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步兵而言,步枪是他对战场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

对于一场战役的结局,在战略和战术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是炮兵、装甲兵、空军或者其他军兵种。

但某些时候,最后还是需要步兵去占领敌人的阵地。而这时,只有士兵手中的步枪才是他的依靠。

从广义上来看,一人使用的长枪同样在很大程度改变了战争和社会的面貌。

14,15世纪出现在欧洲战场上的轻型火绳枪深深动摇了武器由贵族掌握的霸权观念。一名贵族骑士可以拥有高超的骑术和剑术,可他照样可能被一个农民打落马下,这个农民只需要拿一根与管子差不多的玩意。

1、最初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

突火枪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我国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命中率较低,操作麻烦,发射效率低。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

火门枪

1364年,德国人发明了手炮,属于火门枪系列,重约10磅,由火柴点火发射铁弹或铅弹,威力很大,是当时许多国家火枪手的标准装备。欧洲军队中还装备有马背手炮,1449年的文献记载说它是放在马鞍的前穹叉座上发射的。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

手炮1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

手炮2

2、轻型火绳枪和钩枪

在枪匠们要创造出更加实用的战场武器的努力下,15世纪早期,在手炮基础上发展成为轻型火绳枪

轻型火绳枪一词有好几个来源,主要是源自法语德语。其中德语的意思是钩枪

从语源学角度来说,这可能是指我们有时在枪管下边发现的钩子

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额外的稳定支撑,以便更好地瞄准,最重要的是轻型火绳枪不仅有一根长长的枪管和肩托,还在它引入了蛇形管

这是一个S型的金属片,安装在枪的中间,它的下半部可作扳机,上半截能够夹住火绳,可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枪机系统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5)

轻型火绳枪

3、滑膛枪

由扳机操作的火绳枪机可以让精确射击变得更可行。甚至早在15世纪中期,滑膛枪就通过“豁口和直柱”来瞄准了。

随着火绳枪机的发展,簧力火绳夹的出现,使得火器的精确度不断提高,老式的火绳枪,射手在低下身子点火的时候很可能丢失目标,新式火绳枪机大大减少了这一时间。尽管有这样的进步,火绳枪仍然不时 一种狙击武器,它只适合军队大规模的齐射

名词解释:滑膛枪:是指枪管内无膛线的枪械。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6)

火绳枪是一种使用火绳点燃推进用火药来击发弹丸的滑膛枪

4、簧轮步枪

因为簧轮机构格外昂贵,所以它们多为富人买来当作猎枪使用。

由于它们过于精美、雅致,难以承受过度使用和泥土的侵害,因此大多都是民用武器。当然作为猎枪它们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簧轮旋转产生的大片火花足以在发射药被点燃前给兔子和小鸟足够的预警时间,让它们跑掉。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7)

簧轮枪

5、早期燧发步枪

燧发步枪既有滑膛枪,也有线膛枪。后者在远距离上的精确度要高于前者,膛线——在枪管里面纵向刻出的线——早在15世纪就已经发明

膛线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擦拭火药燃烧后的残渣。后来发现,如果让膛线在枪管内缠绕,可以赋予子弹丸旋转的力量,使之在飞行中更加稳定,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弹丸的射程和精度。

线膛武器的一个缺点就是从枪口装填既复杂又缓慢。

因为要将弹丸捣压结实,使之与膛线紧密结合。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8)

燧发步枪

6、著名枪手——蒂莫西·墨菲

蒂莫西·墨菲(1751-1818)是近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真正的早期狙击手之一。在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期间,他的神枪手才华得以展现。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9)

蒂莫西·墨菲

一开始,他只是作为一名步兵被征召入伍。

当他露了一手,在250码外命中了一个7英寸的靶子以后,就立刻被召至丹尼尔·摩根将军的麾下成为摩根狙击团的一员。(丹尼尔·摩根:1736~1802,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将领,祖籍威尔士,生于新泽西,几乎没受过教育,1753年迁居弗吉尼亚,后参加独立战争。1797年他成为众议院议员,死于1802年6月2日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0)

