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电影里的人生哲学(悦读漫谈电影人生)(1)

最早接触电影是在村里称不上广场的一片空地上,空地是用“石滚”轧平的黄土地,平时用来晾晒谷物的。每逢农闲,政府组织放映队到各个村里巡回放映,场地一般就选在这样的空地上。空地旁边一般有两棵大树,或电线杆,要不就立两根杆子,扯银幕用。

放电影的当天中午头,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晚上要放电影了,人们赶紧忙乎完手里的活计,老早就从家里提着板凳集合到广场上热切地等待着,小孩子拿的经常是缺胳膊少腿的板凳,可能家长担心孩子好动,人又多,容易给丢了,好板凳就可惜了。早去是为了占个好位置,特别是小孩子们,有的还爬到了空地旁边的大树上,土墙上,占据高点,不会被人群遮挡。

一般夕阳快下山的时候,放映队就就位了,做着准备工作,架机器,四根粗麻绳扯起一块白色的大屏幕,小时候对白色最好的记忆就是那块大银幕了。

我特别喜欢坐在放映机边上,哪怕是站在旁边,看着胶片机缓慢地转动,从机器里投出去那道神奇的光束,打到屏幕上,就产生了活动的影像,那么神奇。那道光随着画面转换而不断变动,细微的灰尘仿佛成了精灵在那光束里舞动,有时为了好玩,故意不经意地在光束上伸一下手,在屏幕上欣赏一下自己的小手投出的大大的影子,偶尔引起聚精会神的人群一阵骚动。

看尽电影里的人生哲学(悦读漫谈电影人生)(2)

胶片机转动的声音,也是那么美妙迷人,虽是机械却细腻温柔,像是潺潺的溪流,不急不躁,那声音汇成了记忆的小河,尤在耳边流淌,河里满是那个年代关于电影的美好记忆。

《世上只有妈妈好》,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情节了,只记得平生第一次体验到感人肺腑,动情之处,小孩们哇哇大哭,大人们默默流泪,小村庄里那个特定的时空上演着对母爱朴实的感情共鸣。

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唐伯虎点秋香》,让我知道了电影里有这么好玩的人,还能有那么搞怪开心无厘头的故事。

《英雄儿女》里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地道战》里神奇的地道和防不胜防的冷枪,激发了我最初的爱国情怀。

看完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有段时间,老是拿着一根木棍比划,还偷偷剃了两次光头,想象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武林高手,那是一个孩子心中因电影而萌生的尚武精神。

……

电影在我幼小的心里,打开了一扇大门, 总觉得外面有一个大大的世界,激发了一个孩子对未来的向往。

寒窗苦读的时期,过着“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基本上没时间也没机会看电影了,只能在假期的时间,寻摸着谁家有“录相带”,蹭一盘解解渴,一直到上了大学,终于有了条件,续上了对电影的喜爱,如鱼得水,徜徉在电影的海洋里了。

宿舍里有台吊挂的电视机,老式的,球面屏幕,拖着厚厚的屁股,不像现在的液晶平面电视,薄薄的一层,它就笨重的吊在宿舍门口上方。央视十频道每周一期的《第十放映室》是必看的节目,跟着节目,读懂了很多电影情节,筛出了不少经典电影,看过哪些记不得了,偶尔重温某个电影的时候,还能想起。像现在每次再看到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大漠飞沙,侠客剑影,昏暗忧郁的画面之外,总能浮现出靠着被子,躺在床上,守着那台吊挂电视机的场景。

大学图书馆有个微机房,里面的电影光盘被我借了个遍,遇到好的,不知看过几遍了,印象中像《勇敢的心》《侠盗罗宾逊》这些国外的好片都是在机房里首看的。

学校还有个电影协会,定期组织集体观影,都是选的比较好的影片。印象最深的是看《人鬼情未了》,没看之前,还以为会有什么恐怖情节,看后竟是泪眼婆娑,爱情还能如此凄美!我因为颇有些感触,写了首小诗作为观后感投给了电影协会,竟然还得了个小奖,诗的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真情已经流淌过。

大学时期正赶上互联网兴起,网吧开始风行,看电影有了更便捷的渠道,基本上想看什么都可以找到。课余时间,一部分都在网吧献给了电影,舍友相约去网吧联机打游戏,我往往应付一会就独自看电影去了,实在对游戏没兴趣,技术也不行,关键心里老是惦记着电影。我喜欢一个人安静地欣赏一部电影,那是属于自己的一个世界。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个习惯。

大学期间,看了多少电影没有计算过,一般跟别人聊起电影来,对方说的电影我都能有印象,悬疑动作、伦理爱情、恐怖探险、神奇科幻、纪录片……像《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种经典片会刷好几遍,体会电影讲得人生道理,感受对心灵的洗涤。筛选中也看了不少“烂片”,不过再烂的片子也总归能收获点东西,就如《国产零零七》里的台词“就算是一卷卫生纸也有它的用处”。

