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上网,看到这么一句农村俗语:“宁在自家嚎,不去别家哭;宁肯睡光席,不借别家褥”。因在下愚昧,虽然思考了半天,竟然没有弄懂这句俗语究竟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向一位老农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人穷莫进娘家门(为啥说宁在自家嚎)(1)

一、宁在自家嚎,不去别家哭

“嚎”的原意是指嚎叫,是狼群在夜晚发出的叫声,后来,因狼的叫声有哭的感觉,便把“嚎”与“哭”联系在了一起,把“嚎”也当“哭”来解释了。因此,嚎=哭。

而所谓的“宁在自家嚎,不去别家哭”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一旦有什么悲伤的情绪需要发泄,一定要选择在自己家里发泄,而千万不要选择在别人家里发泄。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呢?

“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是因情感的大浮动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如果单单从情感表露的角度上来讲,在任何地方都是可以哭泣的。但是,有人会将哭泣引申为“向死者致哀”,因为在办理丧事的时候,人们也是习惯于哭泣的。因此,一旦在别人家里哭泣,别人就会感觉不吉利,就会表露出反感的情绪。

据称,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女子因遭遇了家暴,所以,心情非常不爽,因此,便回到娘家给父母诉苦,而在诉苦的过程当中是肯定会哭泣的。虽然说对于女子的哭泣父母并没有说什么,但娘家嫂子却有些不乐意,于是,便对该女子进行了呵斥。可谁知这一呵斥不打紧,该女子从娘家出来后便跳进了娘家门前的池塘中溺水身亡了。女子的母亲眼见自己的姑娘身亡了,自然是悲痛欲绝,在伤心的哭泣中因一口气没有上来而也导致了死亡。女子的父亲眼见自己的女儿、老婆都死了,感觉自己活着已没有意义,于是,自己便也上吊自杀了。自从这场悲剧发生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外人”在自家哭泣是会带来霉运的。所以,许多人是非常反感“外人”在自家哭泣的。

既然别人家都不欢迎哭泣者,那么,一旦自己受了什么委屈,就只有自己躲在自己家里哭泣了,千万别去别人家里倾诉和哭泣。否则,别人是不高兴的。

人穷莫进娘家门(为啥说宁在自家嚎)(2)

二、宁肯睡光席,不借别家褥

所谓的“褥”,也就是“褥子”的意思。这句俗语的总体意思是:哪怕因自己家没有褥子而需要睡在光席上,也不能随意去借别人家的褥子。

那么,为什么不能随便去借别人家的褥子呢?

据说,在很早的过去人们都很穷,家里并没有多余的被褥招待客人。有一天,陕西某地的一户人家来了一位女客人,打算在这户人家住两天。然而,这户人家却没有多余的被褥供女客人休息。在无奈的情况下,这户人家只好问邻居借了一床被褥供女客人使用。可谁知这位女客人当晚竟然来了大姨妈,把褥子污染的不成样子。在这种情况下,这户人家只好将遭污染的褥子留下,想办法借钱去赔邻居家的褥子了。因为这户人家借的是高利贷,仅一床褥子的借贷,竟让这户人家还了十多年才还清。因此,这户人家逢人便说:“宁肯睡光席,不借别家褥”。

以上所言便是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

人穷莫进娘家门(为啥说宁在自家嚎)(3)

听了老农的解释后,我才算是明白了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同时,我也感觉这句俗语也是蛮有意义的,因此,分享给大家,供大家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