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长夏已至长夏就是从大暑开始,由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共同构成,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薏米祛湿气汤?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薏米祛湿气汤(祛湿薏米最强错)

薏米祛湿气汤

不知不觉间长夏已至。长夏就是从大暑开始,由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共同构成。

长夏属于夏末秋初,气候正值多雨而潮湿,脾气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的阳气旺于长夏,脾的生理功能在长夏也最为旺盛,脾又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长夏其实也是脾胃保健的最佳时机

上篇文章我提到通过胖大齿痕舌伴有滑腻苔来判断是否有脾虚湿滞。这篇文章我就来介绍一款健脾祛湿的食疗佳品,历史名方“四神汤”。

四神汤的由来

四神汤的由来和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大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相继病倒。而御医对此毫无办法。乾隆皇帝就贴出告示,广求贤才。

此时一个道士揭榜,称自己能治疗大臣们的疾病,在把过脉后开了一个方子,“莲子、芡实、怀山、茯苓等量炖猪肚”。四位大臣按方服用,很快病就好了。这个方子最初叫“四臣汤”,在民间广为流传。当这药方传到台湾后,由于不清楚“四臣汤”的由来,而且“臣”和“神”的台语发音相同,因此传着传着就成了“四神汤”。

四神汤的组成及功效

“四神汤”是由莲子、芡实、怀山药、茯苓四味药食同源之品组成。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四味药以及“四神汤”的具体功效。

莲子: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中,莲子主要用来治疗脾虚,因为脾虚而导致的泄泻、带下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芡实

芡实:芡实,俗称鸡头米。味甘、涩、性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益肾,祛湿止泻。如果家中没有芡实,可以用薏米来替代。很多人提到祛湿,第一个想到的大多都是薏米。薏米的祛湿效果的确很不错,但是比起芡实,薏米确实棋差一着。芡实的祛湿效果更为显著,它有着“水中人参”的美誉,是健脾益胃、祛湿消肿、益肾固精的佳品

怀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的作用。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山药具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常食之可健身强体、延缓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山药需选用河南焦作的怀山药,道地药材的效果是最好的。怀山药因种植土地不同,又可分为垆土和沙土两种,以垆土怀山药为最佳

茯苓:茯苓,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慈禧太后将茯苓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近代名医张锡对茯苓颇为赞誉,他认为茯苓可以通过将脾胃之中的痰饮化成水液,使其加入到人体的循环系统之中,以达到祛湿健脾的效果。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佳品。

“四神”都有补益脾脏、厚实肠胃的功能。其中,山药以补虚为长,补益脾肺肾三脏;茯苓、芡实以祛湿为长,芡实又能益肾固精;莲子健脾之余又能养心安神。“四神”强强联手,使脾胃强健,湿气不再为害,同时补益心肺,调肝护肾,使我们获得健康美丽。

四神汤

对于食欲不振、容易腹泻、脾胃虚弱、免疫力差,消化吸收不良的人和婴儿发育不良,都有不错的调理效果。由于性质平和,且是药食两用之品,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中医养生的真相# #大家健康超能团# @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