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8080

查士标(1615-1698) 江山问奇图

立轴 水墨绢本

1687年作

156×49 cm. 约6.9平尺

RMB: 600,000-800,000

木盒题签:查士标水墨江山问奇图长条。

题识:晓来山外白烟生,遥见群峰一半青。老眼欲看山变灭,故穿岩壑至虚亭。丁卯仲冬,查士标。

钤印:士標私印、査二瞻

鉴藏印:阮氏伯元珍藏书画印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3)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4)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懒老,安徽休宁人,是清初“新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清人张庚(1685-1760)所撰《国朝画徵录》称查士标“与同里孙逸、汪之瑞、释弘仁称四大家”,《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七十二《杂志二》中有“家家画轴查二瞻”之语,可见其影响之大。作为当时在扬州最受欢迎的文人画家之一,查士标在清初画坛的重要性是无容置疑的。通过查士标《种书堂遗稿》《种书堂题画诗》等遗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查士标绘画的继承发展和风格演变的大致脉络。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5)

本幅 查士标《江山问奇图》局部图

他近师渐江、董其昌、沈周,沿流探源,溯及“元四家”、米氏父子及五代董、巨,牢牢抓住传统文人山水之精髓。他将毕生精力倾注于研究“古法”,视“仿古”为学习绘画的必然途径。查士标的山水正是在承袭宋元明诸家衣钵之下,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查士标学习传统,却不一味贴近古人面貌,在似与不似之间,从中化解、提升自己的个性语言,就像林纾所说:“梅壑自谓临墓各家,实只梅壑一家耳。”而查士标所属“新安画派”的山水,奇巧自然,格调清雅,境界冷逸,散发一种孤傲荒疏的气质。查士标偕其画派同道(汪之瑞、程邃)将这种新安画风带入扬州,对清初的扬州画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启导了其后“扬州画派”的形成与发展。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6)

本幅 查士标《江山问奇图》局部图

“扬州八怪”简笔水墨的画风,除了受到石涛粗率萧疏的沾溉外,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查士标的风神懒散、气韵荒寒的画格具有一种内在关联。查士标从传统承继下来的诗文修养、书风画趣,以及诗、书、画、印结合的流风雅韵,是对明人山水的延续和扩展。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7)

本幅 查士标《江山问奇图》局部图

查士标出身名门望族,家境殷实,使得在满清入关前的幼年、青年时期,都过着吃穿不愁的贵公子生活。因其父查维寅喜好收藏,故其家中有众多的鼎彝古器及名人书画真迹。查士标早年生活的新安地区,为古郡地,地处今安徽南陲,北有云烟缭绕的黄山迤逦而去,南有重峦叠嶂的天目山绵延伸展。新安江及其支流练江、渐江等水系润泽其间,奔腾而入浙江省境,江河所经之地,青山两岸,水净山明,掩映着平桥疏树,散落村庄。

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艺术文化的发达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安地区的文化至南宋时已经灿然可观,到明代万历中叶后达到全盛。当时新安地区的巨商大贾逐渐崛起,他们富甲一方,往往能够主宰某一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命脉。在致富的同时,徽商也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支持家乡的文化事业。于是新安便有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的全新景象。另外,自宋代以来,新安就是全国刻书及刻印版画的重镇,故版画在当时的新安独占鳌头。版画大兴,需要众多画家参与制作画稿,极大促进绘画在新安地区的发展。明清之际引领风骚而又影响深远的“新安画派”便孕育形成了。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8)

本幅 查士标《江山问奇图》局部图

渐江外,“新安四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非查士标莫属。查士标比渐江小五岁,均是明末诸生。甲申之乱后,清军于顺治二年九月攻破徽州,三十出头的查士标因国乱弃举子业,举家迁往南京,一待就是二十年。其间,他主要以六经子史为尽性修身之学,寄兴于歌诗书画,遍游三吴、两浙之间。大约在1665年年底前后,年过半百的查士标又从南京渡江而北居扬州,在这一江南的繁华胜地,查士标除了书画创作之外,便是优游山水,交游士人,雅集名流,渡过了他丰富多彩的后半生,直至1698年十月去世,在扬州长达33年之久。

