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演员葛兰,你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葛兰是著名的香港女演员,她以唱演双修而闻名于娱乐圈,是香港歌舞片时代的代表女演员之一。 葛兰出生于1933年的香港,自小就展现出了对音乐和表演的天赋。自1952年加入泰山影业至1964年息影,出演了《曼波女郎》《野玫瑰之恋》《啼笑姻缘》等多部影视作品,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曼波女郎。

香港女演员葛兰简历 香港女演员葛兰(1)

葛兰出生在一个富裕大家庭中,共有十三个兄弟姊妹,她排行第十二。她的父亲曾任大学教授,1949年迁居香港,改行经商。葛兰幼年住在上海霞飞路愉园时,已被其母发觉有浓厚音乐及表演天份,故在她八岁时请老师专门教她弹钢琴及跳舞。葛兰在上海徐家汇启明中学念书时,开始跟随李梦熊老师学习声乐,奠定她要当一个出色女高音歌唱家的志愿。葛兰在校内也是个活跃份子,课外活动如演讲、唱歌、舞蹈及话剧都少不了她。

1955年10月30日,葛兰随香港影剧界艺人组成的祝寿团往台湾为蒋介石祝寿,在晚会上表演曼波歌舞,风靡一时。回港后马上被「国际电影公司」(后易名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招揽旗下,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惊魂记》,即被推荐角逐第三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电懋承著馀威,为葛兰度身订造开拍电影《曼波女郎》,将其歌舞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打破香港及东南亚的卖座纪录,更掀起一股曼波热潮,成为震惊影坛的空前作品。《曼波女郎》堪称为她度身订造的歌舞片,也开创了青春派载歌载舞影片的先河。

葛兰息影后,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始终不减,由1971年开始,她正式跟随姜凤山、倪秋平等名师钻研京剧,经多年苦练,深得梅派神髓。1979年8月,中国京剧艺术团访港作文化艺术交流,葛兰粉墨登场,演唱梅兰芳名剧《生死恨》,技惊四座,成为一时佳话。

如今,葛兰已经年过九十,但是她依然充满活力和热情。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京剧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着传统戏曲和爱的力量。 葛兰的唱演双修,让她成为了五六十年代香港演艺圈的代表人物,也让她在娱乐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用真诚和才华感染了无数观众,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女演员。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