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公布,山东籍作家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人世间》获此殊荣。
梁晓声是当代文坛常青树,目前已发表各类题材文学作品2000余万字,《今夜有暴风雪》《年轮》《雪城》等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影响深远。从知青文学到批判现实主义,再到后期回归温情的现实写作,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也深具人文性和哲理性。
梁晓声的小说厚重、大气磅礴但又不缺乏柔情与细腻,这也是读者喜爱其作品的原因。他的创作脉络如何?其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意义在哪里?通过梁晓声、茅奖评委、评论家的观点,可以从中获知梁晓声的文学概貌。
决定像理发一样,理掉“知青”情绪
1949年9月,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在少年时期跟随乡亲们闯关东,然后定居哈尔滨的山东荣成人,虽然梁晓声不是出生在荣成,但有着浓郁的家乡情结。他曾表示,自己是有两个故乡的人。“我在哈尔滨出生,那里是我的家。而父母那一代人,对山东的情感很深厚,山东是我父辈走出来的地方,是家族生根的地方。”
1982年,发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后,梁晓声在文坛声名鹊起。此后的“知青三部曲”《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让他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梁晓声激情昂扬地书写“北大荒精神”,作品呈现了知青的理想、悲壮与献身精神,塑造了一种新的英雄主义。
梁晓声曾自述,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实导致他告别理想主义,重新审视他一向很欣赏且一往情深的“知青情结”,并决定像理发一样,理掉“知青”情绪。在改革大潮、市场经济的席卷下,梁晓声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中人的思想的异化与堕落,创作了《浮城》《泯灭》《恐惧》等强有力的现实批判小说。尤其是《浮城》,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警示“每一个深陷欲望的都市人早日觉醒”。
进入新世纪之后,梁晓声的创作变得内敛、沉稳,具有包容性,真正成为“平民的代言人”。他创作了《欲说》《伊人,伊人》等小说,也在《郁闷的中国人》《忐忑的中国人》《站直了,不容易》等非虚构写作中体现他的理性与关怀。
对于平民视角的作家梁晓声来说,外卖小哥、送水工人,都非常值得去了解,“我愿意和他们聊天,想知道他们的想法、目标、心情,但仅仅了解是不够的,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我有责任写点儿什么。”梁晓声说,不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文学的关怀是永远不该缺位的,这个关怀应该是对于所有人的,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他自认有这份责任,感到自己有很多应该写的、想写的,还没有写的,直到完成百余万字长篇《人世间》。这部行走五十年岁月的小说,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对历史的反思与评判上,而是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温情。
评论家贺绍俊在《人世间》研讨会上曾表示,梁晓声珍惜知识青年,就在于他珍惜理想主义,而如果过去的理想主义有些虚空,他后来的经历中,不断地使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结合而越来越实际。
确实,从追求理想和英雄主义的知青文学,到批判现实主义,再到回归理性的温情现实主义书写,梁晓声的创作脉络清晰又紧贴现实。
强大的现实主义具有史传意义和价值
著名评论家雷达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一个时代的文学,倘若不能触及该时代最重大、最根本的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就不能认为是可与时代匹配的文学。”
关注时代变迁,反映人的精神变化,是梁晓声作品的重要主题。“作家不能只写现实是什么样的,更要写现实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梁晓声看来,现实主义不是一面镜子,只会呈现人的欲望、愤懑和自私;而是一双有信仰的眼睛,透过现实,可以看到人性温暖的地方。
梁晓声在近日接受采访中再次提到,《人世间》获奖,相信会改变很多人对现实主义的看法:现实主义不是一种陈旧的书写,它考验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是否客观、是否全面。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在《人世间》研讨会上还提到一种观点,他认为在一个宏阔的历史和时代视野中来塑造人物、确定一个精神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梁晓声的《人世间》有一系列立得住的人物和精神形象,这在我们当下的创作中是非常难得的,现实主义在表现复杂经验的时候是管用的。
茅奖评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丽军更是肯定梁晓声的现实主义书写,他认为,这在当下非常珍贵。“不耍花招,不耍滑头,如实地呈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历史、普通大众的历史和情感,在这一点儿上讲《人世间》与《平凡的世界》有某种相通性的东西。”
梁晓声的现实主义写作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作者贯穿其中的脉脉温情。梁晓声对社会基层普通大众充满了同情、理解、关怀,他像普通人一样忧虑、不安,甚至写出了不同人群不同的痛苦和挣扎,把灵魂的深度挖出来,在痛苦撕裂中写出人的真情。
“文学写传奇好写,而如何在生活中突围,才是我们面对的最艰难的东西。生活是道的日常,日常即道,展现一个平常人的生活,才能呈现世界的广大性。”张丽军说,现实主义的写作才是对作家最大的考验。更重要的是,梁晓声的现实主义写作,把当下年轻读者感受不到的东西写出来了。“父辈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普通大众是怎样走过历史的,梁晓声把中国的历史面向年轻人书写了下来,让读者去关照现实,思考未来。这是现实主义写作很重要的贡献,具有史传的意义和价值。而文学永远是最重要的营养,是文化最重要的依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