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器着陆方式(新的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1)

假想图: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火星着陆器钻探红色星球。

JASON TREAT, NGM STAFF. ART: TOMÁŠ MÜLLER. SOURCE: BRUCE BANERDT, NASA

撰文:NADIA DRAKE

历经205天的太空旅行后,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器安全降落在了火星表面。北京时间今天凌晨3:52,洞察号在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一块平淡无奇的空地上着陆,即将开始对火星的地下世界展开探测。

焦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围聚在加州喷气动力实验室里。实验室收到着陆器安全着陆的数据之后,他们确认探测器经过疯狂而艰难的降落过程,终于抵达红色星球表面。下文中的一张照片来自于洞察号,可以看到满是尘埃的外星世界地平线,还有探测器的一只脚。

洞察号的主要负责人Bruce Banerdt评价说:“又漂亮又脏,我喜欢。这张照片切实证明了为什么我们要给摄像机安装防尘罩。我们做得很好,对吧?”

火星探测器着陆方式(新的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2)

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器在火星赤道附近着陆不久,便发回了第一张照片。

供图:NASA, JPL-CALTECH

不过,探测器的任务团队还不能全都去庆祝,因为要使整个任务成功,洞察号还必须展开太阳能电池板,而确认信号要等几个小时后才能传回。

假设它已经展开电池板,这台探测器将正式成为探索红色行星机器人大军中的最新一员。这只大军中就有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全程监测了洞察号的降落。

洞察号项目管理者、喷气动力实验室的Tom Hoffman说:“我们降落到了一片极其安全、看起来极其平淡的平原上,我真的非常非常高兴。那里正是我们想去的地方,跟选定着陆点的人们向我承诺的一模一样。他们向我承诺说地上有沙而没有岩石。但是,其实有一个石块,所以我得找他们好好谈谈。”

第一次接触

洞察号4.8亿千米的旅程,始于今年5月5日的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探测器蜷缩在隔离罩里,穿过了太阳系,在机载星体追踪仪的导航下,保持着正确的前进方向。

火星探测器着陆方式(新的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3)

洞察号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着陆。

制图:MATTHEW W. CHWASTYK, NGM STAFF. SOURCE: BRUCE BANERDT, NASA.

11月26日,洞察号着陆前几个小时,进入、降落及着陆小组轻微调整了它的轨道,使其能正中埃律西昂平原的“靶心”。这块平淡无奇的平地是科学家们专门选定的,因为此处距离赤道较近,阳光相对充足,地表的地质环境也很平淡,因此成了假设探测仪器的最佳选择。

一旦洞察号一头扎进火星大气层,该小组就只能坐观其变。在无人操纵的情况下,洞察号必须把自己降落在火星表面,意味着这次安全的着陆要依赖正确的、预编的指令,还要仰仗机载的所有设备都正常运转。

进入、降落及着陆小组的Julie Wertz-Chen一周前曾说道:“如果它们一切安好,一定能让我安心一笑。”

火星探测器着陆方式(新的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4)

洞察号着陆几周前,洞察号的主要负责人Bruce Banerdt站在模拟着陆的探测器复制品旁边。

摄影:CASSANDRA KLOS

当洞察号与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接触时,时速约在1.98万千米,一层隔热罩保护着它免遭烧毁。大约1分钟后,探测器的一个降落伞打开,进行急刹车,将时速降到215千米左右。

随后,隔热罩分离,机载雷达开始寻找并最终锁定地面。在大约1000米的高度,洞察号与降落伞分离,进行短暂的自由落体,然后点燃十几个降落发动机,并最终将时速降到8千米。

从接触大气层到机械腿触碰到地面,整个过程仅仅用了6分45秒。

Hoffman回顾道:“这真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情感体验。等到你只有7分钟可以存活的那一刻,真的很难描述。我的心啊,在那七分钟都停止了跳动。”

今天,洞察号并非进入火星空域的唯一一个机器人。伴随它一起飞过去的,还有两个手提包大小的立方体卫星。这两颗小卫星是首次进入行星际空间的小卫星。

这两颗小卫星统称为“火星立方体一号(Mars Cube One)”,它们的名字分别是“MarCO-A(火星立方体一号A)”和“MarCO-B(火星立方体一号B)”。它们的任务是在洞察号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收集信息,然后将信息中转给喷气动力实验室的任务控制团队。它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还在分离时发回了一张荒凉而令人感慨的火星照片。

火星探测器着陆方式(新的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5)

2018年11月26日,MarCO-B小卫星距离火星约7560千米时,拍下了这张火星照片。

供图:NASA, JPL-CALTECH

喷气动力实验室的Andrew Klesh说:“无论对于大小探测器而言,这都是了不起的一天。这支由多数兼职人员组成的团队,已经用这个探测任务证明了我们想努力展示的技术。”

星心跳

当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洞察号就该开始工作了。在一个火星年(至少两个地球年)内,它将开展与其它火星探测器不同的工作。其它探测器都关注于火星宏伟的裂谷、巨大的火山,或者远古时期地表流水的痕迹。

相反,洞察号的目标是窥探火星的心脏,测量它的内核及其它内部分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需要依赖火震,或者塑造美丽山峦和峡谷的地质构造活动。

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Renee Weber介绍,洞察号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弄清楚火星的地震活动程度。

她说:“这一点我们真的不了解,比如火震有多少,频率多高,发生的地点在哪,震动的幅度有多大。”

Weber推测,火星的地质构造活动可能介于地球和月球之间(月球也有月震,阿波罗号的宇航员曾在上世纪70年代测定过)。

洞察号停靠在火星地表,正在等待嗅探这些信号。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它将部署一系列仪器设备,其中包括一台敏感度极高的地震仪。这台地震仪既能够检测到火星自身颤动产生的火震,也能探测到陨石撞击所产生的震动。

喷气动力实验室的Elizabeth Barrett介绍说:“要把所有仪器部署完毕,预计需要2到3个月。我把这比作是狂欢节上的抓娃娃机,但是你的战利品非常非常有价值。你只能偶尔拍几张照片,基本上是蒙着眼睛在玩,而且你还只能通过另一颗行星上的遥控器来操纵。”

当探测器确定某次火震的地点后,它会读取收到的地震波,利用地震波所携带的信息,分析地震波所经过的岩石类型。当火震震动到火星内部时,地震波会从内部返回,根据地震波穿越的物质,地震波信号的传播也会有细微差异。

当收集到不同方向的足够数据后,科学家应该就能够描画出火星内心的整体情况。另有一台仪器探测会钻入火星深处,探测火星内核正在散逸多少热量。

此次探测任务的副负责人Suzanne Smrekar说,洞察号的所有数据集合在一起,将有助于科学家理清火星的构成和演化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系,还有助于破译其它恒星周围行星的诸多线索。

Smrekar说:“真正地理解全部细节,而非仅限于地表,对于我们合理预测遥远星球上的事物,非常必要。”

(译者:mikeg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