丹尼尔·摩根

1777年,摩根狙击团部署到纽约州,与约翰·伯戈因将军率领的英军交手。(约翰·伯戈因:1722-1792,绰号绅士约翰尼,英国陆军上将、戏剧家。)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1)

约翰·伯戈因

墨菲和他的战友们自此展开了对英军军官无穷无尽的追杀。

1777年10月,在第二次萨拉托加战役期间,墨菲爬上一颗大树,在300码(274米)外射杀了英军准将西蒙·弗雷泽。随后,他又故技重施,狙杀伯戈因将军的主要副官弗朗西斯·克拉克爵士。

这两次狙杀非常有力,直接逆转了美英两军的士气,也让墨菲获得了“百发百中蒂姆”的绰号。

从此,墨菲还多次在超过200码(183米)的距离上展现他的神枪手天赋,墨菲后来被印第安人俘虏,但幸运活到了战争结束。

7、燧发步枪

18,19世纪是燧发滑膛枪和燧发线膛枪不断完善的时期,比如,可怕的“布朗·贝斯”——标准滑膛枪——已经成为英军步兵的首选武器。

同样,查尔维尔滑膛枪也成为法军的制式装备。

到了19世纪初,更多的军队开始认识到线膛枪的优点。比如,贝克线膛枪的枪管长度只有30英寸(76厘米),但它旋转4分之1圈的7条膛线足以让子弹准确命中150码(137米)外的目标。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2)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3)

8、名枪——“布朗·贝斯”滑膛枪

英国标准滑膛枪——通常以“布朗·贝斯”闻名——英军使用它超过一百年。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4)

第一支长枪管标准滑膛枪出现于1722年,是一支.75英寸口径的燧发枪,枪管有62英寸(157厘米)和46英寸(117厘米)两种。

尽管更长的枪管使之在白刃格斗中占了一定的便宜,它的枪管还是越变越短。这样既便于操作,也减轻了士兵的负担。

1768年的短标准型,其枪管长度为42英寸(106厘米)。

在18世纪90年代中期,更短的印度型出现,此枪得名于该型号是东印度公司设计的。

印度型的枪管缩短到只有39英寸(99厘米)长。

1797年,英军也开始大量装备这种枪。

“布朗·贝斯”滑膛枪的缺点主要集中在扳机组件上,但却生产了数以百万计(仅印度型就生产了300万支)。它为19世纪英国的殖民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5)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6)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7)

9、名枪——恩菲尔德线膛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8)

装备英军的恩菲尔德1853式线膛枪以其出色的远距离精度而著称,它枪管中的3条膛线让子弹每前进78英寸(198厘米)旋转一周。

恩菲尔德(使用者都这样称呼它)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它发射的子弹呼啸着掠过从印度(关于是否是它的子弹成为1857年印度士兵大起义的导火索,还在争论)到美国内战的各个战场上空。

该枪坚固耐用的结构尤其值得称道。它用结实的枪箍带把枪管和护木牢牢连载一起,而不仅仅是用几颗销钉固定了事。

撞击火帽式枪机的操作性和发火率都极为可靠。

与同时代的其他线膛枪相比,恩菲尔德比较轻便,这在全靠双脚丈量战场的时代,非常受欢迎。

恩菲尔德的高精度还表现在它的可调梯形标尺上。

它有100码(91米),200码(183米),300码(274米)、400码(366米)几档。

如果把标尺竖起来,还能到更远的距离。

10、撞击火帽式线膛枪

在美国内战(1861-1865)中,滑膛枪和线膛枪并肩战斗,不过随着新型弹药的引入,后者的表现要远远好过前者。

早在1823年,英国陆军上尉约翰·诺顿就发明了一种圆锥形子弹

诺顿遇到的问题是:在给线膛枪进行装填时,子弹必须要压得更紧一些,使它与膛线紧密结合。

而这对于从膛口装填来说又显得格外困难。

诺顿的设计让子弹可以轻松与膛线结合,即子弹底部内凹,受到气体推动时可以向四周扩张,贴紧膛线。

1847年,克劳德·艾蒂安·米尼设计的米尼子弹完善了这一设计。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19)

