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1年多前,为了节约通勤时间,深圳男孩家希把回家的频率从一周一次改成一个月一次。

也就是在那一年里,他已经快要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次竞赛,搞了几波科研,印象最深刻的,是托福考试的108分魔咒,足足考了7、8次。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

同校的若飞被同学间的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初中托福118,作业能交8000字论文的同学比比皆是,听“躺平学”播客成了他重要的放松方式,即便如此,他还是把自己的课后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调研、公益、标化、作品集。

而在大洋彼岸,好不容易在疫情下“逆行”回英国的小留学生丞奕开始在政治学、经济、计算机等众专业中陷入迷茫,在自己“瞎搞”的一堆活动中理不清主线,他已经为此焦虑了好几周了,翻来覆去睡不着。

以前总觉得选了国际化教育这条路,孩子不用挤高考独木桥熬夜刷题,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可等真正走了这条路,才发现是家长与孩子,金钱与时间的加倍付出。甚至有家长感叹:美本申请才是“加强版高考”。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2)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3)

△虽然是知乎上卷到极致的段子,但国际校的内卷可见一斑。

“2014年前后遇到托福110的11年级学生,都会当作大神,现在托福不到115,对申请前二十来说,都已经有点不好意思了。”今年Ivy day结束后,我的多年好友曹强感慨道。他是知名的“小而美”留学机构哈斯创始人,是拥有11年留学行业的资深顾问,也是知名国际教育行业观察公众号“至尊宝与孙悟空”的作者“至尊宝”

或许是至尊宝的公众号太火了,去年听到哈斯学生拿到哈佛、MIT录取的时候,我甚至有点不敢相信,曹老师笑着说:当然是真的,而且基本都是我们从高一开始规划的学生!(这让我想到第一次见曹老师,他旁边坐着一个瘦瘦小小的男生,我问他你是哈斯的学生吗?他点点头。我再问他你现在在哪里读书呀?他更是谦虚地回答一声:在哈佛大学念大二了。)

果然,人不能太红。

说回“国际卷”,曹老师补充道:如果一个学生在卷的过程中,学术、体育、艺术各方面发展了,领导力、沟通能力都得到锻炼了,这样的卷是一件坏事吗?如果一个孩子有适当的教育规划,高中阶段能大致确定专业方向了,大学前已经有一些基础的学术铺垫了,这样的卷是不是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呢?

因此,从2016年底哈斯成立的第一天起,曹强和创始团队就提出了“要实现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全人教育”的目标,截至今年,哈斯已经有了深圳、北京、上海三地办公室,而过去5届百位学生中,就已经走出了哈佛、MIT、芝加哥、西北、JHU、布朗、达特茅斯、康奈尔,以及牛津剑桥等众多顶尖录取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几乎都是从9/10年级开始规划,从零标化/活动开始一步步规划,从普娃一步步成长为牛娃儿。其中就包括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家希、若飞等学生。

那么,这些国际教育亲历者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样的?他们有过什么样的煎熬与挑战,又收获了哪些成长?曹强老师想让这些孩子/家长自己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4)

Diana 2022届达特茅斯RD录取

SAT1550 ,托福115 ,AP5门

高中:北京某公立校国际部

放弃美高进入北京某公立国际部,曾经折腾过无数专业和活动,打过理科竞赛,也做过社会调研,投入时间最大的活动是学校戏剧社,最终摘得达特茅斯社会学Offer。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5)

若飞 2022届康奈尔大学RD录取

无ACT/SAT,托福110

高中:深圳中学国际部

从公办转轨国际体系,从目标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到追梦康奈尔建筑学院,在他看来,专业不应该是“捷径”,而是升学规划的起点。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6)

丞奕 2022届斯沃斯莫尔RD录取

无ACT/SAT,托福110

高中:某英国高中

因为小学同学读了双语初中,开始了解国际教育,从公立校到英国留学全程自己搞定,却在美本申请中遭遇GPA、标化危机,最终拿到顶尖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RD录取。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7)

家希 2022届加州大学伯克利化学学院RD录取

无ACT/SAT,托福112

高中:深圳中学国际部

英语拖后腿的家希“意外”考进深中国际部,高中三年考了十余次托福,也被竞赛班老师称为“逆袭”,最终却在拿到伯克利化学学院、CMU工程学院等录取后,善意放弃芝加哥大学转正机会。

#01

意外闯入国际课程班

没想到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

能进深中国际部,对于家希一家来说,确实有点意外。

“我们家属于普通工薪家庭,对于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都不擅长,从小就是在公办体系放养式教育。我和他爸爸是工作在忙也要陪孩子周末出门玩,假期到处旅行,但几乎不管学习。

幸好孩子也很省心,虽然每个阶段刚入学处于中下游水平,到了毕业班里,他总能爬到班级前列。

他是将将分数线以上进的深中,记得那年深中总共招了800人,他排在500多名,真不算优秀。

深中会在开学前进行一次英语测试,没想到英语并不太强的家希通过了,于是就误打误撞选择了国际班。”家希妈妈说话声音慢慢悠悠的,就和他们家的养育方式一样。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8)

△家希在省队进行羽毛球训练

“当时第一反应除了为孩子高兴,更是有点担心:我们家不管是经济,还是思想准备,还是孩子拖后腿的英文能力,都没有准备好啊!”

