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文有剧透。

《荒野大镖客2》在我心目中是一个让人五味杂陈、无可替代的作品。一方面,它有着诸多有血有肉的角色、震撼无比的故事情节、古典优雅的艺术性以及最重要的:塑造了美丽而真实的西部世界。另一方面,它在游戏性上又有一些缺陷,以至于被很多轻度玩家所放弃。作为一个游戏,它的问题在于叙事冗长而且并不好玩;但是作为一部交互式电影、一部让你穿越时空的造梦机器,它所做到的一切让人叹服不已。

我希望每一个玩《荒野大镖客2》的人都要尽量保证自己时间的充裕,把沉浸在游戏中的时间当做是一次去美国西部的长途旅游。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游戏里各种繁琐的操作,在广袤的西部世界中长时间的骑马驰骋。我清楚记得,当清晨的阳光打进帐篷,远处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亚瑟从床铺上起身,刮胡子,抹发油,和营地里的兄弟姐妹们寒暄问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烩菜,这种极致的沉浸感和帮派的归属感让人难忘。早些年的《天国:拯救》和它有很多相似之处:中世纪朴实无华却充满生机的波西米亚风光,主角饮食、睡觉、练剑、盗窃、调查……但是《荒野大镖客2》的前三章的故事更为琐碎,主角一行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除了一个颇有GTA风格的抢火车任务外,其他的时间经常就是在钓鱼、打猎、助人为乐。玩一两个小时还好,玩久了真的有点让人打瞌睡。

荒野大镖客2篇章(西部时代的落幕挽歌)(1)

然而欢乐和悠闲是短暂的,在第四章主角进入大城市后,整个局势开始逐渐走向崩坏。意大利黑帮抢劫驿站的建议只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更糟糕的是抢银行却有人泄密,出生入死的兄弟死于平克顿侦探的枪下。历经海难、被俘以及和反抗军并肩作战后返回美国找回失散的帮派成员,平克顿侦探却又立即尾随而至。男主得了绝症之后无药可救,达奇的计划也一个比一个疯狂,有的纯粹是为了复仇甚至向当局寻衅。帮派里人心惶惶,同伴一个接着一个离开。最后亚瑟牺牲了自己的姓名保来约翰一家三口的逃亡,整个故事以一个悲怆的结尾而告终。

西部匪帮的黄金时代或许真的已经落幕,但是范德林德帮在几个月内迅速分裂解体,却和自己本身不断作死有极大的关系。达奇在很短的时间内得罪了种植庄园主、工业资本家、都市黑帮甚至美国军队等多重势力,本身又是奥德里斯科帮、政府当局、调查局等势力的死敌。正如亚瑟反复所说的,帮派的作为比醉鬼还不严谨,明明应该躲风头却反而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美其名曰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达奇这个角色一开始或许还有那么一点领袖魅力,到后来的作为简直如同发了狂一般,恣意妄为。

达奇这个角色非常值得玩味。他是为了钱么?到最后他把箱子留给了约翰一行,里面有几万美金,分文不要。他真的是一个为了自身利益,对帮派成员冷酷无情的人么?我想也并非如此。有人说他只是渴望成功和被人尊敬的感觉,而一次次的失败逼迫他越来越急功近利;有人说其实他早就已经攒够了金盆洗手远赴海外的钱,但是根本过不了农场主的文明人日子,一心向往着美国西部的蛮荒生活。而帮派里的成员却都是有着想回归正常生活的打算,为此达奇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最后一票”的说辞来进行欺骗。总之,达奇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黑化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的狂人,一方面和屡战屡败自尊挫伤的愤怒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能够制约他的帮派元老、军师何西阿死亡有关。权力一旦不受限制,就逐渐容易恣意妄为,最终反噬自身。即使是在一个二十多人的小帮派里,这样的道理也依然成立。

荒野大镖客2篇章(西部时代的落幕挽歌)(2)

亚瑟这个人塑造的也非常成功:有人说他是游戏史上最栩栩如生的角色之一,有人说他根本就是一个工具人,这取决于你用怎样的视角来看待。作为一个小说的角色,亚瑟的确表现的有些“憨态可掬”,并不符合玩家的心意。尤其是在最后达奇制定的那些险象环生的计划,亚瑟明知凶险却只是斗嘴,结果还是不折不扣地区执行这些任务。如果按照现代小说的套路,亚瑟早就开始调查达奇背后的阴谋,干掉老大上位并且率领帮派逃出升天了。结果呢?除了帮助约翰一家逃跑,亚瑟最终还是愚忠到了最后,咯血说出“我献出了一切”,悲惨地被老大抛弃。换言之,亚瑟在得了绝症以后,虽然对自己犯下的诸多恶性有些许反思,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仍然在与政府、警察甚至军队为敌,杀害了很多正派人士。如果是为了帮派成员的性命存亡反抗当局倒也算了,可是亚瑟却为了达奇抢了最后一辆火车,明明要死了还要去为非作歹,杀害无辜(如果火车守卫算的话),这就很难让人心服口服。

