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朝霞染红东方,庄严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们心中无不洋溢着骄傲自豪的爱国热情。可是您是否知道:我们的国旗是如何诞生的?又是谁设计了这面庄严、美丽、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1)

很多人会觉得:五星红旗的图案,一定是出自闻名遐迩、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之手!其实不然,她的设计者是一位默默无闻、从事财务工作的普通职员,他的名字叫曾联松。

1949年6月15日,北平中南海高朋满座,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新中国国旗的拟定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第六小组——“国旗、国徽、国歌”评选小组,组长由著名的教育家马叙伦担任,副组长则是叶剑英和茅盾,组员还有张奚若、田汉、郑振锋、郭沫若等人。

从7月中旬开始,评选小组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上向全国人民公开征求国旗的图案,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 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

2.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

4.色彩以红为主,可用其他配色。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2)

《解放日报》征集国旗、国徽、国歌的启示

当时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的曾联松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后,激动不已。曾联松在上中学时,受美术老师、画家金作镐的熏陶,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读书时,又选修过美术,还经常去听宗白华教授的美学理论课,有着很好的美术功底。曾联松决心自己设计出一面国旗,向新中国献礼。

曾联松首先找自己的学生借了一个圆规,然后去一家纸张店买来了一大捆彩色油光纸,抱了个满怀,兴冲冲地回了家。家里住房条件差,只有一个小阁楼,提一桶水都得到楼下。曾联松踏着木楼梯上去,便开始闷头做自己的事。

曾联松的妻子项佩琴后来回忆说:“那时上海刚解放不久,夏天很热,他晚上就钻到阁楼上写写画画,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每天早晨,我从楼上都扫出一堆剪得很乱的油光纸,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他这个人不愿吭声……直到后来中央来信了,证明了国旗是他设计的,我才知道那些日子他是在阁楼上画国旗。”

曾联松一开始的设计并不顺利,如何按征集启事的规定,在三与二之比的长方形上,设计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地域特点等要求的国旗图案呢?他苦思冥想,却始终没有灵感,作品总是画了又撕、撕了又画……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3)

曾联松

有一天,一阵委婉深情的沪剧唱腔从窗外飘来:“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中国共产党……”“星星,星星……”曾联松反复默念,终于找到了灵感。共产党是劳苦大众的大救星,这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得出的结论。

于是,一个闪亮的创意产生了:以一颗大五角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像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着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再把五角星设计成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像红霞一片,金光闪闪,色简而庄严,并且还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那么该设计几个小五角星呢?曾联松又想到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指出人民在当时包括有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于是决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曾联松起初设计的是五颗星由大星领头,其余四颗星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排成一线。设计好以后,他专门请好友张公度来看,张公度看后却说:“这不成了领带了吗?一点也不像国旗!”

曾联松见张公度反对,自己也摇了摇头,张公度劝慰他说:“这跟进京赶考一样,当不上状元就是落榜。你又不是专攻美术设计的,中国能人太多,你心里要有个数。”

但曾联松并不气馁,他继续对设计进行改良,经过无数次推倒和重来,他最后决定把五颗星都放在旗面的左上角,占旗面四分之一的地位,四颗小星在大星的右侧,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像一张海棠的叶子,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4)

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

这样改完以后,整个国旗图案顿觉天地开阔,豁然开朗;金星居高临下,星光灿烂;天地辽阔,大地红霞遍布,山河壮丽。曾联松对此非常满意,他又在大五角星加入了锤头和镰刀,代表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至此曾联松设计的国旗终于成型了!

1949年8月中旬,曾联松将他精心设计的国旗图案,郑重地寄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5)

征求作品的截止日期为8月20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旗来稿总量达1920件,图案2992幅。8月22日,评选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对国旗图案进行了初步挑选,曾联松的国旗图案在初选时就被淘汰了。

还好田汉及时发现了曾联松的这幅作品,也许是心灵感应,他总觉得中国的国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于是他把这幅作品挑了出来,问小组的其他人:“怎么没把这幅五颗星的图案收进去?这个设计简洁大方,而且寓意也深,你们认为呢?”

此时有人回答说:“许多人觉得这幅图案好像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它有点像苏联国旗。”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6)

苏联国旗

原来在近3000幅应征作品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设计图不是模仿苏联国旗就是模仿美国国旗,所以当大家看到曾联松的作品时,就习惯性地把它放在了一边。

田汉又仔细地看了看图案,然后用手遮住了大星中的镰刀和斧头,对大家说:“假如拿掉了这个呢?”