面对江山易主,查士标既没有参加抗清活动,也没有如渐江出家为僧以示抗议,亦没有在诗画中把对新朝的怨尤直接陈露出来。但他也与大多数遗民一样,终身不与清廷合作,布衣文人一生。查士标个性冲和平淡,正如他自己所自标的“懒”一样,他懒于将那些世俗是非加诸于身,但他也是一个识时务之人,一方面了解“气节”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文人品格与价值,另一方面也深谙“气节”无法与生活直接挂钩。于是他聪明地选择了自己所要的生活,这种“不进不退”的低调应对方式,既是他的个性与修养的体现,也让他悠然而逍遥地度过一生。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9)

查士标《溪山佳处图轴》

内纵 168,5 厘米 横102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查士标是倪瓒的忠实崇拜者,其一生都在学习倪瓒,二人虽处不同的时代,但却有着相同的出身,遭遇相同的社会鼎革,因而有着相同的孤绝心境。这就使得查士标与倪瓒之间在历史的时空中交错叠合,他不仅在技法上学习倪瓒,与其相依相成,而且在审美趣味上也息息相通。倪瓒之后,对查士标绘画影响最大的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对沈周绘画的学习,无疑丰富和补充了査士标对传统山水的取法方式和审美观念。

査士标一方面是学习沈周的用笔,进一步丰富和强固从黄公望而来的用笔内涵。另一方面主要是藉由沈周而上追宋元诸家,从学习沈周而获得综合传统的宽广的学术视野。正如查士标在一则鉴文中所言:“白石翁……远接董、巨,一灯独朗,心手豁然。”日本京都相国寺藏有查士标康熙三十二年春天创作的《山水图》其款有云:“摹北苑画,唯石田直追堂奥,偶出仿佛,亦近其十一耳。”这里就说到学习董源绘画只有沈周能追其堂奥,查士标学沈周,实则通过沈周而上溯董源。“子久有大岭图,如未之见图,石田摹本临其轮廓,足称合作也。”这是南通博物苑藏查士标康熙二十四年二月仿沈周临本而作《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若是没有见过黄公望的原作,沈周的临本无疑是最佳师法对象。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0)

清 査士标 山水图

52cm×126.6cm

1686年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藏

本幅《江山问奇图》作于丁卯仲冬(1687年),时年查士标73岁。图中物象萧疏,远景与近景的树木稀稀落落,远山近处的山石构造没有茂密繁盛植被做点缀,用笔稀疏精练。山间水边,寥寥几间屋舍;江上惟一独舟,舟上一渔父一高士,高士极目远望,欣欣然陶醉于此山此景之中,一派高旷清幽之意。与其自题诗“晓来山外白烟生,遥见群峰一半青。老眼欲看山变灭,故穿岩壑至虚亭”画意契合,是其“风神懒散,气韵荒寒”的典范之作。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1)

清 查士标 云容水影图

72cmx143.6cm

1681年 天津博物馆藏

谈及查士标绘画风格及地位,后世众多的评论中,方薰的评价最为切实:“时有举石谷画问麓台,曰:‘太熟。‘举二瞻画问之,曰:‘太生。’张徵君瓜田(庚)服其定论。仆以谓石谷之画不可生,生则无画。二瞻之画不可熟,熟则便恶。金绍城则称道:查梅壑平生得力处在生……生非初学之生,以其功力纯熟之后,而以生出之也。故其落笔奇警,造境幽邃。生于王、恽之时,而能自立门户。查士标师法宋元明诸家,再以生出之,其山水以清逸、疏散、淹润、生拙之面貌,不仅在“新安四家”中独树一帜,而且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中秀然卓立。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2)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3)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4)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5)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6)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7)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8)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19)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20)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21)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22)

十位清代大师的花鸟山水图册集赏(保利厦门2022春拍清初画家)(2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局部图从左至右为分别为

本幅 查士标《江山问奇图》

苏州博物馆藏 查士标《溪山佳处图轴》

天津博物馆藏 查士标《云容水影图》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査士标《山水图》

对比相同时期的作品,如苏州博物馆藏查士标《溪山佳处图轴》,天津博物馆藏查士标《云容水影图》(1681年作),以及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査士标《山水图》(1686年作),画面构图,风格笔法,落款习惯都是高度一致的。图中峭壁崦岩,瀑布山溪,渔艇老翁,山石间,板桥茅屋,景物相宜,一片萧疏,情景入妙。均以三段式构图法画江岸山景。图中远山近石以疏落灵动的笔法作披麻皴,而以浓墨点苔和树叶,章法、笔墨出入于黄公望、倪瓒之间。

数据来源:保利厦门拍卖

征集送拍、鉴赏交流、请私信投稿、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