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2年国庆期间,一部名为《万里征途》的电影风靡全国,电影讲述的是利比亚撤侨事件。

2011年利比亚爆发内战,为保障广大侨胞的安全,我国在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撤侨行动。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

整个行动不但迅速高效,仅用了275个小时就把3万多名侨胞安全接回祖国,而且还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连一向喜欢抹黑中国的美国记者也不禁感叹:这不是撤离,更像是阅兵!

利比亚为何会爆发内战?我国又是如何在撤侨行动中做到神速兼有序的,这要从“阿拉伯之春”说起。

内外交困引战争,侨胞生命受威胁

2010年12月,突尼斯的一个年轻人因无证摆摊而被执法人员查抄摊位,无路可走的他竟然当街自焚。

这个年轻人的不幸遭遇引发了突尼斯人民的广泛同情,为此,他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2)

本·阿里

但由于突尼斯政府处理不当,局势逐渐失控,本来稀松平常的游行示威最后演变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社会骚乱,执政24年的本·阿里政府也因此而下台。

受突尼斯动乱的启发,周边阿拉伯国家也在西方势力的挑唆下,相继爆发了“颜色革命”。

他们虽然推翻了原有的政体,但人民生活反而更加水深火热,而西方国家仍恬不知耻地称之为“阿拉伯之春”。

在此背景下,利比亚也从2011年1月31日开始,在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行动。

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曾经也富甲非洲。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3)

卡扎菲

执政者卡扎菲于1969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当时已在利比亚执政42年。

在执政早期,卡扎菲也是励精图治,一举使利比亚在非洲率先摆脱了贫困,他本人也获得了“非洲雄狮”的美誉。

但到了执政后期,卡扎菲开始变得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从而导致利比亚腐败丛生,经济也因此而停滞不前,从而引发了人民的不满,所以,利比亚人民才会在突尼斯的启发下发起游行示威运动。

卡扎菲并没有吸取突尼斯等国的教训,认真回应民众的诉求,反而认为本·阿里下台正是因为他本人过于“软弱”,所以他就反其道行之,对手无寸铁的游行群众进行了无情的镇压,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从而进一步点燃了民众仇恨的怒火。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4)

由于卡扎菲之前一直以“反美斗士”著称,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想除之而后快。这次终于让他们抓住了机会,他们一边强烈谴责卡扎菲的 “暴行”,一边大力支持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利比亚的动乱因此而演变成了国内战争。

与非洲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与利比亚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比较晚,直到1978年,两国才正式建交。

但建交之后的经贸关系却发展得比较迅速,特别是在卡扎菲执政后期,利比亚大搞基建工程,这正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契合了国家大力提倡的“走出去”战略。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5)

中交集团、中国铁建等央企以及华为、华丰等民营企业纷纷在利比亚承揽工程项目,派驻了大量中方员工。

在战争发生前,利比亚聚集了大大小小 75 家中国企业,他们承接了50个工程项目,投下了200亿美元真金白银,招揽了3万多名中国工人。

集中力量撤侨民,体制优势尽显现

利比亚战争爆发后,滞留在利比亚的这3万多名工人的人身生命安全成为中国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时刻,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集中地显现了出来。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6)

在利比亚内战刚发生一周,在美国、法国、英国及土耳其等国还对是否撤侨举棋不定的时候,我国政府就已经果断做出了从利比亚撤侨的决定,这既得益于我国政府对利比亚局势的精准预判,更是我国外交为民政策的生动体现。

在撤侨行动上,西方国家考虑的是利益,所以在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撤侨,而我国首先考虑是同胞的生命安全,所以才会在战争初期就组织了侨胞撤离。

所谓“得道者多助”,正因为我国赶在战争升级之前最早开展了撤侨行动,我国付出的代价反而是最小的。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7)

中央做出撤侨决定之后,第一时间就成立了应急指挥部,构建了中央、政府、企业、驻外使领馆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应急响应机制,真正做到了现场沟通,现场协调、现场解决,有效提高了行动效率。

