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指着屋里说有人(孩子指着空房间说)(1)

网上看到的一个事情,说是小朋友指着空荡荡的房间叫“小哥哥”。就算平时不信鬼神之说的,听到这样的描述,也可能会觉得心里发慌。

其实,孩子有假想出来的人或朋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诡异或可怕,这甚至可能是对孩子有好处的。假想朋友到底怎么回事?如何看待?如何应对?什么情况要引起重视?今天这篇就简单来分享。

一、什么是「假想朋友」

顾名思义,假想朋友是孩子想象出来的、虚拟/虚构的朋友。一般来讲,是不需要担心的

孩子的假想朋友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能是孩子根据某个熟悉的人虚构出来,也可能是故事书里的人物,甚至可能是一只毛绒玩具。假想朋友也有可能是孩子完全凭空编造出来的一个朋友。大部分情况下,假想朋友是一个人,但也有可能是动物。

假想朋友,有的是持续存在的,有的是来来回回、断断续续存在的。另外,假想朋友也可能只是在某个特定地方存在,比如某个过家家的小屋子或小角落。

孩子指着屋里说有人(孩子指着空房间说)(2)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二、多大会出现假想朋友?持续多久?

最早的,可能在2.5岁左右出现假想朋友,而且孩子可能会有不止一个假想朋友。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也就慢慢停止与假想朋友玩耍。假想朋友大多只存在几个月的时间,当然,也有久一些的。

三、为什么孩子会有假想朋友?

对孩子来讲,假想朋友可能是:

作为假想朋友,孩子可以决定这个假想朋友做什么,说什么,与谁一起玩,所有这些特质,对孩子来讲都非常有吸引力。

假想朋友可以让孩子在自己的虚构世界里探索。孩子与假想朋友说话或玩的过程,其实也可能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包括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

事实上,相比其他孩子,有假想朋友的孩子,可能想象力更丰富,有更好的社交能力,不容易害羞;在现实中,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也可能更有同理心。

孩子指着屋里说有人(孩子指着空房间说)(3)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四、被孩子的假想朋友困扰,怎么办?

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假想朋友而受困扰,比如遇到以下情况:

01

要求为假想朋友做事

因为有假想朋友,孩子可能会让家长为假想朋友开门,准备小点心,铺床叠被等。这时候,与其家长“代劳”去做这些事情,不如鼓励让孩子自己来完成,比如自己为假想朋友开门、铺床叠被、准备晚餐等。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觉得我们接受孩子有假想的这个朋友,同时也让孩子参与比较的“家务活”“照顾人”。

02

事事征求假想朋友意见

有的小朋友,不论做什么,都要向自己的假想朋友征求意见。比如,家长问孩子,孩子会说“我先问问XX(假想朋友)”。有时候,孩子甚至会让家长直接问自己的假想朋友,而不要跟自己说。

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令人困扰,则可以试试直接跟孩子说,妈妈更想听听你的想法,而不是XX(假想朋友)的。

03

做错事就推脱给假想朋友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做一些不符合规则的事情,或者说一些不应该说的;然后发现自己闯祸了,就推脱说这是假想朋友做的。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告知孩子,假想朋友不可能做这些。然后仍然要求孩子,按照家庭规则,对于做得不合适的事情,需要承担后果。比如自己弄乱的弄脏的,自己收拾好。

五、什么情况下要引起警惕?

假想朋友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有一部分孩子的假想朋友现象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原因。

比如孩子经历创伤事件,或者孩子的假想朋友是充满恶意或令人讨厌的,这时候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早寻求专业帮助,及早排查及早放心,必要时也可以及早干预。

孩子指着屋里说有人(孩子指着空房间说)(4)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育儿过程的一些现象,可能会令我们感到担忧、甚至害怕。但如果我们平时能多积累一些知识,也许就不至于乱了阵脚。今天关于假想朋友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有帮助,也请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家长阅读。

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END-

如果觉得有用

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往期推送精选:

孩子指着屋里说有人(孩子指着空房间说)(5)

祐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