m1861前装步枪

11、撞击火帽式后膛枪

在线膛枪发展史上,19世纪60-70年代是一个大转折的时代,步枪开始从前膛装弹转向后膛装弹

早在18世纪晚期,帕特里克·弗格森少校就已经发明了后膛燧发枪

1823年,瑞士枪匠约翰里尼·保利设计了一支铰接枪管的线膛枪,枪管折开后可将一发火药弹丸合一的纸壳弹装入枪膛。

另一个重大进步是在19世纪30年代全铜定装子弹(在一个弹壳里集成发射药和弹头)的出现使后膛装弹变得轻而易举。

1836年,普鲁士枪匠约翰·尼古拉斯·冯·德莱塞发明了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线膛枪

19世纪60年代该枪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使得各国军队或者装备新型后膛枪,或者用新的原理改造老枪。

12、名枪——夏普斯卡宾枪

撞击火帽式后膛枪——一般称为火帽后膛枪——在19世纪昙花一现。

它们是把后膛装填系统撞击火帽击发原理进行结合的最早尝试。这些试验集中在美国和英国

在美国,采用这种原理的主要有夏普斯格林卡宾枪

夏普斯采用起落式枪机来开关后膛,并装填弹药,再通过撞击式火帽或者底火带来击发。

夏普斯步枪存在的问题——也是所有火帽后膛枪的普遍缺点——就是火药气体会从后膛处泄漏(纸质或者亚麻弹壳不能做到气密)。

格林卡宾枪采用向一侧打开的后膛,在克服这个缺点上相对好一点,但弹药问题仍然限制了它的使用。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0)

名词解释:卡宾枪:即马枪、骑枪。它是枪管比普通步枪短,子弹初速略低,射程略近的较轻便的步枪。卡宾枪的名称来源于英文“Carbine”的译音。卡宾枪实际上归类属于步枪。它一般采用与标准步枪相同的机构,只是截短了枪管,是一种枪管较短,质量较轻的步枪。有人给它下了个简单定义——短步枪。至于卡宾枪的枪管有多短,多数词典认为不超过558.8mm。据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这种枪全长914mm,质量不超过2.7kg。

13、单发后膛装填步枪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膛装填枪大力发展的结果是诞生了一批采用不同操作系统的步枪。

它们都力图发挥使用定装子弹的最大效率。

纽约人雅各布·斯奈德设计了恩菲尔德1853式步枪,它采用铰接式后膛,以便装填弹药。

斯普林菲尔德的厄斯金·阿林选择了一种类似的“活门”原理设计了斯普林菲尔德1860和1863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1)

斯普林菲尔德活门步枪

雷明顿则走了另外一条路——“滚动闭锁”,击锤待发时后膛可以装填子弹。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2)

雷明顿滚动闭锁步枪

英国军队最终选择了杠杆枪机驱动的“下落式闭锁”结构,这一结构最早出现在马蒂尼——亨利步枪上。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3)

马蒂尼·亨利步枪

然而,就像毛瑟步枪的优异表现那样,只有旋转后拉式枪机才能代表后膛武器的未来。

14、名枪——德莱塞击针步枪

约翰·尼古拉斯·冯·德莱塞发明的击针步枪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

19世纪20年代,德莱塞和瑞士枪匠约翰尼斯·保利(定装枪弹的发明人之一)一起发明了一种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的原型。