“书籍与电影是人类的两大精神食粮”,不记得在哪看到的,谁说的这话了,这话一点没错。电影来源于书籍,它把书籍里的场景影像化了,一方面可能打破了人们对某个场景更多的想象空间,达不到人们想要的效果,但另一方面这种具象化,能够让书籍里的某个故事或场景更容易为人所知。对我来说,喜欢电影更甚于书,看书容易犯困,电影不会,不但不会,还为之通宵过。电影里收获很多,让我意想不到,时间长了虽记不得都看过些什么,但总有些东西如同吃过去的饭长进了身体细胞。

电影内容包罗万象,让人睿智。每一类、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态度,伦理片探讨社会问题,展现复杂的社会关系;科幻片探讨对未来的憧憬或者担忧;动作片里有压迫与反抗,正邪对立,爱恨情仇;即使是纪录片里也有深刻的思考,有对自然的敬畏,有对人类的歌颂,也有对人类的反思。欣赏一部电影不需要你对里面的观点站队,你只需要感受,积累,在下一部电影里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思想。

电影里不同的人生,让你俯仰感叹。有黄继光邱少云那样的壮烈英雄的人生,有焦裕禄那样的平凡奉献的人生,有剪刀手爱德华那样的犯罪人生,有耶稣那样的救赎人生,有喜剧之王那样的小人物励志故事,也有末代皇帝溥仪那样的大起大落。

认真看一部电影,它会将你代入其中,让电影成为你的平行时空,真切体会虚幻故事里的种种生活情形和人生状态,让你产生共鸣,反观自己生活的真实世界。或给你激励,或给你警醒,或给你督促,或给你启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电影跟书籍比,既提供了知识,又展示了“道路”。电影里有大好河山,无限风光,种种生活,勾起你对自然的热爱和旅行的欲望,唤起你心底的浪漫主义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大学的我成功上钩。

旅行要花钱啊,额外开支哪好意思开口找父母要。不经意间跟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了解到,有导游证,可以带旅行团,进景点也免费。于是我这个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务正业”,利用课余时间,考出了导游资格证,大学后来的大小假期我大部分时间都走在了旅行的路上了。爬泰山十八盘,看云海日出,游西湖,走断桥,瞻仰雷峰塔,逛苏州园林,赏亭台楼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各有特色,人文地理,各有风彩。旅途劳顿,浑然不觉。

现在想来,电影引诱我“不务正业”,却让我开阔了眼界和心胸,走出电影,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用青春的激情去了解这个世界。因为旅行,意识到电影里的画面虽美仑美奂,但真正的美要自己实地行走看一看才更能体会,摄影机总归比不了人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行走之间身体与世界会碰撞出感悟,这种感悟可能仅存在某个时空的一刹那,过去就消失了,但这就像喝过的水,纵使留不住,已经悄然滋养了你的身体。

参加工作后,有条件了,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多起来了。电影院里有电脑上没有的新片时效,震撼刺激的音效和画面感官的极致体验。但论质量,很少能淘到很值得看的新片,产生对人内心的冲击,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感悟。好的电影是需要时间沉淀的,现在太多的商业电影,太浮躁,如同快餐消费,对商业流量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品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茶馆》吧,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水平。

社会流行看欧美的片子,很大程度上也跟质量有关系,相对耐看。不过我们引进的西方影片也良莠不齐,不少都在宣扬暴力美学,个人英雄主义,看起来很爽,很过瘾,实际上跟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相悖。人到什么年龄都有逆反心理,社会越是缺少这些,越容易引起关注。成人可以借以满足心理需求,但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就不见得是好事。学校里、大街上叼烟的未成年人,左青龙右白虎的纹身混混,不少都是受了古惑仔电影的影响。黑帮电影反应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影响了现实的社会观念,谁知道现实里黑恶势力是不是受了哪个电影的影响呢。

电影里杀一个人好像很容易,有青少年就真的在自己的生活里因为简单的矛盾而杀人了,他不知道电影过滤了死亡的痛苦与失去自由的惩罚,害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电影分级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人并没有甄别艺术与现实的能力,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却不能理性地思考,这是很危险的。

甄别电影,对儿童来讲,更为重要。对影像的爱好可能是人的天性吧,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爱看动画片,不要以为孩子只是喜欢动画片里可爱有趣的角色,五颜六色的图画,他们已经有了对故事的感情共鸣。我陪四岁的女儿看《机器人总动员》,竟然发现女儿因为机器人瓦力为了去太空救伊芙,将日夜陪伴他的甲壳虫独自留在了荒凉的地球上,而伤心地哭了。既为孩子的善良高兴,又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感慨。

价值观的引导从孩子就要抓起来了,电影不是小事,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电影都适合孩子看,有些电影里的反派角色更好玩,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即使灰姑娘这样的童话故事,也不是只有灰姑娘的善良,还有继母的歹毒,有贫富的对比和转换,是非价值的判断需要大人的引导。现在孩子看个电影太方便了,电视上可以看,手机上可以看,平板电脑上可以看,往往还是一个人,没有全村人围着一个大屏幕的感受了,也没有了别人感情共鸣的参照,陪着孩子看电影适当引导,很有必要。

如果有时间,陪着孩子看电影吧,不光是必要,也给孩子打开一扇门,去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让电影告诉她人生如同一场电影,但远比电影精彩,未知的世界等待她去探索,未知的人生等待她去演绎。

我们自己的电影人生也尚在路上,有电影与人生相伴是种幸福。(作者:省法院 尹士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