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是东长安街延长线上的后辟城门,于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开辟。据《北京档案史料》中《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1939年,日伪为兴建东郊工业区的“东街市”(双井附近),对着长安街位置的内城东垣,拆毁一段城墙(古观象台北侧)。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1)

1956年,建国门外护城河桥,护城河内沿的环城铁道,建国门外大街


新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楼与门洞,俗称“豁子”,当时定名“启明门”。“启明门”里正对着有两条主要的东西向胡同,向西可直达东单牌楼与东长安街相通。靠北的是东、西观音寺胡同,贡院在其东。靠南是水磨胡同,西接洋溢胡同。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2)

1958年,建国门豁口,9路公共汽车,由中华门前的棋盘街开往东郊十里堡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后,北平市政府重新命名“启明门”,改称“建国门”,但一直保持豁口状态,直到1957年,长安街延长线扩展,建国门内展宽道路,建成“建国门内大街”。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3)

1977年,建设中的建国门立交桥


后西观音寺胡同、水磨胡同、洋溢胡同陆续拆除,至1960年代修建环城地铁时,“建国门”随城墙一并消失,只留下地名成为立交桥的名称。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4)

1979年,建国门立交桥,国际俱乐部和外交公寓刚建起来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5)

1979年,建国门立交桥航拍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6)

1979年,建国门立交桥通车竣工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7)

1982年,建国门立交桥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8)

1990年,建国门外大街

老北京八大名景(画说北京民国新三门)(9)

1991年,建国门立交桥下东二环路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北京脉搏”,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联系。欢迎关注官微:beijingmaib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