经历了无数的实验和失败后,德莱塞击针步枪于1845年投入生产。

三年后,普鲁士军队装备了这种步枪。

装填时,先旋转后拉枪机,使前闭锁凸耳解锁,然后装填子弹,最后反向操作拉机柄,闭锁枪机,进入待发状态。

子弹底部装有撞击式火帽,火帽、发射药都装在一个纸质圆筒内,射击时,击针向前撞击子弹底部,击发撞击式火帽。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4)

德莱塞击针步枪

普鲁士人使用的德莱塞击针步枪是他们取得普法和普奥战争胜利的关键。

15、手动连发步枪(1775-1880)

1849年,布鲁克林的发明家瓦尔特·亨利迈出了通向连发步枪旅程重要的一步。

他获得了被称之为“意志连发枪”的武器专利。

在枪管下面的弹仓里装有多发无壳弹,通过操作下置杠杆来装填。这一原理又经历了许多著名设计师的不断完善,包括史密斯&韦森和奥利弗·温彻斯特

直到本杰明·泰勒·亨利发明了现在被视为传奇的亨利M60步枪,这是一种发射.44英寸边缘发火子弹的武器。弹仓可容纳15发子弹,如果再装填技巧运用恰当,一个枪手能够在一分钟内打出28发子弹。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5)

亨利m1860步枪

16、著名枪械生产商——温彻斯特

温彻斯特连发武器公司在美国枪械制造业中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1866年,奥利弗·温彻斯特建立了这家公司。就在那一年公司推出了第一种杠杆枪机步枪,就像代表了西部蛮荒时代的柯尔特“决斗者”手枪一样,温彻斯特开启了此类步枪家族的新时代。

20世纪初,温彻斯特又推出了新的自动装填步枪和散弹枪。在两次世界大战及以后,温彻斯特生产了BAR步枪,.50英寸勃朗宁机枪弹,M1步枪和卡宾枪,M14步枪等一系列产品。

1931年,温彻斯特公司被奥林公司收购。后者于1981年将武器制造分部卖掉(不包括温彻斯特品牌)。

随后,武器分部变更为美国连发武器公司

2006年1月,公司将位于康涅狄格洲纽黑文的著名工厂关闭,这一举措严重影响到公司许多著名民用武器的生产,如94型和1300型散弹枪。

之后,勃朗宁公司接手了这家工厂,并继续生产销售温彻斯特武器(勃朗宁和美国连发武器公司都是隶属于赫斯特尔集团的分公司)。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6)

温彻斯特M1873

17、手动连发步枪(1880-1890)

19世纪70年代,各国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都开始采用弹仓供弹。

1871年,保罗·毛瑟退出了他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采用枪管下方的8发管状弹仓供弹,枪栓每拉动一次,装填一发新子弹。

然而,管状弹仓有不少缺点,它们的弹簧一般簧力不足,随着子弹的一发发射出,枪的重心也在改变;另外还存在弹仓爆炸的危险。

苏格兰出生的美国人詹姆斯·李在19世纪70年代末解决了这些问题。

他发明了弹簧供弹的盒式弹仓,并把它直接挪到了枪栓的下边。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7)

毛瑟步枪

18、著名枪手——安妮·奥克莉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8)

安妮·奥克莉

安妮·奥克莉(1860-1926)是美国西部的一个神话。

像许多传说一样,在她身上也交织着历史的谜团和谬误。

她出生在俄亥俄州,原名叫菲比·安·莫西。9岁,她就成了设计比赛的专家。父亲死后,安妮不得不利用自己的射击技巧补贴家用。

1881年,安妮赢得了在辛辛那提举办的射击大赛,打败了她未来的丈夫和经纪人弗朗西斯·E·巴特勒

安妮选择了奥克莉作为她的艺名。

1885年,安妮与丈夫一起加入了“水牛比尔狂野西部马戏团”。

毫无疑问,安妮拥有非凡的射击技巧,不论是手枪还是.22英寸马林步枪,她都可以在90英尺(27米)外打中抛向空中的硬币,也能再同样距离上打中扑克牌的窄边

安妮曾经为许多国际政要和皇室人物表演,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和未来的威廉二世国王(她一枪打掉了他的香烟烟头)。

