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权力具有排他性,但权力具有趋同性。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实。一方面人人都想要权力,另一方面,人人又害怕分享权力。

正因为有这样的规律,古往今来,在朝廷的斗争非常惨烈。以康熙皇帝为例,老皇帝希望后人能够超越自己,这样能够更好的接管权力。但老皇帝又害怕儿子太强,怕她夺走自己的权利。当年的九龙夺嫡弄得轰轰烈烈,多少儿子被康熙皇帝差点玩残,但却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1)

一般而言,在这样的规律下,伴君如伴虎,大臣活得很累,王子们也是战战兢兢。然而,就在康熙皇帝去世后,在雍正皇帝当政期间,却发生了改变。雍正时期,出现了一个最不受猜忌的王爷,而且这位王爷手握大权,甚至被称为常务皇帝,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被猜忌。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常务皇帝就是雍正皇帝的弟弟,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对于这个人,史书是这么记载,公元1722年,雍正皇帝继位,这位十三爷被封为怡亲王,随后又被任命为议政大臣,处理朝廷内外事务。

然后第2年,雍正元年开始,这位年轻的王爷又被授予总理户部的权力。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怡亲王掌管了内政财务,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2)

但事情还没结束,随后雍正三年进行改革,雍正非常信任的将这位怡亲王推到了前台,由他亲自主持改革具体事务。而且就在当年,直接让他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出谋划策由他,具体执行也由他,改革几乎全托于他之手。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到雍正七年,当时准噶尔部骚扰边陲,雍正皇帝又任命他总理西北两路军机。这个决策可就大胆了,君不见年羹尧,号称宠幸万分,那也不过是得了军政大权。

反观这位怡亲王,他可是左手内政,右手军权,中间还夹着财政,并且还肩负着雍正的命根子改革大业。这是何等的信任,这是何等的实权?恐怕此人若有二心,雍正皇帝要出大问题。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3)

按照以上的规律,权力具有排他性,作为一个皇帝,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可以威胁他,即使是匹夫无罪,怀璧有罪也不可以。但是,雍正皇帝没有丝毫要针对自己弟弟的打算,不仅大力支持他的工作,而且还封他为铁帽子王,使得怡亲王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九位铁帽子王。

不客气的说,这样的现象很难存在于现实,基本上只有在一些龙傲天的小说中才存在,但让人感慨的是,怡亲王的故事居然就这么真实地发生在最猜忌的雍正时期。

也难怪后来学者感慨:这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位不避讳皇帝,并且不受猜忌的传奇。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4)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感到疑惑,所谓功高盖主者不赏,权力出众者必危!那么这位怡亲王为什么能够安居呢?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

一般而言,想要与皇帝保持友好关系,首先就要有康熙和韦小宝那样的交情,只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打下一个信任的基础。那么怡亲王是否有这样的条件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目前史学界,多数人都认为,怡亲王与雍正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从光屁股跑的时候就已经感情深厚。甚至,历史有明确记载,怡亲王的算学是由雍正亲自教导的,二者是大哥哥和小弟弟的关系。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5)

另外,在废太子风波中,雍正曾经遭到打击,但怡亲王陪他一起受过,可谓一起吃过苦。之后,在关于站队的问题上,怡亲王自始至终都支持自己的四哥,这种坚定曾一度给他造成巨大的困惑,他甚至因此被贬。

正是在这种风雨中见真情的过程中,四阿哥与十三阿哥成了最好的朋友,这种感情基础保证了他们后来的亲密无间。

当然,有了感情还只是一方面,因为帝王家无私情。所以,怡亲王还必须要有用,要让皇帝离不开他,才能维持这种感情。那么怡亲王是否有才干呢?史书记载很明确,乃大才。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6)

在康熙去世第2天,怡亲王就开始为雍正帝出谋划策,在期间,安抚大臣百姓,稳定朝廷内外,都是这哥俩在处理。雍正虽然是大才,但怡亲王出力甚多。

而后,雍正皇帝想要改革,怡亲王永远都是冲在第1线。想要整顿官吏,怡亲王马上接手,想要改革财政,怡亲王又接受户部。甚至要搞地方水利建设,又是他亲自出手。到后来边关问题,怡亲王又接手军事。

众人不要感觉他的权利越来越大,他应该要看到他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也叫卖命干活,只为了天下和这个皇帝哥哥。因此,在才能方面,怡亲王应该是非常给力的,这使得雍正帝离不开他。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7)

但是,即使有了以上两个条件还不够,皇帝还需要确保自身的安全。正如当年的老康熙一般,手下的人必须要有能力,但能力过强威胁到自身,那是不可取的。那么怡亲王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答案非常简单,让他没办法威胁皇帝。

这一点可能大家忽略了,的确,雍正皇帝十分相信他,并且将所有改革的事物都由他冲在第1线。但是,权力固然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有实力,但这种改革注定的是要背黑锅挨骂名,以及吸引仇恨的。所以,当怡亲王改革如火如荼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于他被孤立。

虽然,史书中都强调怡亲王公正公平,而且非常廉洁,老百姓都对他十分认可。但要知道,在清王朝时期,一个大臣想要真正撼动权力,靠老百姓不一定行,一定得要得到贵族和文武百官的支持,要有一党才能成功。

胤祥 职务(常务副皇帝胤祥)(8)

然而,怡亲王并没有太多的党羽,甚至本应该怨恨雍正的人都怨恨他,这样茕茕孑立的人物,其实才是最好用的改革家,也是雍正最相信他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