为了缓解被困侨胞的物资紧缺问题,商务部紧急调集了10吨食品、4.5吨饮用水和2000只手电筒,想方设法发到了被困侨胞手中。

为了让被困侨胞享受到医疗救治服务,卫生部与正在马耳他进行人道援助的中国医疗队取得了联系,要求他们立即成立“医疗安全组”,就近开赴利比亚。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8)

各大驻利企业也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成立了相应的对接机构和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做好侨胞撤离工作。

甚至中央气象台也参与到了撤侨行动中来,他们加大了对利比亚及周边地区天气情况的监控力度,并为撤侨行动制作了专项预报服务产品。

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但运输工具才是关键。

为此,交通运输部紧急征调了14艘船舶,中国民用航空局也立即派出了182班次的包机。

但运力还是远远不够,外交部又通过各种渠道,租用了70 架次外航包机、22 艘次外籍邮轮以及1000 班次客车。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9)

中央军委也在想方设法地解决运力问题,不仅派遣4架军用运输机飞赴利比亚,还指示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驶往利比亚附近海域,为撤侨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

中国政府这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不仅体现出了我国体制强大的动员能力、高效的执行力、快速的反应能力,也反映了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

党员干部挑重担,大国人民素质高

各项工作准备妥当之后,接下来就要正式开展侨胞撤离工作了,这时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就体现了出来,他们冲得上、顶得住,也最终打赢了撤侨这场硬仗。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0)

利比亚爆发骚乱的第二天,应急指挥部就协调相关部门,抽调党员干部,成立了三个工作小组,分别飞往侨胞聚集的的黎波里、班加西、塞卜哈等地区。

这些党员干部虽然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但大多也从未来过利比亚,更谈不上熟悉这个国家了,但他们还是毅然受命。

他们到达利比亚之后,发现实际情况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利比亚的各个政府部门早已瘫痪,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无法从官方得到任何支持和配合。

与此同时,利比亚的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受损严重,给撤侨工作增加了额外的困难。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1)

更为严重的是,利比亚的冲突正在不断升级,街头巷尾时不时地就会发生交火事件,空中更会有炸弹时不时地飞来,但三个工作组的党员干部们却毫不畏惧。

第一工作组连续5天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闯过五十多个道路关卡,把1万多名同胞安全带到了突尼斯边境,打通了侨胞撤离的“东部大通道”。

第二工作小组连续五十多个小时没合眼,多次往返地中海沿岸的希腊、马耳他等国,打通了侨胞撤离的“海上生命线”。

第三工作组冒险进入被反政府军重重包围的赛卜哈机场,现场协调,使受困于此的五千多名中国公民安全有序地撤离了利比亚。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2)

与此同时,我国在利比亚周边国家的使领馆也挺身而出,他们利用多年来与这些国家形成的友好关系,为三万多名同胞的利益劳碌奔波,为撤侨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驻希腊使馆的党员干部们为了让每一位同胞能吃好、能睡好,紧急动用当地一切人脉资源,动员冬季歇业的20家饭店开张接待,在短短20小时内备好11个饭店六千五百多个床位和相应人员的饮食。

驻马耳他大使馆的党员干部通过接连不断地给马耳他政府做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取得了马方的过境许可。

驻约旦的大使不但亲自联络约旦高层,落实包机事宜,而且还风雨无阻去迎接每一位转移至约旦的侨民。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3)

驻意大利大使馆的党员干部们,顶着狂风巨浪和剧烈的晕船反应,坐了163个小时轮船,深入局势复杂的米苏拉塔地区,成功解救了989名侨胞。

驻埃及使馆的党员干部连续奋战在埃利边境的萨卢姆口岸,甚至还不顾危险深入到利比亚一侧实地了解情况。

无论是在异国的边关哨卡,还是在他乡的机场码头,无论是在颠簸的车队里,还是在漂泊的轮船上,到处都能看到这些党员干部的身影,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撤侨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身处险境的广大侨胞也尽显风范。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4)

他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此次撤侨人数众多,为了避免混乱,他们50人一组,自发地组织在一起,他们虽然每个人都归心似箭,但在撤离过程中却能做到不争不抢,服从命令听指挥,整个过程都秩序井然,没有发生过一起意外事故。

