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铁观音,大红袍,肉桂,水仙等都是乌龙茶的典型代表。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福建水仙。福建水仙是福建乌龙茶的一大系,亦是是茶树树种。

老枞水仙和陈年水仙的区别(聊聊福建水仙那些事儿)(1)

茶树水仙

水仙茶列是“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48个之首,又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市唯一的茶树良种。1984年,福建水仙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9号(GSCT9)”。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9—1985。

福建水仙又名水吉水仙、武夷水仙,属于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原产于建阳市水吉县小湖镇大湖村的祝仙洞,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南部,台湾省有引种。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全省和浙江、广东、安徽、湖南、四川等省有引种。早在一千多年前,福建建阳、建瓯一带就有水仙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在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

老枞水仙和陈年水仙的区别(聊聊福建水仙那些事儿)(2)

在福建,福建水仙一共有四个主产地,分别是建阳、建瓯、永春、漳平。建阳是水仙的最初产地,在建阳小湖镇大湖村,至今有一株高约2米的水仙茶的母树;与建阳相邻近的建瓯,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培育出了自己的水仙茶树,当然本身建瓯也是出了名的千年古茶都;永春水仙的出现,来自于建阳水仙的传播;而漳平水仙,则来自于建瓯。

也就是说,无论是建阳水仙、建瓯水仙、武夷水仙,还是永春水仙、漳平水仙,如果从树种来算,属同根同祖,皆是同一个茶树品种。如果是作为商品茶来说,它们只是产地不同,前面冠以产地地名加以区分。又因产地不同、发展路线不同,工艺有细微差别,甚至明显差别,比如“漳平水仙”,外观是压成四方小块状,发酵较轻。

水仙随着树龄的增加有着比较明显的变化,树龄较老的水仙滋味和香气都会更加独特,“丛味”(指来自茶树自身枝干木质部的木本香、附着物的气息与周围生态气息的综合)更加凸显。因此,近十几年来茶人们根据树龄来对水仙进行划分:高于50年树龄的为老丛水仙,30-50年的为高丛水仙。这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地方标准,而是约定俗成。

福建水仙

前面说了,从商品茶来说,福建水仙属同一茶树树种,但种植地不同。那么从产地划分,福建水仙可分为闽北水仙和闽南水仙。闽北产区用福建水仙种,按闽北乌龙茶采制技术制成的条形乌龙茶,称闽北水仙。闽南产地以福建水仙种,按闽南乌龙茶采制技术而成的乌龙茶,称为闽南水仙。

闽北水仙又可分为武夷水仙与建瓯、建阳水仙等,而闽南水仙则可分为漳平水仙与永春水仙等。由于福建水仙是福建茶区唯一的小乔木大叶种,武夷水仙、建瓯水仙、漳平水仙、永春水仙等又各发奇香,相对稳产高产,最有潜力满足计划经济时期的出口需求,一度成为侨销茶外贸舞台上的领衔主演。

如果从市场的受欢迎度来排序,前两位还得属武夷水仙和漳平水仙。虽说都为水仙,但二者制作工艺有不小的差别。武夷水仙最终呈现的是条形茶,并且在捡剔环节要将茶梗清理干净,以保证成品茶的纯净度。而漳平水仙为乌龙茶中唯一的紧压茶,其做法是漳平双洋中村茶人独创的一种工艺,并且茶青中是带梗压制的,这与武夷水仙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

老枞水仙和陈年水仙的区别(聊聊福建水仙那些事儿)(3)

二十世纪初,茶人邓观金综合了武夷岩茶与闽南乌龙的特点和自己的经验,将炒揉好的水仙茶,用木制四方模具,把茶叶压成饼,再用盖好印章的白纸包装定型,后用文火慢慢烘烤,固香成型,每包 20 克左右。这种制作工艺在水仙中独树一帜,这也是今天漳平水仙为什么出现最晚却更为出名的原因。

从香气口感来说,武夷水仙的香型有兰花香、木质香、青苔味等,由于武夷山的焙火工艺是一绝,所以武夷水仙也被制成了轻火、中足火、高火等不同的滋味,滋味表现多样,以飨茶友。而漳平水仙的香型主要有兰花香、桂花香两大类,口味是偏清香型,近年来也是深受茶客好评。

福建水仙既是茶名,又是品种名,正是因产地工艺不同,才造就了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茶品,呈现出别样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