后来安妮离开了水牛比尔马戏团,但一直表演到60多岁。

19、手动连发步枪(1890-1900)

到了19世纪90年代,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历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已接近完美。

在这十年里,许多国家的军队纷纷装备这类步枪,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做好了准备。

在德国,毛瑟公司生产了Gew.98步枪(大家耳熟能详的98K就是由这种枪改进演变而来)。

该枪发射7.92×57毫米子弹,其旋转后拉式枪机极为出色(以其有力的退壳动作而知名),内置5发盒式弹仓供弹。

英国则装备了.303英寸李-麦特福德步枪,后来改进为李-恩菲尔德Mark 1步枪。此枪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武器中的一种。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29)

莫辛-纳甘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0)

毛瑟GEW.98步枪

20、名枪——李-恩菲尔德No.4 MK 1步枪

与李·恩菲尔德短步枪一样,No.4步枪同样是李·恩菲尔德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家族中的杰出代表。设计该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生产流程。它1939年11月装备部队。

李-恩菲尔德No.4 MK 1步枪与MK Ⅲ步枪最主要的区别在准星、标尺(标尺现在是两段翻起式)和外露的膛口上。

MK 1步枪上的机匣就进行了改进以提高生产速度。No.4 步枪又进行了一些微小的升级改造。所有的李-恩菲尔德步枪都非常结实耐用。

它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直服役到20世纪50年代(被7.62毫米的SLR步枪取代,不过它们又作为军校学员训练用枪使用了许多年)。

该枪的精度非常高,配上一个可卸式贴腮板和No.32瞄准镜后,它就是一支狙击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1)

李-恩菲尔德No.4 MK Ⅰ步枪

21、手动连发步枪(1900-1945)

根据19世纪末步枪交战距离的限制,20世纪初,枪械设计师们开始缩短枪管长度,生产“卡宾”型步枪。

比如毛瑟的GEW.98步枪,就从33.75英寸(86厘米)缩短到23.5英寸(60厘米),变成了KAR98k步枪。(98K诞生了

枪管长度的缩短决不会影响它们的实际作战性能,绝大多数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都能够杀死650码(594米)外的目标。

但是减少全枪长度确实提高了操作和勤务性能。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2)

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3)

98K

22、狙击步枪

作为一种军事艺术,狙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狙杀敌军军官,迟滞敌军行动,狙击在战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只要配合何时的光学瞄准设备,20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的标准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在射程和精度方面都足以胜任狙击任务

二战以后,随着狙击战术和弹道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专门设计的高精度、远射程狙击武器。

它们的枪托和枪身都可以调整,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射手的身体尺寸。

典型的狙击步枪口径仍然是7.62毫米,重型的反器材狙击步枪也出现了,特别是发射大威力.50英寸BMG(勃朗宁机枪)弹的型号。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4)

李-恩菲尔德L42A1狙击步枪

23、著名枪手——瓦西里·扎伊采夫

尽管不同来源的狙击记录不同——苏联政府大力宣传他的事迹——毫无疑问,瓦西里·扎伊采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著名的狙击手之一。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5)

瓦西里·扎伊采夫

他生于1915年3月23日,生长于乌拉尔,并在那里成为一名出色的猎手。

随着战争的降临,他参加了红军。

从此,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射击本领和莫辛-纳甘步枪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据说,仅在参军的头十天里,他就射杀了40个德国兵。

在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树立了他传奇的地位。

在那里,他为自己的纪录又增添了142-242个。

苏联政府为此大力宣传并举行了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是在斯大林格勒,他与一名德国狙击手展开了一场史诗般的较量,并最终胜出。

对手是来自措森狙击手学校科宁斯少校,他的使命就是狙杀扎伊采夫。

这段传奇成为《兵临城下》小说和电影的主题。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6)

《兵临城下》剧照

作为一名谦逊的英雄,他在1991年去世。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7)