但,还没等家希一家来得及准备,深中国际高强度的学术氛围已经扑面而来,“可能是一路体制内上来的原因,我们家孩子就只是闷头学习,也不去找资源,也没有具体的方向。花了很多时间,努力搞出来的东西,还总是不太行。”

自己也没留过学,也不懂规划,对于那时候的家希父母来说,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儿子找一个靠谱的顾问机构。于是在同校家长的帮助下,他们开始一家一家考察顾问机构。

我记得当时家希见完哈斯,和曹老师聊完出来后,整个眼神都亮了。他当时就说曹老师和他讲了一堆竞赛、活动资源我都没听说过,但就是感觉很厉害。最重要的是,他终于知道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了!

▽滑动看哈斯团队介绍▽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9)

不过,让家希妈妈没想到的是,有了留学顾问之后,儿子更忙了。

“回去之后,家希就开始研究各种竞赛、科研,还报了学校的化学竞赛班,除此之外还要拼校内GPA、考托福,没有一刻停下来过,我感觉孩子连基本的睡觉时间都不能保障。”家希妈妈说。看着孩子瘦瘦小小,却拼命努力的背影,妈妈总是劝:休息一下啦,好好睡觉啦~

但家希的回答却一次比一次坚定:我们学校还有每天只睡5个小时,其他时间不打游戏专心搞学术的大神,实在太羡慕了,我也要更加努力才行!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0)

△在过去三年中,家希的校内成绩一年比一年进步,排名也从刚考入深中时的500多名(统招800名)上升到了前20名

#02

为什么不选择“曲线救国”?

高中3年中,深圳男孩若飞从电影专业换到建筑学专业,也把梦校从纽约大学变成了康奈尔大学。这也意味着,几乎所有规划活动都要推倒重来。

“一开始是电影专业。我从小喜欢摄影摄像,所以进入高一就定了电影方向,梦校自然是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NYU Tisch)。

由于当时就已经和哈斯签约了,所以也规划了一些活动,包括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包括写一些影评之类的。”若飞分享道。

但等到高一快结束的时候,若飞逐渐了解到了这个专业并不是最适合自己,“怎么说呢,就当我深入了解这个专业的时候,我会发现电影专业,包括整个电影行业并不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学科,更像是专业类职业培养。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1)

△拍摄中的若飞

同时,我也发现建筑这门学科综合性非常强,从环境历史,到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再到文案产出,都是囊括在建筑这个范围内的,对于个人方方面面的能力都会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我很好奇才读高三的若飞对于专业领域有如此清晰的认知,但他却说,这里除了自己对于专业的调研,更多还是哈斯老师给予的引导,从了解每个专业的优劣势,未来的发展,再到与专业目标相关的活动规划,都是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决定的。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2)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3)

△除了美本申请,哈斯教育独有的enLIFEnment启发式课堂,从读书会到各专业工作坊,甚至还有家长课堂,让家长和学生能够在人生一次的美本申请中,不仅满满当当,而且收获颇丰。即使是在疫情下,哈斯的enLIFEnment启发式课堂仍然在线上进行。

无独有偶,如果有时光机可以穿梭回高一,Diana完全想不到自己最后会申请社会学专业。

“我记得当时我感兴趣的领域很多,比如我一直喜欢生物,也喜欢人文地理、环境科学,并且我的相关竞赛、AP考试等等也都是偏向理科的。”Diana说。

但当时她自己也能感觉到,好像什么都做了点,什么都喜欢点,但总是没有一个特别深入且清晰的方向。

哈斯教育合伙人,毕业于伯克利和芝加哥大学的田倩老师却一语道破:别看你做的活动/竞赛都是不同学科的,但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质——社会关怀。

比如Diana做的公益是关于通过音乐来帮助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做康复训练,而生物领域的研究,也是针对脑部疾病的,可以说,我的很多兴趣,都是和社会关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4)

△Diana作为导演在学校音乐剧社的演出

不过,田倩老师并没有阻止Diana对生物、环境的兴趣,而是帮助她联系了一个社会学相关的Workshop(工作坊)了解看看。

没想到,就是这个入门级的学科工作坊,带着Diana打开了对于社会学热爱的大门。“社会学真的太有意思了,是一门包容性非常强的学科,可以帮我融合各种兴趣爱好,比如生物、环境等等,而且有很多跨学科的领域值得探讨!而且非常注重辩证思考,很有挑战。”

后来,Diana还在老师的建议下,参加了芝加哥的社会学相关暑期项目,以及Concord Review历史夏校。前者比较偏阅读,后者更偏历史和写作,两次夏校之后,Diana的阅写能力和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5)