他们吃苦耐劳,乐观坚强。此次撤侨中,有些同胞的所在地区没有撤离点,但他们既不抱怨,也不干等,而是抱着必胜的信念,长途跋涉几十个小时,横穿荒无人烟的沙漠,主动找到了撤离点。

他们先人后己,甘于奉献。中国水电集团的员工们虽然协调来了第一架包机,但他们却将舱位让给其他的同胞。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5)

中交集团的员工们本来可以乘坐第二艘轮船回国,但他们却坚守到最后一批撤离。

中国建筑的员工们不顾个人安危,挖掘防御壕沟,储备食品和饮水,接济了众多远道而来的侨胞。

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名片。当时世界各国都在注视这些侨胞,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公民应有的素质,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形象彻底改观。

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10分,我国空军运输机从利比亚南部城市塞卜哈启程,将最后一批侨胞运送到了苏丹的喀土穆,至此,利比亚撤侨任务圆满完成。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6)

在短短275小时里,我国不但从利比亚撤出了全部35860名中国公民,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希腊、意大利、孟加拉国、尼泊尔等 12 个国家运输了2100 名侨民,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撤侨行动创纪录,引得世界交口称赞

回顾这次撤侨行动,我国可谓是创造了五“最”一“首”。

第一最是撤侨人数最多。

总人数达到35860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撤侨行动。

受战乱影响,这些人的证件大都残缺不全,关键时刻,我国灵活处置,仅外交部补办的护照签证法律文书就超过了六千份,开出的只有一张纸的应急旅行证件更是不计其数。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7)

第二最是撤侨难度最大。

利比亚国土面积超过175万公里,但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而中国公民的分布又特别分散,几乎覆盖了利比亚的各个地区,且大部分地区的安全形势都已失控。

在短时间内组织分散各地的侨胞安全穿越交战区,顺利抵达各个撤离点,难度可想而知,但我国政府还是完美地完成了撤侨任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高超的指挥水平、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以及灵活应变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最是撤侨时间最短。

用时仅275小时,不管是总用时还是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平均用时,都是最短的,堪称世界撤侨史上的奇迹。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8)

第四最是撤侨距离最长,广大侨胞辗转1万公里,横跨非洲、欧洲、亚洲三大洲,才最终回到祖国怀抱。

第五最是涉及的国家最多。

由于此次撤侨人数众多,我国创新性地采用了将人员摆渡至第三国再撤至回国的撤侨方式,所以此次撤侨虽名为利比亚撤侨,但并不是单国直线撤离,而是多国多点曲线撤离。

涉及国家共计超过了七个,既包括埃及、突尼斯、苏丹这样的非洲国家,也包括马耳他、希腊这样的欧洲国家,是我国撤侨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19)

“一首”是指中国海军首次参与撤侨行动。

这次行动不仅是中国海军首次在非洲和地中海执行军事行动,也是中国军队参与的最大规模非战斗人员撤侨行动。

首次使用护卫舰和远程军用运输机协助撤侨,代表着中国海军远程执行任务能力不断增强,开启了中国海军执行多样化任务的新篇章。

这次撤侨也是中国“军事力量软运用”和“以军促民”、“齐头并进”整体思想的重要实践。

一些西方媒体尽管语带挑剔,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此次大撤离行动中的杰出表现。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20)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几周来的情况表明,中国制定的应急计划远比以前想象的要详尽。”

一向喜欢抹黑中国的美国《华尔街日报》也评价中国的撤侨行动说:“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正越来越关注如何保护其海外公民和企业。”

甚至在报道最后还援引一位外国士兵的话:“这不是撤离,这简直是阅兵!”

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在短短275小时内,把近36000人从1万公里以外的利比亚安全有序地撤回国内的呢?

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 2011年利比亚撤侨275小时撤3万人(21)

正如一名亲临前方参与此次撤离行动的外交官所说:“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并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我国有能力、有条件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反应、动用资源、顺畅组织,得到有关国家的政治支持和相关部门及人民的全力配合。”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迈入新时代的中国也更加强大,不论我们走到哪里,祖国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只要我们手持中国护照,只要我们流着中国的血,祖国定不会让我们受到欺负,更不会置我们于险境,我们应该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