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曾经听李可染画院老师讲日本绘画的听课笔记,分享给大家,从手写整理成电子版。

平安时期绘卷:一时同图,一个时期在一个平面展现出来。

日本审美第一个关键词:物哀

淘山时代(战国时代),把中国文人画改成日本人武人画,由中国山水画改成巨幅花鸟画。

狩野派:把握画面大结构,装饰性。

在贴了金铂的底色上进行绘制

尺幅巨大,单纯,张力,饱满

长古山等伯:有更多写生的东西在里面,更生动。

长古山久藏(等伯的儿子):

日本水墨喜欢险峻挺拔,很帅气的用笔,看局部处理,很粗狂。

琳派,全盛时期

最大的特点:艺术和设计的结合

日本人很喜欢波涛这个题材

日本的唐绘:继承中国传统,狩野派,武士风。

日本的大和统:源氏物语绘,平安时期文学作品,趋于优美,女性化。

琳派更倾向于日本大和派的优美,代表画家,尾形光琳

有非常强烈,抽象的色彩。造型单纯化处理。

酒井抱一,是琳派后期的代表画家。

琳派对现代艺术影响深远。

江户奇想

江户时代:痛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艺术可作为面对痛苦与荒谬的慰籍。

_———尼采

冈本太郎,怪诞美学

山本宽斋

村上龙

松景东子

伊藤若冲:喜欢表现雄鸡

日本美学里美是凌驾于善与真之上的

日本审美基调是物哀,另一个审美是幽玄。

阴翳礼赞,减退的美学

幽玄首先表现为被遮蔽,被隐藏。

金色的画面特别适合在幽暗的环境里一点光照射。

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

侘(简陋),外表粗糙,内在完美,在茶道上体现最多

寂,侘是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寂是时间的光泽——村上春树

老旧之物的,不完整性,空间上的收缩之美(枯山水)(留白)

涩:手工制作的自由的美

日本画经常用创作的手法:局部放大

日本人经常会选取中国画局部放大处理

对峙——生命的张力

日本美学从根本上讲是生死美

决绝——哀悼艳丽

婆娑罗(极度豪华的奢侈的)

意气(距离适度,恰如其分的享乐,风化场所产生的)

媚态——意气地——达观

媚态:异性间的吸引力,以距离为代价,总能保持二元紧张关系对峙。

意气地:傲气,清高,对抗(平等,竞争)武士道精神

达观:佛道的观念,果断的放弃,反现世规则,道德

意气色彩:淡灰,银灰,茶灰

平民不能用特别明亮的色彩

日本的能剧:日本的剑道,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干净利落,决绝痛快

整理的过程中,回想曾经初识日本艺术的陌生,随着了解的深入,对个别词的理解更真切了。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1)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2)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3)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4)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5)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6)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7)

日本的绘画艺术特点(浅谈日本绘画)(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