当然,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来讲一切也还说得通。达奇在亚瑟心目中,类似于长兄如父的存在;亚瑟一直把忠于帮派作为唯一的信条,亚瑟也开始暗中帮助其他成员逃亡等等。正因为亚瑟·摩根本质上是一个旧时代的人物,而他所坚持的侠盗信条毫无意义而且伤害了更多人,也更隐喻了时代潮流浩浩汤汤,狂野的西部终将回归文明的大趋势。作为一个交互式电影来说,这么处理没什么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开放世界的游戏,这么做就不尽如人意了。现在的玩家往往希望角色拥有自我意志,希望最终命运靠自己的选择决定。如果是单一结局,至少主角的作为要大体符合玩家的意愿(玩过文字冒险游戏的都知道我在说什么)。很多玩家都说,我早就看达奇、迈卡这两个老逼很不爽了,真TM想找机会一枪崩了,还要替你卖命?结果呢,就是R星逼着你就算是屎你也要吃下去。结果结局皆大欢喜那倒还好,不过结局很惨,很多玩家就真的不买账了,宁可我不玩下去了。这种巨大的矛盾就造成了游戏性和艺术性之间的撕裂

其实《荒野大镖客2》的在游戏性不足的问题上很严重,甚至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剧情的失真。比如说亚瑟后期身上常年带着5000美刀(有的玩家甚至可以攒到近1万),根本花不掉。这笔钱在游戏里都可以买一大片农场了,老大却天天哭穷说钱还不够,亚瑟居然还没反驳。比如说随机事件居然可以碰到一模一样的,碰到同样的行人说同样的话。此外还有广受诟病的射击手感问题(步枪没有自动上膛,点了射击键才上膛)、游戏难度问题(嗑药无敌)、城市里通缉判定问题、搜刮尸体很烦人、捡东西非常笨重、物品对不准、在营地里只能慢悠悠地走路等等。个人觉得大部分的问题真的没得洗,因为这些问题太明显了,只要试玩肯定有玩家会反馈,却没有得到R星的重视。把子弹自动上膛做好影响真实性了吗?不碰到一模一样的随机事件影响真实性了吗?当然,这些问题似乎都是小事,我似乎也是在吹毛求疵。不过,正是种种细节问题影响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太过于追求真实性,让整个游戏节奏变得很缓慢,一开始接触时大家或许也有耐心,但最后肯定导致了更多的玩家退坑。

另外即使从剧本的角度来讲,《荒野大镖客2》也不是没有不能完善的地方。它有点像昆汀的一些电影,一开始絮絮叨叨无聊至极,后期才迎来爽快的地方。比如第三章帮派卷入两大家族的纷争之中,似乎有那么一点游离于主线之外,而且第三章除了结尾外前面的故事并不有趣。游戏的第五章主角一行逃到瓜玛岛上的确别出心裁,但是在叙事上过于仓促,似乎有点赶工。玩荒野大镖客2,给人的感受就是:不错——无聊——刺激——不错——无聊……的循环。在叙事节奏上,它做的也没有《巫师3》那么高明。

此外,《荒野大镖客2》在女权以及政治正确的态度上似乎也过于伟光正、显得太过于保守。比如说看场剧,主持人都说了来自法国舞团的“小浪蹄子”,就是在踢腿的时候能够让观众看看女孩的大腿和内裤(安全裤也行)的;结果所有舞女都穿着白色长裤,真的是让人大失所望。凡是反派都是白人男性,就算有女性也得是黑衣美人这种枭雄角色,男主还得参与女性争取投票权的活动;黑人、印第安人更是各种伟光正的正面形象。换言之,R星所塑造的西部世界的精神风貌,其内涵是不是已经经受了现代人眼光的过滤,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用一个国内的例子似乎可以方便大家理解:当代的各种抗日神剧,真的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吗?改革开放前的英雄电影,难道对当年历史的还原就一定准确吗?文艺作品是当代精神的缩影,即使美国人做的东西,期间也掺杂了很多当代的政治思想。不然为什么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时代里对印第安人的描述,和《与狼共舞》等作品里的侧重有很大的不同呢?

如果做一个总结,我会说《荒野大镖客2》在艺术性上的成就的确亮眼(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是无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和在游戏性上的缺陷至少会导致该作品相对曲高和寡。R星耗费8年时间和巨大的开发成本,结果收益平平,实在值得反思。严肃的悲剧并不生厌,但至少应该给玩家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选择。此外,在正反馈机制的设立、便捷操作等方面R星也亟需做出改善。

综合评分:90

令人沉醉的广袤西部世界

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

人物刻画十分成功

各种充盈的细节

-主角的某些作为不符合玩家期望

-金钱购物系统缺乏正反馈

-操作繁复,后期体验不好

-射击系统需要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