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伐设计、资源评估、森林规划调查等林业工作中常需测算森林蓄积量(所有活立木的材积之和),测算方法多种多样。在现实工作中,会有经验丰富的牛人伸出大拇指,360度环视一周便可测算出林木蓄积量,这个数字可信吗?其实,它用的是无样地测树法--角规测树法的原理。今天,“木头工程师”就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什么是角规测树法?
角规测树法是根据多重同心圆原理,利用角规来观测抽取样木的测树方法。它是20世纪测树方面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由奥地利奥地利的毕特利希在1947年首先提出。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引入,已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广泛使用。
角规是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的测树工具。最常见、最原始(关键是最便宜)的角规是木质杆式角规,即在一根一定长度的直尺(棍)顶端钉上一片带缺口的金属薄片,缺口的宽度是木尺的1/50。常用的木尺长度有50厘米、75厘米和100厘米三种,对应的金属片缺口宽度分布为2厘米、1.414厘米和1厘米。
如何用角规测树?
测算时,根据林木分布特点和生长状况,选择有代表的地段,深入到远离林分边缘50米处布设调查点了观测,以此点为中心,手持角规,以无金属片的一端置于眼下,使视线通过缺口两边缘,形成一个夹角,绕测一周依次观测周边树木胸高的位置并计数,凡视野中的胸径大于5.0cm的树木胸高处(离地1.3米处)粗于角规上金属片缺口(相割)就计1株,细于角规缺口(相离)就计0株,刚好等粗(相切)便计0.5株,计下绕测一周得到的总数便是“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再根据树种、平均树高查《常用树种断面积标准表》对应系数乘每公顷断面积便可得出每公顷(即15亩)蓄积量,乘上面积便可最终获得整个林分的森林蓄积量。
大拇指测树的依据?
大拇指测树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手臂当成角规的木尺,在大拇指指甲上标出金属片宽度,事先伸直左臂量出你的左眼到大拇指指甲的距离(相当于木尺长度),除以50得出数值便是角规缺口宽度,在指甲上标出或默记这个宽度。观测时,闭上你右眼,用指甲对准树木胸高处,绕测一周,指甲上的宽度标记与树木胸高处相割计1,相切计0.5,相离计0,再根据坡度改算值,再根据树种(大致分为杉木、阔叶树、皖南松等几种)和平均树高查表换算即可得出每公顷蓄积量。
大拇指测树应注意什么?
角规测树的特点是工效高,速度快,简便易行,施测方便,开辟了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可变面积样地和不等概率抽样的方便途径。但测树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一定要保证指甲上的标记宽度为观测用眼到大拇指指甲盖的直线距离的1/50。
- 观测点的位置决定了测算精度,实际工作中应该选择在离林源50米以上,树木直径、高度、疏密分布有代表性的林内便于操作的地方。
- 为了提高调查精度,各小班要尽可能多选择角规样点,特别是中近、成熟林要适当增加,以使调查结果达到要求精度,取所有样点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一般来讲小班面积在2公顷以下选2个地点分别观测并取平均值,2.1-6.6公顷取3个。6.7-10公顷取4个以上,超过10公顷每增加4公顷,应增设一个调查点。近、成熟林或分布不均的林分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1-2个点观测。
- 根据林业技术规定,对于树木胸径小于5厘米的树木不纳入蓄积量计算,所以在观测时胸径小于5.0厘米的的林木不计数。
- 观测高度。观测时应用大拇指盖对准树干胸高处(离地1.3米位置)。
- 观测时,记住开始测量的起测树木,防止重复测量计数和漏测。必要时可顺反绕测两次来相互检查。
- 当树干相互遮挡是,可稍微离开测点平移观测,测后立即复位继续观测其它树木。
- 分别观测。对于小班中有不同树种的要分别根据各自的平均树高计算蓄积量再合计。
- 在坡地上角规观测方法与平地相同,但如果观测点坡度超过12°,必须要通过《角规观测值按坡度改算表》,对观测值进行改正,也就是若样点周围的平均坡度为θ,观测值需乘以secθ。
- 如果林分较小,观测点太接近林缘,可绕测半圈并把计数乘以2得出胸高断面积,再查表计算小班每公顷蓄积量。如果落点在林缘角落,可取中间部分绕测90°计数,并把测的株数剩4。
- 文章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木头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