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为宝宝每天的睡前故事发愁?请关注我,从今天起悦宇妈妈陪你,每天一个国学故事,塑造宝宝幸福人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国学启蒙故事三字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国学启蒙故事三字经(一定讲给孩子听)

国学启蒙故事三字经

你是否在为宝宝每天的睡前故事发愁?请关注我,从今天起悦宇妈妈陪你,每天一个国学故事,塑造宝宝幸福人生!

国学育儿。赢在起跑线上,睿智父母必看!手把手教你讲国学小故事~~~

(一)故事开头:介绍故事的出处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这句话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孙敬悬发,苏秦刺股,这两个故事是这样的。

(二)提出要求:

要认真听哦,听完会问问题哒~这是关于谁的故事?故事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故事的讲述:

头悬梁——孙敬悬发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会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锥刺股——苏秦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井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及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

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睹。

家人见到这样,有些不忍心,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虐待自己啊!”

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

经过“血淋淋”的一年,苏秦已经很有学问了。他又开始出去闯荡天下,这一次终于事业有成,很有心得,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四)讲完故事三必问:让孩子认真听故事,学习思考,加深印象,培养口才。问题要一个一个地问,引导孩子简单复述故事,说出自己的感悟

这是关于谁的故事啊?故事讲了什么啊?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啊?

(五)故事的总结:总结道理

今天看来故事中的孙敬和苏秦,他们勤学的行为对自己过于残忍苛刻,伤害身体,已不被推崇,但他们爱学习不舍浪费一丝一毫的光阴,勤奋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也激励着我们的斗志。

任何人想要有所成就,离不开远大的志向,更离不开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现在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对于求学,做学问很少有热情和追求。对于学习知识大都也是在父母老师督促下勉强为之,更别说如古人般刻苦勤奋。没有远大的志向,何来读书的动力。

今天的小故事可以经常讲给孩子听,从小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告诉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能够通过持续的努力,正确的方法,不轻言放弃的决心和毅力解决的。

这个故事你会讲了吗?请点赞收藏哦~~

关注我,开启国学启蒙,以小故事为宝宝启迪智慧!!

#育儿##国学启蒙##故事启蒙##儿童启蒙教育##你给孩子讲过什么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