹰耳,狐兔未息,不敢先饱,饥则为用,饱则飏去。某问谁为狐兔,曹公曰:淮南袁术、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狐兔也。’布掷剑笑曰:‘曹公知我也!’正说话间,忽报袁术军取徐州。吕布闻言失惊。正是:秦晋未谐吴越斗,婚姻惹出甲兵来。”

这才正式引出了袁公路大起七军“七道攻布”的战事。

吕布辕门射戟含金量(吕布辕门射戟拯救了自己)(11)

那么这场战事的经过又是怎么样的呢?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小A斯蒂芬写于2019年3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