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空法师讲自己的经历(善根福德因缘之间是什么关系)(1)

问:善根福德因缘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善根”,很多人认为是不是去布施这个人就有善根?一个人没有目的,没有要求,没有自私心,这就叫这个人善根具足。不是要做什么事才有善根。这个人的根性好,是指这个人内心清净,不为自己,分别执著少,不去斤斤讲较,那这个人的根性就好,这个人的善根就好。实际上就是世间人说的少贪便宜,多吃亏的人这个人善根就好。与世间说的刚好是相反的。世间说这个人很聪明——他无非多占点儿便宜。如果你明白了佛法,因果丝毫不爽。今天赚便宜,明天就吃亏,因为一定要还报;今天吃亏,明天就补上。所以,吃亏赚便宜,风水轮流转。就像初一十五的月亮一样,不值得一提。

今天我布施,明天他就布施;今天我出钱,明天他就给我钱;这就叫因果。所以,一个学佛的人要明白因果。因为有这个“因”,那你去做什么事情因为你去利益了他人,这个缘中间整个的过程,绝对没有人来阻碍你,这就叫缘。

它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是连带关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必须的。因缘果,如果是善的因,肯定这个缘中间就非常的好,果报也好;如果是恶的,这个缘中间做任何事情都有人阻碍,为什么阻碍?因为你以前伤害了他,阻碍了他,那这个缘就不行,果报也就不好。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报时候还不到,时候一到,谁也逃不掉。

我们每个人都说培植福德,每个人都说要布施,实际上,我们在培植福德、布施,是回归本原最好的,一个简捷最近的一个方法,也就是《楞严经》讲的反闻。 什么是反闻? 六根不再往外驰溢,安住在六根的性上就叫反闻。必须放下,内心清净。怎么能显示你放下呢?因为你真正能放下,你就能舍出去,所以叫舍得、舍得。

所以,佛用布施这个方法来调节,来制止我们的悭贪,那在寺院所有所做的功德无非都是来制止我们的自私悭贪,让我们“舍”。那“舍”是不是就是舍出去就没有了呢?后面一个字“得”,这就是善根因缘。你舍出去之后,舍一得万报。我经常说:这一个“股”可以买,在佛陀这个地方“投资”绝对有升无降,绝对有回报的。那这样舍出去之后,只是用这个方法让我们放下。放下之后,外在的就不再动了,内在的自然就会动起来,那这样我们才能反闻,内在的功夫才能出来,所以大雄大力大慈悲,那这种力量反馈出来就是禅定当中的力量,可以转天堂,转地狱,这种内力不可思议,在佛法里叫正气。

如果你真的能放下,实际上这个人已经是身口意布施了。拥有和放下是两回事,这个人可以拥有很多,但是他可以放下;这个人他什么都没有他连个破房子都放不下,他连双破袜子、破鞋、(一件)破衣服都放不下,什么垃圾都搁那储存。

放下,不是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不要,叫放弃,不叫放下。放下就是这样,而不放在心里,没有挂碍,没有执著。但是你们所谓的放下是什么?—— “没有”,那是两个概念,所以拥有和放下不相冲突的。

你如果真的能放下,你的福德已经具足了。唯有让你放下,布施,都舍下。你把它舍出去了,没有了你还牵挂啥呢?你看这个方法多好。

佛是大智慧者,所谓的布施就是为了让我们放下。所以,我们要明白,一般我们到寺院里都会借助这样的布施法会、供养法会、护持法会、建寺院造佛像,我们都会去布施。布施之后,舍就有得,为什么会这样去做呢?我们舍了之后,我们回去之后生意特别好,心情也特别好,家庭也特别好,马上就有了回报,有了回报后,你觉得挺好,下次再来布施,下次再来护持,所以慢慢的养成学会布施。其实就是慢慢的告诉你,舍出去。放下,你照样会得到你该得到的,是你的就是你的,这就是布施的原理。

如果不通过这个方法训练,你看,很多的人花别的钱,他很舍得;你让他干点儿正事儿,他一点儿不舍得,可是钱花掉了不是为别人,是为了自己。他没有回报。这个布施,完了之后,你布施一块钱,可能回去之后得一百或是一万。“舍一得万报”。你发现这么好,往后就没有任何的顾虑、挂碍了,干脆!布施了,放下了。放下之后,马上又来了就不想了,所以,这就是人家问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学佛,因为他掌握了这个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