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最后审查小组把曾联松作品中的镰刀和斧头删掉,以突出中国特征。几天以后,审查小组把进入终选的38幅作品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曾联松的作品定为“32号”。

9月23日,政协委员分成11个组讨论国旗方案,许多代表都比较倾向于选择一颗星和下面一条黄线的图案,他们认为黄线代表着黄河。但张治中却表示反对,他认为在这一片鲜红的国土上,如果划一条横杠,会给人一种国土被割裂的不愉快感受,最好把横杠去掉,让祖国大地一片鲜红。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7)

一颗星和下面一条黄线的国旗图案

但张治中的意见遭到了绝大多数政协委员的反对,因为大家都认为,如果划掉横杠,整个旗面是有整体感了,但仅剩下一个大五角星,显得过于单调,中国的历史、地理特征也体现不出来,这让张治中感到十分孤立。

这天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参加新政协会议的代表们,张治中也应邀出席。这天宴会的氛围非常好,张治中抓住机会,在向毛泽东敬酒时问他:“主席,有一件事我想问你,如果你不愿意公开让大家知道你的意见的话,我会为你保守秘密。”

毛泽东点点头说:“你说吧。”

张治中迫不及待地说:“主席,我只是想问一下,你同意哪一张国旗的图案?”

毛泽东说:“我同意一颗星一条黄河的那一幅,你的意思呢?”

张治中干脆地回答:“我不同意!”

毛泽东感到十分意外,因为他知道多数代表都赞同这个方案,于是他问张治中:“为什么?”

张治中说:“红色国旗代表着国家和革命,中间这一杠,不就变成分裂国家、分裂革命吗?同时以一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杠子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国旗中间摆根金箍棒干嘛?”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8)

张治中

毛泽东听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说的意见,这倒是一个问题。有些人很主张采用这一图案,并且列举了很多理由,但此时开国大典在即,现有的国旗图案没有比这个图案更好的了,如果把它否定了,我们该选哪个呢?”

这时田汉走了过来,把曾联松的作品交到了毛泽东的手里,毛泽东对此非常满意,他的眉头舒展开了。

9月25日晚8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会议厅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人士对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的意见。毛泽东在会上拿出一颗星一条黄河的这幅作品对大家说:“对于这个黄河图案,委员们多数赞成,反对的是少数,这样不够圆满。我们一定要选一幅全体一致通过的才好。”

随后毛泽东拿出了曾联松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说:“大家看看第32图。这是一幅五星红旗,表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大家觉得怎么样?”

但也有人提出反对:“四个小星代表四个阶级,将来进入社会主义,国旗不是又要改吗?”

毛泽东说:“那可以把图例说明修改一下,不说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级,而说五星红旗代表全国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就是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9)

毛泽东

毛泽东的这番话可谓是一锤定音。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了!”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曾联松是在《解放日报》上看到公布的国旗图案的。他感到非常激动和惊诧,五星红旗和自己的设计几乎相同,但他又不能确定这就是自己的作品,因为公布的国旗图案里没有自己设计的锤头和镰刀,这让他的心里始终留着一个结。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10)

《解放日报》公布新中国国旗

这个结直到1年后才解开。1950年9月,曾联松因公出差来到北京,他刚在饭店住下,就有人来敲门。来人自我介绍是全国政协的,他们仔细向曾联松询问了关于国旗图案设计的情况和投稿经过,还作了记录。曾联松这才意识到,现在的国旗可能真是自己设计的!

9月27日,回到上海的曾联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公函,作为他是国旗设计者的书面证明,上面写着:

曾联松先生:

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百万元(旧币),分别交邮局及人民银行寄上,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并致深切的敬意,收到希即见复。

此致

敬礼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11)

中央办公厅给曾联松的公函

曾联松还收到了中央邀请他参加国庆1周年纪念活动的请柬和1份绸质观礼证。曾联松激动不已,写下了一首《入选吟》:

和璧混沌璞未开,幸有玉人琢剖才。

推敲图案三千幅,五星红旗入选来。

1950年的国庆节,曾联松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亲眼目睹了由他设计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不禁感慨万千……

1979年建国30周年时,曾联松再次应邀到北京参加庆祝活动,他说:“五星红旗是无数志士仁人、革命战士100多年浴血奋斗的伟大成果,而我仅仅表达一点心意,国家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

为什么要选五星红旗为国旗(有人反对五星红旗当国旗)(12)

曾联松和国旗

198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向曾联松征询国旗设计原稿收藏,他立即寄了过去,没要一分钱。有一次,一名商人找到曾联松的小儿子曾一明说:“想借用曾老名字作店招,开一家‘曾联松旗帜商店’,不要曾家投资一分钱,赢利分成。”但曾联松没有同意,这家商店最终也没开成。

1999年10月1日,在建国50周年这一天,曾联松亲笔签名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18天以后,曾联松病逝于上海,享年82岁。

如今,五星红旗已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祖国各族儿女,都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无数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鲜血染成的红旗。而曾联松作为国旗的设计者,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 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