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高密是个神奇的地方,前些年为中国取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就出生于此,而2000多年前的高密同样有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他就是晏婴。晏婴其人,历仕三朝,功勋显著,是春秋末期齐国不可或缺的重臣。当然,大家对于晏婴,最熟悉的莫过于晏子使楚的典故了。从晏子使楚这一典故,大可略窥晏婴其人的谋略与机智了。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1)

晏婴作为齐国著名政治家,在齐景公时期成为齐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齐景公对于晏婴也非常倚重,即"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晏婴一生的政治生涯中都在力图挽救姜齐的统治,可以说晏婴是齐国世族政治的代表人物。

孔子与晏婴作为同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两人之间有所交集再正常不过了。而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比较复杂而又微妙的。一方面,他们的政治理念有极其相似之处,因此两人对对方非常欣赏;另一方面,两人又因立场的不同而互相对立。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2)

孔子主张以"仁"、"礼"以求"道",具体到政治举措而言则为"张公室而抑私家";而晏子针对齐国陈氏坐大的政治局面提出了"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篇,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唯礼可己之"的政治主张。两者都是积极维护国君权力的代表人物,这就为他们两者互相欣赏提供了可能。孔子曾多次赞赏晏婴,如"晏子,于君为忠臣,而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爱敬。""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而晏婴也对孔子赞赏有加,既"臣闻孔子圣人"、"夫子适齐,晏子就其馆,既宴而私焉,曰:'……子,吾心也。'"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晏子之善吾先君,吾先君之善晏子"。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3)

但是晏婴与孔子之间又有互相对立的一面,这是由于两者所处地位及其立场不同造成的。晏婴一生仕齐,孔子则倾心于鲁,而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则互相征伐、对立严重,这就决定了两人因各为其国的不同立场而互相对立。这一点在孔子去鲁一事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君不如阴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晏婴与孔子之间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就决定了晏婴在齐景公欲用孔子时的态度。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4)

那么历史上晏婴如何阻止景公用孔子的言语。《墨子》、《晏子春秋》所载晏婴言辞出奇的一致,《孔丛子》认为"墨子之所引者,矫称晏子。"这就不得不令人有所怀疑。汉杨雄认为"墨、晏俭而废礼",他认为两者相近;晋张湛则言"晏婴,墨者也,自以俭省治身,动遵法度";唐柳宗元认为"宜列之墨家,非晏子为墨也,为是书者墨之道也"。此后学界不断有学者考证《晏子春秋》为墨者所著,即孙以楷先生所言"由于史料不足,我们不能确切指出稷下墨者的姓氏,但是有一部书应该是墨者所编,即《晏子春秋》。"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5)

事实上,仅就涉及晏婴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的言辞来看,这两部书应为墨家学派之人所编,而以墨子非孔之激烈,在其书中对于孔子极尽诋毁之事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墨子》、《晏子春秋》所载晏婴言辞应以《墨子》一书为准。再来对比《墨子》、《史记》的记载,两者在晏婴言辞的记载上也是大同小异,这是由两者的成书时间有先后而造成的。《墨子》一书为墨翟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撰的记载墨翟言行的著作,其成书应在先秦时期,而《史记》则成书于西汉,司马迁在记载此事时必对《墨子》所载晏婴的言辞有所参考,因此造成了两者的文句意思基本一致。而就晏婴的言辞而言,他的主要依据则是孔子崇繁文缛节之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6)

晏婴之所以认为孔子"礼治"的政治举措并不适用于齐国,是因为孔子的"礼治"思想与其时齐国的社会风俗是有所违背的。客观的说,晏婴的观点是非常实用的,先秦齐、鲁风俗迥异,再加上其时齐国卿族大夫斗争激烈的政治局面,孔子的政治举措想要在齐国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若孔子当真在齐国为政,那么孔子及其弟子的人身安全是不能够得到保障的。晏婴在此事上的政治考量与齐景公可谓是如出一辙,这也是两人作为老道的政治家所独具的政治眼光。倘若孔子于齐国为政,以孔子"张公室抑私家"的强硬态度必然与实际上掌握齐国大权的陈氏发生激烈的冲突,孔子及其弟子能否保全自身尚不得知,因此晏婴在此事上的做法实际上可以算作是对孔子的一种保护。晏婴之所以这么做与其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有关,这也算是对率真的孔子的一种助益。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7)

晏婴对孔子而言,可以用亦师亦友来描述,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而晏婴在齐景公欲用孔子一事上诋毁孔子的做法,看似是晏婴对孔子的敌视,实际上是一种出于齐国社会政治现实考量下对孔子的一种保护,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8)

此外,孔子与晏婴在政治上也是相互影响的,甚至可以说是互有助益的。孔子在鲁国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大概与他同晏子及齐景公的关系有关。虽然由于晏婴的阻止,孔子未能在齐国从政,但齐景公与晏婴对孔子的拜访大大提高了孔子的政治声望;孔子政治声名大噪的夹谷之会,一定意义上也是他合理利用他与齐景公及晏婴关系的一次演出。正式因为孔子在夹谷之会上的亮眼表现,使得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声望进一步上升,为随后孔子相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晏婴在鲁定公十年去世后,孔子可以说是失去了一个政治上的外援,他在鲁国的政治地位也逐渐式微了,随后便有开始了周游列国。

晏婴怎么评价孔子(亦师亦友亦敌手)(9)

孔子与晏婴保持这种亦师亦友亦敌手的关系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人有相似政治理想的基础上。他们都力图改变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的政治混乱局面,同时两人又都有良好的品德及学识。纵观历史风云人物,大概每一个泽厚千年的伟人,其身边都有这种亦师亦友亦敌手的人时刻督促其取得更大成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