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大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在阅读方面目前他的主要特点是:

  1. 涉猎相对较广,唐诗宋词、漫画、小说、科技、历史、自然…… 他几乎都能看进去,且每本书至少读2遍以上;
  2. 爱专,对于自己喜爱的题材或者问题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自己爱去寻找书籍或其他素材一探究竟,比如5-6岁热衷恐龙的时候,他就经常让我们带他去自然博物馆看化石。

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怎么提升(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1)

和孩子一起去自然博物馆看化石

同时我们也帮助他通过绘本、电影(如侏罗纪公园)、百科、故事等来丰富他的见识和想象力,那段时间他玩的是恐龙,说的是恐龙,画的是恐龙,就连英语都在学tyrannosaurus(霸王龙)…… 但在真正意义的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我不得不提一套少儿版(注音版)的四大名著(准确说是这套书里的两本:《三国演义(注音版)》和《西游记(注音版)》,每本约35回,在原著基础上大幅改编和简化),这套书籍陪伴了我孩子快二年了。

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怎么提升(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2)

孩子的第一本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书

幼儿园期间,我注意到他对一件事的兴趣似乎持续不了多久,尤其是当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弄懂了或是这件事已没有多少可吸引他的时候,他就会经常开小差。为了培养他的专注力、耐心和求知欲,更为了让他顺利的从绘本阅读过渡到文字阅读,以便尽快适应小学学习,我有意识的想选择几本书来对他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选来选去,在他快要上小学的那个暑假,我给他买了这套少儿版(注音版)的四大名著。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我告诉他只读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两本(但是他还是偷偷的把水浒读了两遍,当然,那是后话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的识字量极少,更不要说拼音了,我就给他播放了一遍随书附带的音频,让他边听边自己指着字看。开始的时候确实很难,有时候他听着听着就不知道人家读到哪儿去了,这个时候,我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他,只是偶尔会纠正他一下,告诉他现在读到哪里了。就这样,记得当时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他就把这两本书听了两遍。从听第一遍开始,他有时会指着一些插图,让我给他讲故事;偶尔,我也会主动挑选几幅插图来给他拓展一下情节,毕竟,男孩子对于打打杀杀、兵来将往这些事基本都不会拒绝。就这样,我陪着他几乎把这两本书所有的插图都讲了一遍。在上小学一年级学拼音的时候,为了巩固拼音学习,又附带让他看了看这两本书;到了小学一年级上期快结束的时候,他又把这两本书看了不少于三遍……小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三国那本书他至少看了7遍,西游记不少于5遍。

从他开始真正意义的文字阅读开始,我就给他灌输一个观点,“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当他看完一本书或是其中某一章(回)的时候,我会问他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把看过的内容再叙述一遍。开始的时候他会原封不动的把原文背出来(小孩子的记忆力真不赖!),这个时候我会告诉他:“你不是在读书,你是在背书!你读完这本书,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话去归纳、总结和叙述所读过的情节、故事等内容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概括——这就是‘把书读薄’。当你能够‘把书读薄’的时候,你就有能力去体会、想象作者透过文字所烘托、诠释或讲述的更生动,更恢宏,更曲折的情节或场景,你想象一下‘万马奔腾’这四个字所体现的画面?你会主动去想还有什么是我不懂的?一遍遍,一次次,主动或是偶然,你会再次去翻看那些曾经熟悉的文字,慢慢的,你会悟出很多的东西——这就是‘把书读厚’”。

有一次,当他觉得自己已经对《三国演义(注音版)》的故事烂熟于心的时候,我告诉他,“儿子,你现在看的是少儿版的三国,等你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你还会看到更完整、更有趣的三国故事……”。“那什么是最完整的三国?”儿子问我。“哦,那就得看原版了,等你长大了,你可以自己去看……”,我本来准备这么搪塞他。“我现在就想看!”。看着儿子满怀期待的眼光,没法,我就给他瞄了一眼下面这本共120回半文半白几乎原版的《三国演义(评注本)》……

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怎么提升(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3)

三国演义(评注本)

就这样,这本三国正式成了父子间的精读用书之一。截止目前,我们已经看了一大半了(基本是文言文,我的语文功底也重新捡了回来,或许后面还要和他精读西游记……),儿子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二年级下期都还没正式开始读(因为这次的疫情延迟开学),这本书35%左右的文字他基本都能读懂。这个过程,他弄懂了原著中很多人物是怎样出场的,一些重要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还有原来传国玉玺有这么曲折的故事:凤凰栖石、文王得玉、李斯篆刻、复归于秦、高祖得玺、光武得宝、十常丢玺到孙坚匿玉玺背信弃约……

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怎么提升(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4)

孙坚匿玉玺背信弃约

写了这么大篇,个人觉得,其实孩子的阅读培养归根到底就这么几点:

“好奇害死猫”,求知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要因势利导,从单纯、功利的培养兴趣转变到帮助孩子培养有益的习惯和能力,这些习惯和能力,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至于语文成绩,真正会阅读的孩子,家长难道还用得着发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