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为什么能成为中原王?主要靠的是这三个伯乐。

在民国的新军阀中,最为庞大的莫过于蒋介石为首的黄埔系军阀,而黄埔系中,又包含了一大三小。一大,便是黄埔军校教育长何应钦,三小,便是陈诚、汤恩伯和胡宗南三个小派系。非常有趣的是,陈诚是黄埔军校最小的教官,胡宗南是黄埔军校最老的学生。陈诚虽然是教官,却比学员胡宗南还小2岁。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汤恩伯和黄埔向来没有什么瓜葛,却为何成了黄埔系三大军阀中的一个?

汤恩伯简历(汤恩伯靠着这三人成为中原王)(1)

汤恩伯生于1900年,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村人。1922年时,汤恩伯担任浙江军阀第一师的一个排长,却被师长陈仪看上。陈仪保送汤恩伯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还把自己外甥女王锦白嫁给她。汤恩伯原名汤克勤,为了感谢陈仪的栽培之恩,改名为“恩伯”,见到陈仪总是一口一个“恩师”的交着。

汤恩伯在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毕业后,在陈仪手下一直从少校做到了上校。恰在此时,孙传芳倒台,陈仪投奔国民党。济南五三惨案中,我方外交人员蔡公时被日军虐杀,蒋介石要给日军解释道歉(脑回路异常?),却苦于没人敢去。汤恩伯却自告奋勇去给日本福田师团长送信,至此得到蒋介石的信赖。

汤恩伯简历(汤恩伯靠着这三人成为中原王)(2)

不久后,汤恩伯以他的专业知识谢了一个连排级别的陆军操典,献给了蒋介石,蒋介石表示很满意,但并没哟给他升迁。不过,汤恩伯很快打上了张治中这条线。张治中担任中央陆军 军官学校教育长 , 汤恩伯调到当了这个军校的第六期学生大队长。张治中组建教导第二师,准备让汤恩伯当团长,却得到了蒋介石这样一句话: “汤恩伯这个人糊里糊涂 , 团是一级经 理单位 , 不会管钱的人 , 怎能当家? ”

汤恩伯莫名其妙丢了团长职务,十分气恼,找张治中抱怨。张治中对他说,蒋介石正在大理栽培浙江势力,现在是考验你呢!汤恩伯立刻心领神会,在蒋介石面前掩藏住杀气和暴虐的一面,表现出谦逊和气的一面。不几天汤恩伯就成了教导第二师的旅长。所以,汤恩伯排长、连长和营长都当过,就是没当过团长。

汤恩伯简历(汤恩伯靠着这三人成为中原王)(3)

以教导第二师旅长,在成为师长,然后担任第13军军长,第二十军团(下辖52军和81军)军团长,最后到1939年当上了第31集团军总司令,兼任苏鲁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在河南,汤恩伯收编了各路游击队和杂牌军,总兵力扩展到60多万,嫡系穿草黄军服,杂牌穿草绿衣服,在西自伏牛山东至淮河中游的正阳关的大战区做起了土皇帝,俨然就是河南前线的中原王。

毫无疑问,汤恩伯的发迹过程中,陈仪、张治中和蒋介石三位伯乐都是十分重要的。可是,为何他与这三位伯乐都渐行渐远了呢?

1949年上海战役前夕,汤恩伯担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 , 指挥4 0万大军,这是蒋介石在大陆最后一笔本钱。而此时的陈仪,作为浙江省政府主席,决心参加新中国,并且派人劝降汤恩伯。结果没想到,汤恩伯拿到证据,第一时间到溪口拜见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出卖了恩师。不久后,陈仪被押送台湾遭到了杀害。

汤恩伯简历(汤恩伯靠着这三人成为中原王)(4)

从本质来说,陈仪是个仁厚长者,而汤恩伯是个残暴嗜杀的人,两个人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在最后的时刻,陈仪将军义正辞严地说:“我身为浙江省主席,联合共军的目的,意在保护浙江民众不致生灵涂炭。蒋军军 纪败坏,在兵败时什么祸国殃民的坏事做不出 来?汤恩伯中途叛变,他保护了浙江民众没有? 我为拯救浙江民众于兵灾战火之中,何罪之有?!”

反观汤恩伯,实在是无愧于“屠夫”的称号。他经常对人夸耀在苏区的大型屠杀行动,有一次亲自指挥用机关枪杀害了300无辜百姓。有一次,汤看到四4个排长打麻将,直接枪毙他们。汤恩伯的马被蚊虫叮咬生了疮,直接枪毙马夫。汤恩伯担任第13军军长时,副军长鲍刚不合他的心意,直接灌醉后杀死。

再看张治中,1949年年初的和平谈判失败后,带领谈判团全体留在北京,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而那时的汤恩伯,大概知道自己在国内犯下滔天罪行,一心想着逃到日本去。

汤恩伯简历(汤恩伯靠着这三人成为中原王)(5)

从薄情寡义方面,汤恩伯和老将实在是太像了。汤恩伯在上海战役时,就想逃到日本去,还提前买好了房子。蒋介石得知后骂道:“娘希匹!怪不得上海和东南沿海败得那么快,原来他(汤恩伯)早做了逃往日本的准备!”

之后,汤恩伯还多次以阻止反攻大陆、到日本治病等理由,想跑到日本去,有一次都登上飞机了,还是被军警强行拉了下来。1954年4月,汤恩伯病入膏肓,蒋介石终于同意让他到日本治病,结果做了三次手术,死在了病床上。

汤恩伯简历(汤恩伯靠着这三人成为中原王)(6)

汤恩伯死后,蒋介石说“死了也好。”

汤恩伯这样的人,在抗战中能成为中原王,实在是中国的大不幸,抗战的大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