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为何被称为三秦(你知道八百里秦川有八百里吗)(1)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陕西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较直观的写照。

八百里秦川的来由?关中八百里秦川也就是所说的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9%,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

“秦”及“秦川”的来历?春秋战国时,秦人祖先非子在封邑于秦(今甘肃天水),始建秦国,秦人后东迁关中,陕西地区成为秦国的主要地区。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

陕西为何被称为三秦(你知道八百里秦川有八百里吗)(2)

陕西还称“三秦”,这又是为什么呢?公元前206年项羽率领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陕西为何被称为三秦(你知道八百里秦川有八百里吗)(3)

苍茫茫万里终南山,平坦坦千里黄河滩,无边无涯的麦浪涌,涌出了多彩的风景线。我的好家乡八百里大秦川,祖辈生息的亲故土,血汗哺育的好家园。儿女们一双肩膀挑日月,壮丽的业绩铸成丰碑耸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