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喜欢看电视。大家还记得这个新闻吗?有一网友,发现他女儿今天特别乖,趴在窗台上能一个小时一动不动,顺着孩子的眼光看过去,竟然发现,孩子是看对面楼房里的电视,因为在播着她最爱看的动画片呢。
但是家长们最不喜看到的就是孩子们看电视了,我之前就是。一看到儿子看电视,我就想,有空看电视,也不知道去看看书。买那么多书来都白买了,以后上小学了怎么办……我的戏就来了,感觉看电视都断送了我儿子的前程了。还幻想着,如果我儿子主动关电视去看书,我得多高兴啊。
我也像很多育儿大家一样,盘算着以后要把家里的电视直接撤了,家里没电视,孩子没念想,无聊了就自己去鼓捣玩具、看书练字、搞发明创造。想的越美,孩子看电视的时候越心焦。
为何不让孩子看电视呢?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父母只会为了保护眼睛而不让我们多看电视,现在的父母,大多是因为自己的焦虑,认为看电视耽误了孩子的时间,现在课业重,学习压力大。就是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想看电视?去看书!
有的家长则是因为自己儿时看电视的时候,常被父母唠叨。不提看电视,孩子玩儿会玩具都没事,一提看电视,就好像打开了父母的一个按钮,自己儿时看电视都不被允许,就被父母唠叨不上进,就知道玩儿等等的回忆涌来,甚至已经进入到潜意识。孩子一提看电视,家长就很暴躁,看什么电视,去看书!
其实,就算是大人的焦虑,也并非空穴来风。我关注的一个育儿博主,就以自己家没有电视为骄傲。她说,他的儿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夸他儿子,是这几年来,最像孩子的孩子,热爱自然,单纯天真。主要原因就是不看电视。当时看到这个,就更加坚定了我一定不要安装电视的想法。
不止是各路育儿博主,就连大佬级人物乔布斯,他也是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
在《陪伴式成长》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平板电脑刚上市的时候,有人问乔布斯,“那么,你的孩子肯定很喜欢ipad吧?”
乔布斯回答说:“他们还没有用过……我们会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科技产品。”
《斯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曾经在乔布斯的家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他说:“每天晚上,斯蒂夫一家会特意在厨房里的长桌子上吃晚餐,同时讨论图书、历史等各种各样的内容。没人会拿出ipad或使用电脑。”
加之很多动画片都有一些不良评价。像说《蜡笔小新》有点黄,《灰太狼与喜羊羊》没水平,《小猪佩奇》画风不好,头像吹风机,光头强很二等等的。
所以家长越来越不喜欢孩子看电视,好像一个允许孩子看电视的妈妈,就像是祸害孩子的后妈一样。谁家的孩子不看电视,就仿佛这个孩子是被教育的很好的。
不看电视和娱乐节目的孩子有多优秀?
我认识的一个老师家的孩子,老师本人爱好收藏古玩字画,他本人也是对艺术相当有研究,经常去各地参加讲座,是圈内比较有名的人物。
他的女儿现在读初中,长相是很普通的那种女孩,但是气质相当出众,在人群中一眼就能发现她的那种。说话也能感觉出是特别有教养,是人见人爱的那种孩子,在同龄人中,她是意见领袖。
这位老师跟我说,他们家,从来没有安装过电视机。虽然已经满世界的土豪金了,他还是有着诺基亚,更别提让孩子玩儿电子产品了。
而他女儿,不仅成绩好,字写的好,国画画的好,还写了一手的好散文。那文采,让你读来绝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
不看电视和娱乐节目的孩子,确实多出很多的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并不是所有不看电视的孩子都优秀!
但是我还认识一个男孩子,他妈妈管他管的特别严。平时跟他妈妈的交谈中,可以发现,他的妈妈非常在意他的教育,给他买很多的书来看,家里只有几件她觉得好的玩具玩儿,也没有安装电视。但是他妈妈不知道的是,他的儿子在外面会偷东西。
有两个小朋友玩儿陀螺枪,玩儿的正开心的时候,他也凑过去,一晃眼的功夫,小朋友发现陀螺不见了。而他就骑着他的自行车走远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有家长去问他,他说不知道啊,我没拿,你看我身上没有啊。大人当然没有那么好糊弄,说就你一个人离开了,他们身上都没有,你说去哪儿了。他不说话,骑着车子走了又回来,拿出了陀螺。
我不知道他是惯犯了,还是一时兴起,但诱因可能就是父母管的太严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玩儿的开心,他就想破坏。
最尴尬的是,他很喜欢看动画片。周末的时候,各个邻居家里转悠,谁家孩子在看电视,他就留下。两眼直勾勾的盯着电视机,跟他说话都没反应。
我还见过来我家要饼干和香肠吃的小孩。他说,阿姨,你让你儿子吃饼干嘛?我说让吃啊。那桌上的饼干也能给我吃吗?我也很为难,因为很多小孩的家长是不让他们吃薯片香肠泡面这样的零食的。一是吃了就不好好吃饭了,二是南方人总觉得吃饼干有火气,我们北方并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我儿子都是随便吃的。饼干也都放在客厅的茶几上,不会故意藏起来。
所谓物极必反,管教孩子如此绝对,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最怕的就是这种父母面前乖宝宝,出了家门就作妖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只知道照书养,把自己的孩子管教成秘密叛逆者。
看电视也有好处?
