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生活的方法(生活中的第一次)(1)

作者简介:文峰,一位从事儿童教育的文学爱好者,有育儿经历,也有教学经验,自信,乐观,喜欢与人交流,是一名喜欢孩子的大叔。

在人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生活中,会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尝试未知的东西,第一次约会,第一次当父母。当我们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后面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会习以为常。但是,在家庭生活中,有些第一次却不能成为习惯。因为,有些习惯和做法一旦成为常态,就会积重难改。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些习惯和做法,主要是针对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

(一)

有一位新婚妻子,在结婚第二年的某一天,丈夫第一次动手打了她。

丈夫外出打麻将没带钥匙。妻子因为午休,手机也静音了,没有及时开门。等她醒来时,丈夫在门口已等得火冒三丈,一开门,丈夫二话没说就给了她一巴掌。

这一巴掌彻底把妻子打懵了。她捂着红肿的脸,气愤极了,恨不得当场和丈夫拼命。可是一米六的她绝不可能打赢一米八的丈夫。于是,她什么话都没说,静静地听丈夫训了她半个小时。等丈夫的气全消了,她才回到房间,拨通娘家表哥的电话,让表哥立马叫七八个哥们过来。

丈夫这边因为发泄了一通,就躺到床上睡觉去了。

表哥等应援的人来后,揪着衣领把丈夫掀下床问道:“你刚才打我妹了?”丈夫一睁眼,看到满屋的人,脸色顿时就白了。

表哥回头问道:“妹子,他是怎么打的你,你现在打回去!”就这样,这位妻子在一屋子人的撑腰下,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而有意思的是,刚才还盛气凌人的丈夫,此时竟然蔫得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都说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然而在这位妻子身上却是个例外。他们结婚多年,丈夫再也没有碰过妻子一个手指头。

有些妻子会说,只要对方敢家暴,我就和他拼命,和他离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妻子都是在多次家暴后忍无可忍时才选择离婚。甚至有些家暴一直不断,而在亲友的劝说下,婚也一直没有离成。丈夫该家暴照样家暴,妻子该受气照样受气。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第一次没有受到惩戒,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二)

还有一位妻子,婚后不久小姑子前来做客,看中了嫂子的一个手镯。婆婆就说:“你嫂子的东西不就是你哥的吗?看中了拿走就是了。”

本来这个手镯也不值什么钱,给了也就给了。可这位妻子立刻从小姑子手中拿回了手镯,并对小姑子说:“你要是喜欢,让你哥给你买去。”

婆婆见状在一旁嘀咕:“这不是有现成的吗?我看你平时也不戴,还不如送给你妹妹戴。”

妻子立刻纠正道:“妈,我平时是不怎么戴,但是您就这么替我做主送了出去,不合适吧?”

这位妻子话说得很硬,明显是得罪了婆婆和小姑子。但是,从那以后,婆婆知道这个儿媳不是可以随便拿捏的主,再也没有随意动过她的东西。之后,婆媳之间虽然也经常串门,但彼此相敬,反倒没有闹什么大的矛盾。

(三)

另一位妻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的婆婆看儿子婚房很好,想住进去。妻子怕影响婆媳关系,就退让了。后来婆婆不肯搬走,丈夫就劝妻子和婆婆同住。这位妻子不敢据理力争,又一次退让了。后来有了小宝宝,婆婆竟然在宝宝的脸盆里泡自己的内裤,妻子终于爆发了。而全家人都埋怨她:“这么点小事,发什么疯?”

你看,明明早晚都要得罪人,可是这中间受了多少气?所以,许多事情,不能按习惯的说法,“有再一再二,不能有再三再四。”因为,一旦有了再一再二,就会有再三再四。

比如回家过年回谁家的事,第一年不准回娘家过年,第二年就敢把这句话再说一遍。到了第三年,都不问你了,他会默认你不能回娘家过年。

夫妻间骂人,第一次骂你没有吭声,第二次他就敢动手打你。

所以,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友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无不是如此。你越是退缩忍让,对方越是蹬鼻子上脸,不把你当回事,最终闹得反目成仇。因为你九次退让了,就一次没退让,你前面的九次退让都等于是闲的。对自己没有善意的人,明知早晚会成为“仇人”,为什么不在第一次就当机立断,果断说“不”呢?如果第一次就说“不”,也许就不会成为真的“仇”人,也许各种关系会更好相处。

延伸到亲子关系也是一样。孩子第一次犯错,你没有纠正,他就会故意犯第二次、第三次错,甚至更大的错。当你发现孩子的错误已经不能原谅时,孩子已经没办法管教了。

在 生活中,面对任何不合理的第一次,只要能及时制止,就可以避免后面所出现的烦恼。有时候,人不能企盼自己的容忍能换来对方对自己的同情与理解,并终止对自己尊严的践踏。你当了十次君子,只要翻一次脸,你就成 “小人”了。与其注定要当一回“小人”,倒不如一开始就当一回。

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亲友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定好规矩与底限,彼此之间就有了敬畏,生活才会有分寸。只要在底限之内,怎样做都可以包容,超出底限,就得给对方点颜色瞧瞧,这就是一个人的脾气。

健康生活,快乐育儿,心贝网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优亲子育儿品牌,想获得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育儿资讯,敬请关注心贝亲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