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年中最热时节的开端,民兵训练基地,骄阳似火,暑气熏蒸,文县基干民兵,正热火朝天地忙着训练,这其中有一个身影异常惹眼。他身姿笔挺、动作标准,目光坚毅、全神贯注,即便已经汗流浃背,对训练依然满怀热情,他就是退伍军人宋安勇。

大力培育民兵新时代战斗精神(甘肃省文县民兵骨干宋安勇)(1)

退伍不褪色,训练彰显过硬素质

“一日为兵,终身为兵,即使走出军营,我的初心不会变。”宋安勇说。2011年12月,宋安勇退伍后自愿加入民兵队伍,并成为一名骨干。在部队里,他是刻苦训练、本领过硬的优秀军人,退伍之后,军人的本色依然未变,作为民兵,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都会雷打不动地参与民兵训练,且总是一丝不苟,如在军营那般,勤学苦练,充分发挥骨干带头模范作用,同时,身为军事教练员的他,对于队伍里的人员十分照顾,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他们支持;在训练中遇到困难时,他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给他们做讲解示范。

大力培育民兵新时代战斗精神(甘肃省文县民兵骨干宋安勇)(2)

在民兵训练和执勤期间,他知苦不怕苦,知累不怕累,知难不惧难,做到吃苦在前、训练在先,积极配合领导工作,抓好日常训练,为训练安全和训练效果保驾护航,也正是凭借吃苦耐劳、履职尽责的态度,在两年的文县基干民兵轮训备勤中被评为优秀个人。炎热依然继续,训练场上,响亮的号角依旧。宋安勇表示,自己会继续坚守岗位,继续参与民兵训练,为青春点燃一把热火,为文县民兵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勇敢担重任,扶贫践行军人使命

训练场上,他是本领过硬的优秀民兵,工作中他是认真负责、敢想敢干的共产党员。2018年,他负责起文县天池真鹞子坪村的文书工作。自走上岗位以来,他始终如一,不因事小而不为,不为事多而推诿,他的身上总有军人的憨厚与质朴,从不讨价还价,也不拈轻怕重。他常说脱贫岗位是另一个“战位”,扶贫攻坚的田间地头就是另一个“战场”,他会继续接受磨炼,时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大力培育民兵新时代战斗精神(甘肃省文县民兵骨干宋安勇)(3)

在宋安勇心中,村民的需求始终是第一位,为了带动当地贫困村民脱贫,实现小康目标,他下足了苦功夫。他一肩挑着民兵训练的担子,一边挑着“带领村民脱贫富”的责任,风雨兼程。他大胆探索,苦寻思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9年申请创办了文县安勇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当地地理优势,种植辣椒、花椒、及中药材等,最终形成“党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的带贫模式,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开辟出新路子,为实现产业富民、带动贫困户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

大力培育民兵新时代战斗精神(甘肃省文县民兵骨干宋安勇)(4)

在岗位上,遇到艰巨任务和挑战,宋安勇总是冲锋在前的那一个,正如他自己所言:“军人的冲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今年疫情期间,身为党员民兵,他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作为、冲锋在前,闻令而动,率令而行。

疫情防控过程中,他不顾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挨家挨户进行摸排登记,宣传防控政策,不厌其烦地叮嘱村民注意个人防范。那段日子里,他总是早早到岗,天黑才离开,手里忙的,嘴上说的都是疫情的事情。疫情中,他充分发扬了军人不怕困难、冲锋在前的精神,用行动为当地的疫情防控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添砖加瓦,诠释了一名党员骨干的责任与担当。

(马聪 刘继增)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许小娟

编审:姚晶晶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