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开发孩子大脑潜能,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作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现在品质好的童书,都带手工制作。

例如像《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绘本,就配有恐龙模切图形和三个时间线组件,孩子可以组装成恐龙时代全景立体模型。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1)

立体时间线模型

《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按照时间线,介绍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20种明星恐龙的来历、特性等。并给每种恐龙建有档案卡,讲述名称由来、生存年代、身高身长体重、食性等特征。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2)

《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采用胶版纸,彩色大开页,绘图清晰逼真,反复翻阅,也不会皱折磨损,非常适合孩子。

作者伊莎贝尔·托马斯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了100多部儿童和青少年作品,其中大部分是以自然和科学为主题。

2016年,他创作的《如何改变世界》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年度青少年图书奖提名,《你需要知道的事》入围蓝彼得儿童图书奖。

设计查理德·弗格森已用纸艺设计了150多本儿童图书,每本都极具创意;奥黛·梵琳曾多次举办插画展。

在《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中,伊莎贝尔·托马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介绍了恐龙知识;

查理德·弗格森和奥黛·梵琳手绘了恐龙复原图,真实还原了恐龙的身体结构和体态特征,让孩子欣赏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

三叠纪时代的恐龙

2亿3000万年前的三叠纪,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四周环绕着海洋,气候比现在干燥炎热。

地球上有处于霸主地位的主龙类爬行动物,还有鳄鱼、小型爬行动物。

最早的恐龙是小型爬行类动物。它体型小,用两条腿奔跑。

比如生活在阿根廷的伊斯基瓜拉斯托组的杂食性始盗龙,只比大公鸡大一些。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3)

始盗龙

这个时期,还有植食性的恐龙,比如始奔龙、鼠龙、板龙;肉食性的恐龙,比如腔骨龙、埃雷拉龙。

三叠纪的恐龙与祖先主龙类爬行动物的盆骨结构不同。

因此科学家认为,正是这个原因,在三叠纪末期,即2亿年前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恐龙幸存了下来,成为了接下来统治地球1亿3000万年里的爬行动物。

侏罗纪时期的恐龙

到了200——176百万年前,也就是侏罗纪早期,地球上的一块大陆分裂成两块大陆,海水涌入两块大陆之间,气候温变得暖而潮湿。

恐龙有主要两个大类,一类是鸟臀类——腰部类似鸟类的恐龙,一类是蜥臀类——腰部类似蜥蜴的恐龙。

在侏罗纪时期,鸟臀类恐龙开始走向大陆的各地生活,繁殖出不同的恐龙。它们身体庞大,用四条腿走路,身上长着尖角或棘刺。

以它们为食的蜥臀类,又可分蜥脚类和兽脚类。兽脚类恐龙长着大大的头、尖尖的牙齿,强壮的尾巴。

它们用双腿走路,用双手捕捉食物。它们体形有小的,比如美颌龙、始祖鸟;有大的,比如异特龙、双脊龙。

双脊龙是最早的肉食性恐龙之一。它和一匹小马差不多一样重;它长着扇形的冠头、尖锐的牙齿,手上长着5根手指。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4)

双脊龙

蜥脚类恐龙长着小小的头和铅笔状的牙齿,它们身躯巨大,四条腿粗壮,脖子和尾巴都很长。比如梁龙、长颈巨龙、腿龙。

截至目前发现的恐龙化石中,梁龙是最长的恐龙。它的颈部伸直是长颈鹿的3倍 ,有一个用来平衡身体的比脖子还长的尾巴。

梁龙以植物为食,牙齿磨损得快,所以它每颗牙都有5颗备用牙,且每35天换一次牙。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5)

梁龙

白垩纪时期的恐龙

150——66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地球上的大陆继续分裂,海平面上升,气候更加温暖。

植食性的鸟臀类恐龙成了最常见的恐龙,样貌变得更多,它们身躯巨大,包括甲龙类、角龙类和鸭嘴龙类。

比如,身上有坚硬的铠甲的甲龙,头上、鼻子长角的三角龙,背部有像剑一样的骨板的剑龙。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6)

剑龙

蜥脚类恐龙变得更少了,演化出了最大的陆生动物,比如阿根廷龙和无畏巨龙。

兽脚类演化出了身型比较小的、长着羽毛的恐龙种类,比如伶盗龙;身型巨大的霸王龙。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7)

霸王龙

白垩纪末期,地球发生了一场大灭绝,只有兽脚类恐龙幸存下来。后来它们演化成了现代鸟。

比如兽脚类恐龙——伤齿龙,长着大大的眼睛、尖锐的、带锯齿的牙齿,修长的后腿,脚上和手上分别长着弯曲的钩爪和3根手指。

恐龙世界24只装大号仿真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8)

伤齿龙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900多种不同的恐龙,《奇妙的时间线:回到恐龙时代》带领孩子了解20种明星恐龙,同时还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做到了寓教于乐。

(原创作者:青绿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