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在南京的家庭故事《乔家的儿女》,一个大家庭里的家长里短,引发观众讨论不断风行了30年的家庭伦理剧,如今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另一部热播剧《婆婆的镯子》则告诉你,婆媳关系也可以处理成一部悬疑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家长里短吐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家长里短吐槽(荧屏上的家长里短)

家长里短吐槽

最近发生在南京的家庭故事《乔家的儿女》,一个大家庭里的家长里短,引发观众讨论不断。风行了30年的家庭伦理剧,如今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另一部热播剧《婆婆的镯子》则告诉你,婆媳关系也可以处理成一部悬疑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何时起,家庭剧常“气疯”观众

1990年底的《渴望》引发万人空巷,家庭剧在国产剧中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从《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婚》《蜗居》到《都挺好》《小欢喜》等,家庭剧一直是国产剧的常青树和爆款常客。但大家也慢慢发现,狗血矛盾成为家庭剧的标配,温馨“日常”逐渐退场。

曾记否,从《蜗居》《双面胶》等剧开始,婆媳过招就逐渐升级,《妯娌的三国时代》等剧甚至引发家庭大战,没有矛盾冲突和大打出手,就演不了家庭剧。即便是《都挺好》这样的爆款家庭剧中,各方关系仍有一地鸡毛的一面。另一个高开低走的例子是,《以家人之名》曾受到好评,不仅描绘出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还在细节中呈现中国式家庭关系,但剧集后半段,三兄妹三角恋的狗血剧情则令剧集口碑崩盘。

从教育话题关注家庭话题的系列剧集,在《小欢喜》制造爆款后,到后来的《小舍得》,家长“鸡娃”极端案例和家庭矛盾的集中爆发,已经开始引发讨论,这是在讨论教育问题,还是在制造焦虑?

最近,年代感十足的《乔家的儿女》也引发话题无数:不仅原生家庭里有一个“苏大强”式的老父亲,儿女们的小家庭也经历出轨、离婚、难搞的婆婆、受伤等各种问题。

从采访来看,创作人士基本都秉持着这样的创作法则——一部家庭剧如果没有涉及一个甚至几个社会话题或是社会症结,就很难激发广泛的社会讨论,显得寡淡无味。评论认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剧抛出敏感、新奇的社会话题,并就此营构起剑拔弩张的戏剧冲突,为剧作“加麻加辣”,以期获得多方面的附加效应。

何处寻,如何创作打动人的内核

涌动温馨“生活流”的国产剧也不是没有。豆瓣9.5分的《父母爱情》用琐碎日常构建一代人特殊的家庭关系,讲述一个家庭从组建到相亲相爱的全过程,观众陪他们度过平淡一生。尽管没有狗血剧情“加料”,但细水长流的情节依然动人。

曾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金婚》这些作品切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把他们生活的艰辛与尴尬、叹息与确幸、平庸与浪漫以极度写实的姿态呈现给观众。“生活流”风格的电视剧鲜有大开大合的激烈冲突与大起大落的戏剧性桥段,却不动声色地抻开一处处生活的褶皱,呈现毛茸茸的质感。去年,张嘉益闫妮主演的《装台》,就这种“生活流”质感拿到豆瓣8.2分。戏剧冲突和矛盾在所难免,但不是为矛盾而矛盾,而是贴合“生活流”,这给追求速食和爆款的电视剧产业提出了沉淀生活、追求创作的新课题。

近年来,现实题材中其他类型的剧集不断打开新思路,比如刚播完的扫黑题材剧《扫黑风暴》,红色题材如《觉醒年代》,但家庭剧来说,从《都挺好》到《小舍得》等,焦虑感音调未停,可以想见,不做新的探索和创新,很难再点燃观众的热情。再好的套路,用多了就没了新意。国产剧里“原生家庭”的梗,樊胜美的妈、房似锦的妈,让观众感到套路十足了。如何拿出创新打发?思路或许就在下一部带来惊喜的作品中。

何玄虚,婆媳关系竟玩成悬疑剧

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婆婆的镯子》,是一部讲婆媳问题的家庭剧,但也是一部只有14集的短剧。将婆媳关系拍成宫斗戏一点都不新鲜,新鲜的是该剧引入了一个婆婆送给媳妇的“神秘镯子”,采用悬疑剧集的手法,让镯子这个道具带出反转好看、悬疑丛生的婆媳关系。

镯子在剧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只2000年就要价15万元的翡翠手镯是石家的“传家宝”,结婚前,婆婆李霜清把它送给刘茵,满足了刘家对于彩礼的要求。没想到,这只手镯余波不断,成为全剧的矛盾中心。经同事提醒,刘茵发现手中的镯子是假货,真镯子竟然在李霜清亲生女儿石舟欣手上,慌乱之下的错拿又让真假镯子调了包。一时间,手镯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将所有人卷入混沌之中。

此类“软悬疑”用在家庭剧中看来还挺新鲜。在全世界的影视创作中,悬疑叙事被用在家庭、情感等题材上,《看不见的客人》《消失的爱人》等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国产题材来看,周迅主演的《不完美的她》就通过女性的视角来观察母爱、家暴、代际冲突等话题。

目前看来,这部悬疑味十足的《婆婆的镯子》剧情进度很快,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同类剧每集必鸡飞狗跳的套路,加上捉摸不透的剧情走向和充满张力的人物,看点十足。给家庭、爱情、婚姻、情感、成长等话题带来全新解读。

来源: 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