△截图自:tcr/

这两年爬藤难度陡增,导致不少人会选择“曲线救国”,即选择所谓的冷门专业被更高排名的大学录取。关于“曲线救国”,家希妈妈和我讲了一个故事。

“今年早申结束后,很多家庭觉得今年申请季很难,也有不少SAT1550 、托福接近满分大神被梦校拒绝,大家也谈起了曲线救国,想改成一些比较冷门或者文科类的专业。

我们家其实也心动过。

可等我们找哈斯聊的时候,曹老师直言:你们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他是打心底里不赞同曲线救国走捷径的。确实,家希花了那么多时间做生化类科研、竞赛,怎么能到最后关头就轻言放弃呢。”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6)

△右一为正在做生物学实验的家希同学

同样不走捷径的,还有每一位哈斯学生的文书:老师可以和学生不断花时间做头脑风暴,但最终成文的每一句话,都是学生独一无二的原创。

“每一篇文书,我们都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我记得如果去哈斯办公室的话,每次都是我和两三个老师围坐在一起讨论文书题目,花三四个小时做头脑风暴。等我写完交给老师之后,他们也不是改完就算了,而是会再次一起研究还有没有可能调整、删改的内容。”若飞很喜欢这种接近吹毛求疵的写文书方式,“可能有些机构会规定文书修改次数,但哈斯真的可以帮忙改无限次,直到老师们和我都对文书满意了。”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7)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8)

△哈斯文书工作坊

今年拿到斯沃斯莫尔录取的丞奕也对哈斯的文书写作印象深刻,因为在英高有时差,导师们经常是在凌晨和自己磨文书,每次写完一遍之后,最迟过一个晚上就会有反馈,十分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哈斯还有“文书盲审”机制,即将所有文书隐去名字后,让顾问团队老师一起审核,汇总不同的专业意见,再进行完善,尽可能达到接近美本招办处文书审阅的效果。

因此,虽然过程极“虐”,但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问心无愧:这是我力所能及最好的文书材料!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19)

△丞奕参加哈佛辩论邀请赛

#03

疫情下心惊胆战的留学路

每一次考试、活动都有被取消的风险

说到准备出国留学一路上的挑战,家希妈妈可是几天都说不完。确实,2022届刚好完整经历了2年多的疫情,让原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美本申请之路更添曲折。

还记得有一次去东莞考托福,这已经不知道是家希第几次考托福了,可能是第10次,也可能是更多,而且每次都是一家三口一起出动、陪考。

前一天晚上抵达酒店,检查考试用具,互相鼓励加油打气,可没想到,第二天跑到考场,却因为疫情关门了。只好悻悻而归。

△左一为家希10年级暑假,独自飞往秦岭做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项目

对于若飞来说,疫情直接打乱了他所有的活动计划。

“申请建筑学专业,就是要兼顾学校成绩、标化、活动等基本面之外,还要准备作品集。原本我想干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大作做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实地考察,还要去海南做关于生态建筑的调研,可疫情之下,这些线下活动基本泡汤。”

在英国留学的丞奕更是全程经历了海内外疫情的爆发时期,2020年9月他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逆行”回英国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后来英国疫情失控,不少学校停课、关闭校园,除了如何在网课下保持GPA,小留学生们还要独自应对租房子、抢机票等挑战。

美本申请所需考试都在这了(意外考进国际班)(20)

△疫情回国的丞奕

好在,这些00后少年都是积极乐观的。

很快,若飞和哈斯的老师也马上调整活动计划,联系到北京一位做建筑方向文化研究的老师,做线上的研究和调研。

虽然从原本的建筑美学考察,变成了文化研究方向,反而让若飞的申请材料更立体和全面。“况且,如今线上关于建筑的视频、论文研究材料都非常丰富,还能节省跑实地的时间做更多方面的交流,不失为一种好的学术研究方式吧!”若飞笑着说。这样的心态很难得。

在申请季的最后一年,家希妈妈觉得自己家那个只知道埋头学习的闷葫芦突然开窍了,开始问竞赛班老师要题库,主动找外籍文书老师表达自己的写作思路;

Diana似乎也慢慢琢磨出与其刻意设计活动,不如真的花时间投入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于是,即使有众多金光闪闪的奖项、科研,她还是坚定地将学校音乐剧社工作写在了活动列表的第一个,因为这才是她内心的Passion。

丞奕同学不再盲目追逐高含金量活动,太焦虑的时候就静下心来看看书,写写日记,有时候也会找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顾问老师聊聊天,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与此同时,在申请季的最后时刻,也将申请列表中的一所藤校换成了更适合自己的顶尖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

我想,这些孩子们看似走了美本申请最难的路,却在三四年中真正积累了未来进入大学,甚至迈向社会后需要的能力。藤校录取来之不易,但一路上的成长更是弥足珍贵,为所有申请季的孩子们喝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