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建国

关于天赋异禀一说,你服不服?反正我服。若不然,土生土长的蒲剧艺术在运城这片土壤里开花结果,如此繁荣兴旺,仅全国戏曲梅花奖就摘得了六七朵,各种奖项更是获得不计其数,偏偏为什么自己就六音不全、半句不会呢?当然,这些艺术家们除了先天条件外,后天个人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想必大家听说过这样一个寓言,历史上有个叫方仲永的人,就是有天赋而放弃后天的努力,结果沦为普通之人的。不过在运城人的眼里,孔向东天生就是一块唱蒲剧的“料”,不然的话,在他不到四十岁的时候,什么杏花奖、白玉兰奖、梅花奖等等拿得手软。就如他夫妻两口子演唱的“十二把镰刀”一般,在大片麦田里咔嚓咔嚓地弄了个袋满囤流的,让行内行外的人都馋得眼圈布满了红红的血丝儿。

孔向东蒲剧三对面(蒲剧骄子孔向东)(1)

在我们的汉语言文学里,还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细细琢磨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孔向东出生于芮城县,那一条黄河,一座条山,将这片美丽的土地浸染得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在这片春秋时代就最为显赫、而因魏国之故被错读为“鬼子国”的古魏大地上,人类史上最早期用火的地方西侯度遗址、华夏最灿烂的除敦煌莫高窟外的壁画圣地永乐宫、中国最初诗歌总集《诗经》里的“魏风篇”,都诞生在她的怀抱中。再说仅蒲剧界,就有“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的王存才,“艺人冯三狗,上马最拿手”的冯三狗,被称为民国时期“头牌小生”的曹福海,还有出生于梨园世家、几辈子都是蒲剧名伶的董银午先生,哪一位不惊羡晋陕豫一带呢?

还是说我们的向东吧!即使有这样的天赋,有这样的土壤,如果自己没有耕耘、播种、浇灌等辛勤劳作,恐怕他就是再有上十三把镰刀,也不会有丰收的果实等待他去收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向东出生于运城市芮城县山区一个普通农家,应该是离《诗经》里“坎坎伐檀兮”描述的地方不远。只是那时候古魏大地上早已没有斧斫刀砍伐檀树的声音了,倒是农村里时兴的大喇叭、小广播里面不时有蒲剧戏曲播放。尤其是被称作“小十三红”王天明的《空城计》,那音调委婉悠扬、清脆剔透、行腔圆润、韵味悠长的唱腔,让小小年纪的向东如痴如醉

。如果仅仅是喜欢也就罢了,偏偏这个小向东醉入心底,对蒲剧的痴迷达到了无以复加地步,苦于没有乐器伴奏,他便寻了一个枣木疙瘩削成梆子,打着节拍边敲边学边唱,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更有甚者,每到星期天时,他便纠集村里的同学娃娃,自编自导自演,俨然是一个娃娃班子剧团。

好在当时向东的父亲母亲,还没来得及思考望子成龙的人生课题,也没有逼着他致力文化课的苦读,所以向东与运城另一位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武俊英一样,也是在12岁的时候,以自学《空城计》里一段清唱考上了芮城戏校。两年后又以《芦花》中一段纯净、洪亮的唱腔,迈进了运城地区艺校的的大门,从此踏上了这条为之奋斗一生的蒲剧艺术之路。天赋、勤奋,再加上艺校里各位老师的精心培育,向东很快就茁壮成长,脱颖而出。1991年赴太原参加山西省教学剧目汇演,19岁的向东便一鸣惊人,一举获得舞台表演、唱腔比赛两个一等奖,被行内人刮目相看。当时就有人感慨道,假如向东父亲坚持让他学习文化课,不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高考状元来,但肯定会损失掉一个全国戏曲梅花奖。

孔向东蒲剧三对面(蒲剧骄子孔向东)(2)

