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575 | 零和博弈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双赢

作者:周楠


上一章节我们着重探讨了“创新为首”的比伦定律,比伦定律的内容:失败也是一种机会。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

比伦定律的内涵: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越多成就越大、勇于尝试。

比伦定律的实践:成功是失败的兄弟、成功是失败的总结、成功是失败的超越。

本章节我们进入“策略为本”第1节的探讨:零和博弈原理。

一.零和博弈原理的内容

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零和博弈是指一项游戏中,博弈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博弈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博弈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博弈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与“零和”对应,现在也常用“双赢”概念。“双赢”的基本理论就是“利己”不“损人”,通过谈判、合作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

关于零和博弈的例子(定律575零和博弈原理)(1)

竞争

二.零和博弈到双赢合作

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在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领导者要善于跳出“零和”的圈子,寻找能够实现“双赢”的机遇和突破口,防止负面影响抵消正面成绩。

批评下属如何才能做到使其接受而不抵触,发展经济如何才能做到不损害环境,开展竞争如何使自己胜出而不让对方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每一个为官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从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会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三.博弈双赢的实践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企业生存的最大武器就是竞争。在这场较量中,对竞争方法、竞争策略以及竞争手段的管理,将成为企业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1.合作代替对抗

零和博弈的原理告诉我们:只要有对抗,就会有输有赢。

任何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其间不只是对抗与竞争,更多的应该是合作,以合作代替对抗,是时代的主旋律。

每一家企业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短板,那么,在经营中,尽量避开自身短板而展示自身优势则是首选,既然如此,就就为彼此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关于零和博弈的例子(定律575零和博弈原理)(2)

合作

2.双赢代替零和

所谓双赢,也就是“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只有能够成就对方的人才能成就自己。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双赢思维才能把我们的事情做好,才可能让参与人向着一个方向使力,否则就有人拆台,让事情很难成功。因此,当我们与别人打交道或合作时,应该先站在对方立场考虑,搞清对方的利益点,然后按照双赢的方式实施。

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实现双赢,进而获得自己想要的呢?

双赢的前提,是双方共同澄清需要,找到对方的真实利益需要。

任何表象的立场对立,细细分析之后可能会发现,内在的需求可能是一致的,只有找到内在需求,我们才有可能达成双赢。要像洋葱模型(也叫冲突层模型)一样,发现对方的真实需求,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由表面深入到本质。

所以,只有去层层剖析对方背后的诉求,找到背后真正的“推手”,并且寻找可以协商的可能性,才有机会商谈出“共赢”的方案。永远按照对方的观点去想,从他人的立场去看待事情,这或许会成为影响你终生事业的一个关键因素。

3.多方代替局限

在以往的零和博弈中,常常是将两方放到了一个博弈的平台上,使得彼此大打出手,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博弈被合作所代替,并且往往不是两方合作,更多的时候是多方合作。

因此,这时候就要实现多方共赢,那就需要多方突破,不要把焦点局限在一个问题上。

讨价还价中,价格、工作量等等这些因素总是讨论的焦点,但如果双方只盯着这一个因素谈,最后就变成拉锯战,无法达成双赢。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新的条件,从而把争论的焦点不局限在一个(譬如价格),进而构成新的争论点,去达成协议。

所以在很多时候,引入一些其他条件,更容易与达成一致。不要只聚焦于一个议题,扩大争论的议题,必要时引入新的条件,提高成功率,促成多方共赢局面。

关于零和博弈的例子(定律575零和博弈原理)(3)

局限

4.退让代替进步

在陷入合作僵持局面时,就有必要采取以退为进,掌握更多斡旋余地的措施。

你可以尝试去带入:你先向我提出一个大的要求,对于这样的要求,我肯定是拒绝的,等我拒绝你的“大”要求之后,你再向我提一个稍微小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要求。这是比较基本的“拒绝----后撤”,如果把“以退为进”拓展来看,也有很多灵活方式。

关于“拒绝----后撤”,除了自己会用之外,当别人用这个策略的时候,自己也应当注意。我之前属于很难拒绝别人请求的那类人,所以当别人提出一个大请求之后,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的情绪,多半会让我立马答应对方的其它要求,但事后总是发现:其实答应得太多了,并没有必要做这些。

所以,如果你也是这样,当面对他人要求的时候,还是要客观评估。所以,枪口来的时候,不要撞上去,而是先避开。

5.虚实共赢并举

事实上,在多方合作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有一方或多方并没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但为何最终却合作成功了呢?

这里面就有虚赢与实赢的区别。

什么叫虚赢、实赢?

有的是赢了面子、赢得尊重,而有的则是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却没获得那些虚的东西。更有甚者,有的只是自我感觉赢了

零和思维计较一时得失,是短期行为;而双赢思维是一种投资,着眼长期。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我只拿六分。

关于零和博弈的例子(定律575零和博弈原理)(4)

共赢

综上所述,零和博弈原理的内容: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与“零和”对应,现在也常用“双赢”概念。“双赢”的基本理论就是“利己”不“损人”,通过谈判、合作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

零和博弈到双赢合作: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在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博弈双赢的实践:合作代替对抗、双赢代替零和、多方代替局限、退让代替进步、虚实共赢并举。

关于零和博弈的例子(定律575零和博弈原理)(5)

成功

上述观点你同意吗?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延伸阅读:

定律574 | 比伦定律:失败是成功的前奏,更是一种机会

定律574 | 比伦定律:失败是成功的前奏,更是一种机会

提示:职场美文创作不易,阅读之后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关于管理定律方面,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下一个话题!

锁定@疆南职都分享职场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