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大件垃圾有了专业处理站)(1)

位于万柏林区的全市首个大件垃圾处置点——窊流中转站内,工作人员正在对清运回的家具进行拆卸

因“脏乱差”而出名的无人管理楼院里积存多年的垃圾不见了;困扰垃圾收运工人多年的大件垃圾有了专业化的处理场所;统一上门收集垃圾的方式让马路上的垃圾桶“下岗”了,无序堆放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自1月20日太原市开展城市管理全面提升行动以来,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十项重点整治内容之一,各级环卫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集中清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暴露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等,省城市容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近日,记者走访多个城区,就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环卫局负责人。

无物业管理楼院有人管 老旧小区将旧貌换新颜

“好多年了,我们这儿是周边出了名的‘脏乱差’小区,居民们不要的沙发、柜子、自行车等,全部堆积在院落或是楼道,时常引发邻里矛盾。”2月16日上午9时,在杏花岭区天平西巷3号楼院里,快60岁的小区住户白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楼院内外都是成堆的垃圾,楼道里的墙壁上贴的满是小广告。

原来,这个小区长期以来处于无物业管理的状态,垃圾乱堆乱放现象非常严重,尤其到了夏天,臭味扑鼻,让人无法忍受,楼道里和院墙上也到处都是小广告。然而,记者在现场看到,原先杂乱无章的景象都没有了,白先生所说的大件垃圾、积存垃圾全都不见了,整个院子里干净整洁。走进楼道,粉刷一新的墙壁白白净净,过往的住户也禁不住感慨:“利落了、干净了,心情也舒畅了!”

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今年以来开展的城市管理全面提升行动,白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社区干部带领大家一起大扫除,将多年积攒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还专门配备了清扫保洁人员,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杏花岭区作为老城区,类似的老旧楼院比较多。”杏花岭区城乡管理局副局长侯志刚介绍,在年初的环境综合整治中,杏花岭区就将无人管理楼院作为重点,帮助清理积存垃圾,粉刷墙面,修整路面,让一批老旧楼院旧貌换新颜。下一步将配齐保洁人员和基础设施,逐步纳入长效管理。

中转站处理大件垃圾 废旧木材还能回收再利用

“这么多年了,就怕看到那些废旧家具,体积都挺大,我们的车根本装不下,重要的是环卫中转站也不要,就算清走也不知该拉到何处。”李师傅是万柏林区的一名垃圾清运工,他告诉记者,为了清理大件垃圾,还得专门找车来拉,拉回去又不知该如何处理。

春节前,万柏林区环卫局在玉门河南沿岸成立了全市首个大件垃圾处置点——窊流中转站。2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工人们正在拆卸大批的废旧家具,院子中分别有金属区、木材区、可回收垃圾区和不可回收垃圾区。在院子的一角,几个工人正在对拆卸下来的木材进行再次利用,做成的小板凳、桌椅等有序地堆放在一旁,不时有负责拉运废旧家具的车辆驶入,搬运、分类、拆卸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万柏林区市容环卫局副局长李旭武介绍,开展城市管理全面提升行动以来,万柏林区率先成立装修垃圾专业清运队,负责上门收集清运全区街巷、小区、楼院随意丢弃的沙发、衣柜、桌椅等废旧家具,全部运往窊流中转站。窊流中转站作为太原市第一家大件垃圾处理厂,截至2月13日,装修垃圾专业清运队共清理了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20000多件,拆卸下来的可用木材将会由万柏林区环卫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制作成新的桌椅板凳,免费供给辖区养老院等慈善机构,对于不可回收垃圾和装修垃圾,将倒往渣土消纳场。

定时定点统一上门收垃圾 路边垃圾桶“下岗”

12月18日,记者在迎泽区柳南口、新南一条等地段走访时发现,原来路边摆放的垃圾桶都不见了。以前,临街的小吃店总是习惯把餐饮垃圾倒进沿街的垃圾桶,垃圾桶满了就堆放在垃圾桶周围,导致垃圾桶附近总是油腻不堪,汤水横流。“现在都是上门收集垃圾,谁还往垃圾桶扔垃圾呢,所以那些垃圾桶都没用了,一天下来垃圾桶里面都是空的,前段时间也撤了。”附近商铺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原来,迎泽区针对特殊的情况,制定了上门收集的应对策略。在商业网点较多的繁华路段和大型居民小区,每天定人、定时上门收集沿街商户、单位及居民的垃圾,自然那些垃圾桶只能“下岗”了。对此,迎泽区城管局副局长郭厦介绍说:“辖区内各类重要道路共有123条,目前已有107条实现上门收集垃圾,有效解决垃圾暴露问题。对于南沙河、双塔西街等人流量较大、垃圾产量较多的区域,虽暂时不能实现上门收垃圾,但会配置足量的垃圾桶,每天定人、定时清运,确保垃圾不落地。同时,今年1月初,迎泽区还配备了专人,每天定时清洗这些垃圾桶,绝不让垃圾桶成为卫生死角。”

○数字看行动

截至2月24日,活动开展一个多月,环卫部门共出动人员34.4万人次,车辆6.1万台次,处理生活垃圾16.7万吨,清理卫生死角3.3万处,清除建筑垃圾105.3万吨、装修垃圾3671吨、大件垃圾1.4万吨,清理小广告37.5万处。

○权威访谈

每天至少清运渣土和建筑垃圾10万吨 确保4月底前实现“清零”

访谈对象:太原市市容环卫局副局长时中瑛

问:此次提升行动,对环卫部门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此次行动,环卫部门主要涉及了4大类、39小类的内容。4大类包括:全力开展城市管理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环卫功能体系;提升环卫队伍综合能力。

我们要创建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示范区,加强小街小巷的整治。强化道路的清扫保洁,规范生活垃圾收运,加强公厕建设管理,整治违法小广告,大力整治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整治,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等工作都已经顺利进行。此外,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侯村填埋场排险工程,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中小型转运站等各类行动都已经开展,目前都取得了不小成果。

问:到目前为止,整治市容环境卫生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全面开展提升行动以来,全市环卫系统掀起了以清理垃圾死角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首先是开展小街巷整治。以山医大二院周边小街巷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展开环境卫生整治,组织环卫部门从强化清扫保洁、加强垃圾收运、清除卫生死角、清理违法广告、强化设施管理、整治占道经营、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扭转了部分区域脏乱差的局面,营造了全面整治的良好声势。

其次是开展垃圾死角歼灭战。延长垃圾场、转运站的开放时间,加强垃圾收集清运,尤其是春节期间,环卫部门放弃休息,认真值守,全面开展整治,各项工作进展有序。与往年同期相比,生活垃圾增运28%,机扫道路增加30%,建筑垃圾增加60%,打造了干净、整洁、祥和的市容环境。

最后是认真摸底调研。组织各区环卫部门,对所有的拆迁垃圾、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进行安排部署,于2月10日前已经全面摸清底数,并逐一在地图上标示,全面落实各项清理整治责任,力争4月底前实现垃圾渣土“清零”。

问: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问题?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答:因为修路、城中村改造的原因,现在,积存渣土和建筑垃圾的清运应该算是近期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下一步,全市将对积存的渣土和建筑垃圾全面清理整治,要求各区要倒排工期,每天的清运量至少在10万吨以上,也就是要达到平日清运量的三至四倍,才能确保4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治中,我们将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有序清运,并运往指定渣土填埋场,做到不乱倾倒,坚决防止垃圾“搬家”的情况出现。

本报记者 薛琳 王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