可以说向东从艺的道路顺风顺水,艺校毕业后,成绩斐然的他顺理成章地走进了地区蒲剧团。当时剧团正在排练大型历史剧《清官寇准》,初出茅庐的孔向东,被安排在剧中扮演一个小衙役的角色。编剧老师偏爱向东是个好苗子,便专门给他设计了十二句台词,想要他过一把“小瘾”。没想到他一登台,一亮相,一嗓子出去,前三句台词还没唱完,台下面即刻掌声雷动,喝彩声四起,当即落下了一个“三声红”的艺名。向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1996年在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运城行署文化局等联合拍摄的蒲剧电视连续剧《西厢记》中,他担纲张生配唱和主题歌独唱,该剧不仅获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而且还获得了中国戏曲电视“飞天奖”。此后向东似乎成了获奖专业户,各种赞誉纷至沓来,一举奠定了在剧团青年演员中的台柱子地位。

向东是一位执着而勤奋的艺术家,他的追求永无止境,自觉把蒲剧艺术视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把每一次的成功都作为再一次努力的基石,不断开拓自己的戏路领域,挑战新的高度。为之他瞄准目标孜孜以求,逐步形成自己唱腔饱满、道白铿锵、行腔舒展、韵重味浓的艺术风格。2001年,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举办首届年度总决赛,向东先后出演《清风亭》中张元秀、《辕门斩子》中杨延景、《周仁献嫂》中周仁,以老生、须生、小生三个不同角色、不同年龄跨度的上佳表演,令评委和观众拍手叫绝,以近乎满分的成绩技压群雄,夺得专业组总擂主,“三生红”的艺名在三晋大地不胫而走,又被行家誉为山西蒲剧“男一号”。

孔向东蒲剧三对面(蒲剧骄子孔向东)(3)

孔向东蒲剧三对面(蒲剧骄子孔向东)(4)

古老的蒲剧是中国戏剧的源头,壮阔的条山、汹涌的黄河,孕育了她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长于抒发慷慨之情的恢宏气势。那行云流水般大气磅礴的唱腔,疾风暴雨般激越昂扬的伴奏,以其爆发力、冲击力和震撼力激荡着黄河三角洲。是金子总会发光,孔向东应运而生,顺势而长,走马上任了盐湖蒲剧团团长,随之而来为剧团抱回了诸多的奖项。也许在名利荣誉面前,有的人会迷失自我,有的人则会坐享其成,然而向东感到的却是重任和压力。盛名之下,他不肯停歇前进的步履,又把目光投向了戏剧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并决定把大型历史古装悲剧《清风亭》作为比赛表演的剧目。

人们都知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光壮美,可有多少人知道去欣赏壮美背后攀登的艰险与曲折。芮城人的秉性里有着中条山的坚毅,黄河水的执着,选准了目标便会撞倒南墙不回头。是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向东首先从剧情着手,对人物的每个细节、每句唱段都反复揣摩。然后结合自己的唱腔特点博采众长,把蒲剧的二性、流水、一倒一爻艺术运用到恰如其分。表演中,向东通过声韵饱满,形神兼备,出神入画的念唱作打,把一个由喜而忧、至悲至爱,情感复杂交加中的老生形象,演绎得声情并茂。尤其是老生程式和圆场的做功、跪步、抢背等难度颇大的演技,更是表演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获得巨大的成功。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雷动,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向东几次出来鞠躬谢幕,大家依然久久不肯离去,从而一举夺得了万人瞩目的中国戏曲梅花奖。

孔向东蒲剧三对面(蒲剧骄子孔向东)(5)

不久前,向东筹划盐湖蒲剧团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准备编辑印刷一个宣传册,聘我担任该册子的文化顾问。我诚惶诚恐,总觉得才疏学浅,难以胜任重托。架不住向东的质朴诚恳,几次三番登门切磋,研究预案,让我为向东执着、谦虚、包容、随和的精神感动。正是从向东身上,我读懂了一个艺术家的追求与胸怀。向东今年五十岁,当为知天命之年,也正是艺术家们炉火纯青的年代,我想告诉向东的是,太阳永远从东方升起,大路永远为跋涉者畅通,庆幸我们正赶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诗仙李白有一句名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此祝福向东,向着东方,永远前行。

孔向东蒲剧三对面(蒲剧骄子孔向东)(6)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