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古称柴桑、浔阳,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写的便是九江。在江西省内,九江的GDP仅次于省会南昌和省域副中心赣州,以人均GDP来说,名次更远在赣州之上。

江西最具潜力城市九江(九江为啥能稳坐江西第三城)(1)

九江浔阳楼和锁江塔

九江在江西省内向来排名靠前,自古皆然,原因并不复杂,九江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九江是中国自明代以来设有常关、晚清又设海关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它扼鄱阳湖与长江中下游交汇处,素有“三江门户”“七省通衢”的称号。

九江向来是长江流域的一处重要交通枢纽。西晋开始:“浔阳南开六道,途通五岭,北导长江,远行岷汉,来商纳贾,亦一都会也。”

唐宋以降,经济重心南移,九江港转输功能得以释发,官府陆续在此设置了港口运输、征税管理的机构。宋朝天圣和建炎年间,在九江设置转搬仓和茶运司,承担漕粮的储运以及盐、茶等货的榷税任务;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设置榷茶转运司,管辖江西、江苏、浙江、皖南、福建、湖南、湖北等省茶叶的专卖和转运,是名副其实的“七省通衢”之地。

江西最具潜力城市九江(九江为啥能稳坐江西第三城)(2)

九江长江二桥

到了明朝,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江和运河航运渐趋繁盛。鉴于九江“据金陵上游,襟带川陕湖滇闽广,为东南要冲”,明政府于景泰元年(1450)在此设立了长江商船征税机构——钞关。

清代九江延续了其航运地位,据日本学者松浦章研究:在乾隆时代,通过九江,航行于长江之上的船舶每年有40000—60000只,平均每天一百余只到一百数十只。为何有这么多船只?首先,江西自宋代食用淮盐,由漕船运归,九江为转运中心。据光绪《江西通志·盐法》记载:清代江西淮盐配额为27万引,数量估计达5400万斤。另外,九江是万里茶道的必经之途,而且江浙之米皆取给于江西、湖广,九江关乃必经之路。

江西最具潜力城市九江(九江为啥能稳坐江西第三城)(3)

当代九江依然因长江而繁荣。据统计,九江有152公里的长江岸线,江西省进口矿石、原油、电煤、外贸集装箱依靠九江港水运中转的比例不低于40%,有的甚至高达65%。

放眼整个江西,九江是唯一的沿长江地级市,而长江是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的内河航道,也是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作用非同小可,是我国东西方向的天然交通运输大动脉。

可以预见只要九江沿长江的格局不变,那么这座城市就会持续繁荣下去,你赞同这一看法吗?欢迎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