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者, 一个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勇敢发声引领民族精神的人民战士,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1902年的仲春时节,刚从矿路学堂毕业的鲁迅被公派前往日本留学,怀着靠医学救国救民的志向前往日本仙台求学。

二十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占剥削的屈辱历史。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也以留学生的身份反映出了当时中国作为国际地位上的弱国,国民遭到的屈辱对待。

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1)

在文中鲁迅讽刺道,“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却实际上吃着同囚犯一样的伙食,住在监狱附近饱受蚊虫折磨。可见当时作为弱国国民在他国毫无尊重可言的屈辱与心酸。

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中,并没有怎么提起过他在日本留学的生活,对日本的描写也是在《藤野先生》的开篇中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话匆匆带过,难掩失望。

不愿谈及日本——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鲁迅作品中的字里行间就不难发现,鲁迅对日本印象并不好,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受到食宿方面的不公待遇,更是来源于日本人对中国人那种赤裸裸的歧视。

在日期间,鲁迅那颗高傲的民族自尊心隐隐作痛,令他更大失所望的,其实正是同他一样在日留学的国人们。

正是因为这些国人,使鲁迅彻彻底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志愿。

有一次鲁迅在一门解剖学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却遭到了日本同级生的怀疑。

在同级会上旁侧敲击鲁迅是因为藤野先生泄题给他才取得的高分,还寄了一大封匿名信专门污蔑鲁迅作弊。

百般无奈的鲁迅将此事告知了藤野先生,等检查结果出来后才平息了这些流言蜚语。

在日本人眼里,作为弱国国民的中国人自然比不上日本人,若是考了比日本人高的分数一定是中国人动了手脚。如此荒谬的逻辑,使鲁迅更加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应当站起来的迫切。

真正让鲁迅彻底改变想法的,要追溯到某个课间的短短一幕。

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2)

当时在课间时,有学生在用投影仪放映日本战胜俄国的影片,其中有中国人被日本人捕获枪毙的场景。

在一片日本人的欢呼喝彩中,一同在旁观看并跟着喝彩的也正是那一帮国人。

就在那一刻,当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害,却视若无睹的那份冷漠与麻木不仁,让鲁迅感到毛骨悚然。

同时,也彻彻底底地改变了他想用医学救国救民的想法,他恍然意识到,真正应该救治的不是外在的疾病,而是国民内在的思想。

鲁迅就此下定决心,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鲁迅先生难忘的恩师——藤野先生

鲁迅对日本的描写在其作品中少之又少,却唯独有一篇专门描写了一位日本人,他就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院学医时令其永生难忘的恩师——藤野严九郎。

在鲁迅的回忆中,藤野先生有着热情待人,穿衣马虎却严于治学的学者形象。

在藤野先生的帮助和关照下,让身在异国的鲁迅感受到了极大的温暖。藤野先生并没有像其他日本人一样,因为鲁迅是清国留学生就轻视他。

来到仙台医学院的第一学期,藤野先生注意到鲁迅的日文并不是很好,所以平时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于是就每周为他修改讲义,甚至细心地为他修正了一些文法错误。

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3)

鲁迅对他这种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孜孜不倦的态度深表感激。

在鲁迅准备回国之际,还特地向藤野先生告别,并表明了自己志向的转变,藤野先生虽然对他放弃医学的决定深感惋惜,但仍表示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做出一番成绩,并在临别前赠与了鲁迅一张自己的相片,用汉字附上了惜别赠言。

这一段跨越国籍的师生情谊,仿佛一盏温暖的照明灯,鼓励着鲁迅在文学道路上为祖国的民族精神不懈奋斗着。

鲁迅曾与朋友在信件往来中表明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还托人打听他在日本的情况如何,却仅得知藤野先生已辞职的消息。

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4)

1934年,一位日本出版商前来拜访鲁迅,并请求能够在日本出版鲁迅的作品,鲁迅借此特地嘱咐一定要发表这篇《藤野先生》,并拿着藤野先生当年临别时赠与的照片,表示自己真切地想要找到藤野先生,想知道他在日本过得好不好。

直到1936年55岁的鲁迅病逝,三十年前藤野先生赠与22岁鲁迅的那张相片仍摆在鲁迅的床头。

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5)

当藤野先生读到《藤野先生》,回忆周树人君

直到1935年的一天,藤野恒弥(藤野严九郎的儿子)的语文老师递给他一本鲁迅所著的日文译版散文集,并翻到《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向他询问这篇与她父亲重名的文章写的是不是他的父亲。

那时,61岁的藤野先生从书中读到了三十年前自己在大学教书时的模样,读到那句“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又将印在卷首的作者照片看了又看,不禁感叹道:“真的是周君啊”。

当时已成为大文豪的鲁迅在整个东亚的文化领域都影响颇深,得知自己被鲁迅写进散文集的藤野先生并没有对外声张,仅是让儿子的语文老师了解了此事。

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6)

鲁迅在生前嘱托过他曾经的日本同学小林茂雄,要他寻找藤野先生的下落,也正是在鲁迅病逝的那年年底,小林茂雄终于有了藤野先生的音讯,藤野先生这才得知原来自己曾经的学生周树人君不仅写了篇散文回忆自己,这些年来也一直都在找他,想得知他的消息…

同样重情义的藤野先生大受感动,特地写了一篇《谨记周树人君》发表在了日本报纸上,来追忆当时的鲁迅。

在此篇短文中,鲁迅在藤野先生的印象中是一个很勤恳聪明的学生,但当时日语没有掌握的那么熟练所以成绩没有那么突出,又考虑到仙台只有周君一位中国人,应该格外需要自己的关照和帮助,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一点小小的帮助,竟让周君如此的追忆感恩。

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鲁迅对藤野先生永志难忘)(7)

在藤野先生的回忆中,当年正处于战争以后,所以中日关系十分恶劣,但自己十分尊重中国文化,想尽自己所能帮帮这位中国来的学生。

藤野先生也同样为没能最后见上周君一面感到十分的惋惜。

结语:

相信那张一直放在鲁迅床头的相片,在鲁迅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一直给予着他无限的勇气。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照令鲁迅一生都心怀感激。这份跨越国籍的师生情谊,是在当时那个对中国充满文化仇恨的历史背景中,难得绽放的一朵善意之花。

文献参考:《藤野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