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1)

我是百科阅览,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

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敬请阅读,但是你若抄袭我的内容,肯定维权到底!

今天聊聊《大决战》这部电视剧。

《大决战》最开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前拍摄的是电影版,现在电视版也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2)

这三大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决战,虽然是最后的决战,但是这个时候的国民党反动派已经成了一块朽木,根本经不起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的进攻。

但是,在战争初期,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力量远远强于解放军。

电影版侧重描写最后的三大战役,而电视剧版则讲述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从日本投降之后的重庆谈判开始。

过去几年,由于公知横行,很多人听信公知的片面之词,对真相不了解,而《大决战》这部电视剧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3)

现在以我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历史。

对于抗日战争,公知们极尽所能为国民党歌功颂德,称赞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民党的军队在正面战场跟日军对抗,污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游而不击。

但是真实的历史是不是这样呢?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与日军的会战确实有不少,比如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等。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4)

这些会战最终的结果多是以失败告终,不仅伤亡惨重,而且未能守住国土。

淞沪会战国民党军队70万人对阵日军30万日,最终日军伤亡约6万人,国民党军队阵亡约30万人,为日军进攻南京后的大屠杀打开了大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30万人。

为什么不事先有序组织民众撤离?公知们怎么不回答这个问题呢?

因为公知们没法回答,别说组织民众撤离,国民党自己的军队逃跑都来不及,谁管你民众?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5)

长沙保卫战算得上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拿得出手的战斗吧,我们来看看双方投入的兵力。

长沙保卫战打了三次大的战役,三次战役国民党军队投入约120万人,日军约40万人。

长沙保卫战最终国民党军队伤亡约9万多人,日军伤亡约11万人,这一战算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比较体面的战役,120万对阵40万,但依然伤亡惨重。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6)

说实话,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牺牲的那些战士和将领令人尊敬,他们为国牺牲,应该被后世铭记。

所以,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不仅纪念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包括从1840年到现在,所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人民英雄,我们都要纪念他们。

公知们污蔑我们在抗美援朝中不顾惜战士的生命,污蔑我们取得的胜利是靠人堆出来的。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7)

我们当时的武器比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确实落后,但是我们的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并不落后。我们正因为武器落后,知道敌人可以用武器消灭更多的人,所以我们才更珍惜志愿军战士的生命,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对敌。

对于公知们对抗美援朝的污蔑,以后再专门写内容来驳斥。

现在回到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伤亡如此惨重的原因,公知们为什么不深究呢?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8)

因为不敢深究,深究的根本原因就是国民党军队不会打仗,才会让这么多士兵丧命。

但是,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如此重大的伤亡,公知们这个时候却看不到生命的宝贵。

有人会说,国民党是当时的执政党,当然要守卫国土,所以不会打游击战和运动战。

对于这样的言论,只要熟悉历史的人,历史早就回答过这个问题。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9)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时候,胡宗南的军队直扑延安。

延安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对于当时解放区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国民党政府的南京。

我们党也想保卫延安,但是我们不会为了保卫延安而让解放军战士做无谓的牺牲。

最终,党中央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10)

对于撤离延安,有些人心里不能接受,因为这里是继江西瑞金之后的又一个革命圣地。

为了打消大家的思想顾虑,毛主席还取名叫李德胜,也就是离得胜的谐音,意思离开延安我们一样可以取得胜利。

毛主席离开延安时对彭德怀说:“蒋介石进攻延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来的。”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11)

我们虽然撤离了延安,但并不表示我们就节节败退,中央命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剑锋直指国民党的腹地。

来而不往非礼也。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跟日军对抗没错,在美械和德械先进装备下,依然牺牲了这么多的士兵,总体说来依然节节败退。

然而节节败退之后没有什么还击的力量,也没有发动群众深入敌后进行斗争,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延缓日军扩大战线的时间。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12)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则是在敌后开辟根据地,由于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斗争,才缓解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

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对日军发起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减弱,转而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公知们是不知道这段历史?还是故意对这段历史视而不见?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13)

抗日后期,国民党的军队已经退到了西南,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艰苦斗争,那里变成了前线。

正因为国民党的军队离敌占区太远了,以至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国民党军队根本来不及去接收日本的投降。

《大决战》的故事开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一方面国民党邀请中国共产党去重庆谈判拖延时间,一方面则让美国帮助运送军队到东北、华北等地准备发动战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谈判呢?把政权交给国民党不就好了吗?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14)

然而,当时的国民党已经腐败透顶,而中国有很多人都向往解放区的生活,因为解放区民主、自由、团结、向上,那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就是要为天底下大多数的劳苦大众谋福利,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初心,因此不可能把我们为人民开辟的解放区拱手相让。

我们做到了让人民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你可以选择在国民党的国统区生活,我们也欢迎你来到解放区生活,我们的态度就是给民众自由和民主。

最终国民党做贼心虚,发动了对解放区的进攻。

45年重庆谈判前国共兵力图(大决战真实还原历史)(15)

《大决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原谅现在的泪点有点低,看着看着就看哭了。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理解不了当时那些英雄们不怕死的精神和信仰,以为人都是像西方那种理论,为了利益贪生怕死。

实际上我们的先烈们正是因为这种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才让我们这个民族没有亡种,才让我们这个国家没有亡国。

《大决战》拍得确实不错,只是让人看了忍不住落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