巴雷特MOD.90狙击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8)

L96A1狙击步枪

24、自动装填步枪(1900-1945)

尽管有许多先行者,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之前,各国军队都没有装备自动装填步枪。

在那之前,自动装填步枪要么是生产成本太过昂贵,要么是机械结构过于娇贵不适于军用。

自动装填步枪的里程碑是M1伽兰德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39)

M1伽兰德步枪

这是一支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发射.30英寸子弹的步枪。

1936年,美国陆军开始装备此枪,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支正式列装的自动填装步枪。苏联紧随其后也列装了自己的半自动步枪——托卡列夫SV-40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0)

托卡列夫SV-40步枪

在二战期间,德国的Stg44步枪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它发射较普通步枪弹更短的子弹(短弹)以降低后坐力,同时在450码(411米)外仍保持足够的杀伤力,由此“突击步枪”诞生了。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1)

Stg44步枪

25、著名枪手——邦尼与克莱德

邦尼·帕克和克莱德·巴罗是美国最臭名昭著的两个亡命之徒。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2)

邦尼·帕克和克莱德·巴罗

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他们横行于美国南部各州。虽然起初只是抢劫银行,但后来也在便利店和加油站作案。

邦尼和克莱德的罪行通过广播家喻户晓。由于在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逍遥法外,他们变成了大众膜拜的英雄。

1934年5月23日,在路易斯安那的比恩维尔区靠近他们藏身地的一处偏远公路上,邦尼和克莱德走到了他们人生的尽头。

在整个犯罪生涯中,他们使用过许多武器,其中最得这对亡命鸳鸯喜欢的是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3)

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

26、自动填装步枪(1945-现在)

二战以后,步枪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关于弹药口径的争论。

有一方坚持应当继续采用大威力的步枪子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射程和侵彻力。

这一派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胜利,其结果就是选择了7.62×51毫米的子弹作为北约标准弹药。

随后发展了一批发射这种子弹的步枪。(M14等)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4)

M14

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倡采用小口径弹药的声音出现了。

他们认为应该采用小口径,高初速的5.56毫米子弹。他们指出,小口径更有利于射手控制武器,也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同时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武器也更轻巧。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装备了5.56毫米口径的M16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5)

M16a2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他主要西方国家的军队也都接受了小口径理论。因此,5.56毫米成为北约标准弹药。而7.62毫米主要用于狙击步枪和机枪

27、名枪——赫克勒&科赫G3A3步枪

赫克勒&科赫G3A3步枪FN FAL步枪、M16步枪一起并称为二战后步枪的代表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6)

赫克勒&科赫G3自动步枪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7)

FN FAL步枪

该枪由赫克勒&科赫公司于1959年研发,发射7.62×51毫米北约子弹。尽管G3步枪源自西班牙的CETME步枪,但它们所采用的滚柱闭锁枪机延迟后坐方式却是因为G3而名扬天下的(这一自动方式源自毛瑟战时的一种设计。)

G3步枪动作可靠,结实耐用,易于生产(大量采用冲压件和塑料件),操作简便——世界上超过60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此枪,另有13个国家购买许可证生产。

28、名枪——AK47突击步枪

AK系列突击步枪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武器——全世界总产量超过一亿支。

该枪由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在二战期间设计。

1949年,红军将AK47列为制式武器。

1959年推出改进生产工艺的AKM步枪。AKM步枪是AK系列家族中产量最大的一支,我国的56式步枪即直接仿制自AKM步枪。

AK系列的巨大成功既不是由于它的复杂精密,也不是因为它的火力强大,而是因为它出色的可靠性。这支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发射7.62×39毫米子弹的步枪,无视任何环境的影响,只需要最低限度的保养即可随时打响。它们的耐用性意味着只有很少的AK步枪会因故障而不能使用。

突击步枪发展史(步枪的前世今生)(48)

ak47

END

手枪的前世今生

机枪的前世今生:从排枪到MP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