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聪(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武汉战疫一线手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武汉战疫一线手记
作者:赵聪(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
在这个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正常生活节奏的庚子新年,融媒体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犹如一剂强心针,给处于担忧焦虑中的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安心,更重振了举国上下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勇气和决心。
《武汉:我的战“疫”日记》透过医生、护士、军人、市民、快车司机、外地人、外国人等各行各业普通人的镜头串联起一个个默默坚守、团结努力的武汉时刻。凌晨五点,武汉市肺科医院,工作了四个多小时的护士胡雪珺从病房出来和同事换班。长时间佩戴的防护装备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汗水浸湿了她的衣服和头发。可刚休息没多久,她又穿上防护服,带上三层手套,推起小推车在隔离病房区为患者递送食物、输液治疗。李小雷是楚天音乐广播的主持人,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用信心饱满的声音为听众播报疫情状况。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个人听到,他的坚守就有意义。除了学习刷题,被“宅”在家的初三学生子岚还和妈妈一起练毛笔字、和爸爸合奏唱歌,努力让疫情造成的“空档期”变成补足学习短板、陪伴亲人家庭的美好时光。从不同人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相同的“坚守”: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守、岗位上媒体记者的坚守、家中普通市民的坚守……这些坚守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织成一张网,共同努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月3日以来,《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用战疫进展和温情故事为观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信心。通过5G慢直播,网民能够实时观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情况,见证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海军医疗队队员李晨瞒着母亲从上海来到武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师吴孝文受命援助湖北等,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救助生命的勇士都是武汉坚强的后盾。更暖心的是,面对疫情自愿留在武汉的“憨豆先生”模仿者英国演员Nigel,让中国人民感受到了外国友人的义气与善良。在“豆豆先生”制作的支持武汉的正能量短视频中,小区居民大喊“武汉加油”的瞬间也被记录上传。当我们从外国人的视角再次观看这个齐声呐喊的时刻,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从内心深处唤起感动。隔离病房里,患者感觉自己一天比一天好;隔离病房外,不同地域,甚至不同肤色、语言的人都在携手对抗疫情。在这些通过“我”的视角记录下来的日记中,充满着正在发生的、关于帮助和希望的故事,它时刻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
面对社会突发事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和作出反应:创新策划,向有潜力的视频作者定向邀约、专门定制;快速上线,以超越传统纪录作品生产速度的效率推出作品;大小屏联动,电视端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微9时段联合网络端立体传播。当下,达到全网互动、全媒调度、全网传输、全域覆盖融媒体传播效果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真正实现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受疫情影响,无法深入实地进行拍摄的局限,反而推动了“日记Vlog”这种更符合网生受众审美特性的拍摄手法在纪录片领域的延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守正创新,通过与快手等平台的合作突破,实现了纪实手法的革新。针对疫情特殊性采取Vlog创作方式,利用有限素材资源“实时”进行作品供给,每集时长仅有5分钟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凝聚着作者和导演夜以继日的心力投入,也因此具备了更能引发受众共情共鸣的细腻情感。《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不仅成为纪录片社会属性的一次放大体现,也预示着纪录频道加强社会现实题材创作的发展方向。
《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承载的不是几个人几天的生活体悟,而是上千万人几十天的付出奋斗。在需要继续坚守的时光里,它将帮助更多人化忧心为安心,一起迎接春暖花开的美好明天。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8日1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