我的记忆里,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跟父母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啊,因为故事情节,一起笑和被父母笑。生离死别的时候哭的哗啦哗啦的,父母就苦口婆心的告诉我,这是假的,人没死,在演戏。记忆里看了很多谍战片,抗战片,我爸爸是军人,这也是他给我灌输爱国情怀的好时候。我还记得我妈问我,还珠格格剧情的时候,我心里想着,我妈妈心里也住着一个小孩啊,我要对妈妈好一点,她也是个宝宝呢。
在罗永浩讲《人类简史》时提到。一个做设计的朋友吐槽小猪佩奇,那个吹风机头有什么好的,坚决不给儿子看。他劝他的朋友,还是要给孩子看的,你觉得不好,但人家家里的小孩子都看,这是他们这代人的共同想象。别人家孩子看佩奇,你的儿子不知道佩奇,怎么玩儿?
就像我们大人一样,说起杨过小龙女,你不知道,说起郭靖黄蓉,你还不知道,估计大家会像看怪物一样看你吧。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金庸武侠剧、琼瑶剧,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一样的存在,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情节。如果跟朋友聊天,说起来你都不知道,跟你没有共同语言,共同想象 ,怎么聊?
我大学时学的动漫专业,我说我小的时候没看过忍者神龟,还被同学调侃,你的童年是怎么过的?
与孩子商量,还给孩子尊严
我放下孩子对看电视的焦虑,是看到有一位专家说,小孩子会通过看电视,学习到很多新鲜的词汇。而且,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决定了很多道理或者必要的知识,也是需要通过这种形象生活的动画或者绘本故事演绎出来,孩子才能更加简单明了的吸收。
我在老家的小侄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说方言的,但五岁的她就是说普通话,全是看动画片学的。
李雪老师说,她儿时最渴望的事就是,随意看电视和随便吃零食。如果我们是真心希望孩子快乐,为什么不让他去做他觉得快乐的事呢?那应该如何在看电视这件事情上,变弊为利呢?
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规矩。当然前提是能够充足的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父母的一言堂却逼迫孩子同意。
自尊程度越高的孩子,自律程度越高。我们都知道自律的人就跟开挂了一样,那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呢?就是尊重他。很多时候,我们父母都是高高在上的态度。“奖励你看半小时电视”、“把我的手机还给我了”“你如果能XXX,我就允许你xxx”。
父母们可能觉得这并没有问题。但是你想一下,你最尊重的人是谁?可能是父母,是老师,是上司。你会跟他们说,我奖励你xxx。上司私下想让你帮个忙,你说你要xx我才能xx。
我的比喻并不是很贴切,我们不能对待孩子像对待父母、上司一样,但至少是像对待一个成年朋友一样。很多育儿专家,也不建议对孩子使用奖惩制度。
樊登有一次讲他的儿子嘟嘟。他跟儿子商量好,一周玩一个小时的游戏,随便他什么时候想玩儿都可以。他玩儿的那个游戏都级别很高了,他儿子删掉了。樊登很不解,问他儿子,你都辛苦玩儿了这么久了,怎么舍得删了呢?他说,我现在不喜欢这个游戏了,我现在玩儿另一个游戏了。樊登说,那我们重新制定下规矩。樊登觉得儿子的自控力不错,可以允许他多一点时间玩儿游戏。结果一周给他两个小时玩游戏,他儿子反而不同意,说太久了,还是一小时就好。
很多孩子要看电视,要吃饼干,要玩具,都是哭的死去活来,父母绞尽脑汁,打骂都不管用,不如将权利交还给孩子,足够尊重他。你给他信任,他还你奇迹。
当然了,各位家长对于我的育儿观也不可全盘接受,育儿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我们要根据自家的孩子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全盘接受某一个人的育儿观念,可能就会出现上面的叛逆行为。平时多观察孩子,多陪伴孩子,你会发现,这个生命真是有趣又神奇。
我是@玫瑰与猫 柔与韧读书会阅读使者。记得关注我,与你分享生活点滴,分享好书,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