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必须成长。

前面几期我们一直在介绍面向未来的几种核心能力,比如,创新力、故事力、抗打击力、娱乐力和设计力。今天,我们换个话题,谈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罗马。

关注我们的朋友可能会有疑惑,你们怎么什么都说,到底还有没有专注力?其实,我们这个专栏,不管话题是中国的外国的,还是古代的现代的,甚至是展望未来的,其实着眼点只有一个,那就是:

为现在中国人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情景提供一种视角,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视角。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成为大家的参谋,成为提供建议和相关素材的人。是参谋,而不是决断。所以,虽然我们每次选择的话题可能不同,但是我们是从为您提供不同视角的原则出发,希望能带给您一点启示,一点新的想法,一点不同。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1)

当我们谈论罗马的时候,我们能想到什么?

这是一个大家极其熟悉的词,它是地名,是国家的名字,是人名,是电视剧电影的名字,是很多谚语中的引用,它是历史,是文明,是故事,也是传说和传奇。今天,我们不逻辑,只发散。从几个小点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曾经触动过我的罗马。

1、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一天,在路上走,无意间听到两个女孩在聊天。一个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另一个说,是啊,可是有的人就直接出生在罗马!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2)

妈呀,太有才了!

是啊,我们有句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西方说:有的人是含银汤匙出生的。如果我们把罗马比喻为社会阶层的顶端,那么,条条大路通罗马起码有两个含义。第一,人人都想去罗马,或者,更精确的说法是,大部分人都想在社会阶层上更上一层。第二,这句话给人的另一个感觉是,这种想法好像是可以实现的,一个通字淋漓尽致。所谓的成功是有办法的,一种不行还有另一种,总之办法很多,起码要比困难多。

但是,现实很残酷。

2011年9月17日,美国纽约曼哈顿爆发了一场所谓的“占领华尔街”的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好几个月,示威者打出的旗号是:“我们是99%的人”,反对“1%”的人。说到底,他们反对的是美国社会中日益加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这场运动,虽然没有引起美国主流民众的同情,但是却带来美国主流社会的反思。贫富差距现在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可以引发如此剧烈的抗议活动?

让我们先看几组数据: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3)

数据来自:世界不平均实验室发布的2018世界不平均报告

1、收入差距演变的趋势走向了极端化。1980年代,美国收入前1%的人收入总额占国民收入的10%多,不到11%,到了2016年,几乎翻了一番,占到了20%多。同时,美国收入后50%人的收入份额从1980年的20%,下降至了2016年的13%。

2、排名前1%的人现在拥有国家财富的38.6%,高于2007年的33.7%。最低的90%现在只拥有全国总财富的22.8%,低于2007年的28.5%。

3、从1980到2016年,全球收入前1%人的收入份额从16%提升到了22%,而后50%人的收入份额仅从8%提升为10%。

前几年,在中国非常流行一本书,名字叫做《未来简史》。书中引用了CNN一篇报道中的数据:到2016年初,全球62名最富有的人拥有的财产总值等于最贫穷的36亿人的总和!也就是说,这62人拥有的财富,是全球较为贫穷的那一半人的财富总和!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4)

该组织还做出了一个预测,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

  1. 2016年,全球最富有的1%人群占有的财富份额为33%,到2050年,可能会达到将近40%。
  2. 而中间40%人群,2016年占有的财富份额将近30%,到2050年,可能下滑至27%,和全球最富有的0.1%人群所占有的财富总和相近(26%)。

是的,美国,甚至是全球的贫富差异是在扩大化,正如马太效应所说的: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新约.马太福音》

个人的收入是这样,行业也是这样。

一个行业只有前两名才能有利润,才能发展得更好。其他的都是在生存层面上挣扎。让我们看看周围大量的行业都是这个样子。

电商,淘宝和京东;操作系统,安卓和IOS;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外卖,美团和饿了吗……

除了这些,我们很少选择第三的商家。留给第三名的空间越来越少。

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符合721定律:只有前2名有利润,过得很好,其他的都在挣扎。第一名拿走市场的70%,第二名拿走20%,第三名和后面所有的公司,拿走10%。这个法则最早出现在互联网行业,现在的趋势是逐渐向着其他大部分的行业扩展。

比如,全球的手机利润: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5)

数据来自网络

2018年,在全球的手机行业,苹果一家独占了全球手机市场73%的利润;三星排在第二位,利润占比为13%,第三位,是所有中国手机厂商的总和,利润份额和三星相当,也是13%。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不对啊,73 13 13=99,不是100啊,是的,也就是说,全球其他地区剩下的600多个手机品牌,分享了行业剩余1%的利润。

另外,多说一句,投资人徐小平曾经说过,创业企业一个很好的股权分配原则也是721,就是主要创始人占70%的股份,第二创始人占20%,剩下的10%是其他共同创始人的,或者留给公司里有潜力的员工作为股权激励的政策。

是啊,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现实是通往罗马的道路上,实在太挤了。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6)

2、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有一本书,名字叫做《巨富》(Plutocrats: 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and the Fall of Everyone Else ),作者是克里斯蒂亚·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她是乌克兰裔的加拿大人,新闻记者,曾在《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等著名的新闻媒体工作。她还是作家,除了上面的提到的《巨富》,还有一本比较有影响力的书,名字叫《世纪销售:第二次俄罗斯革命的内幕》(Sale of the Century: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Second Russian Revolution)。她还是一位政治家,目前担任加拿大副总理。看一个人牛不牛,首先维基百科上有没有关于这个人的词条,这是门槛。如果想看一个人的思想在西方的影响力有多大,还有一个参考就是他/她有没有上过TED的演讲台。没错,弗里兰都有。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7)

克里斯蒂亚·弗里兰 (图片来自网络)

书中给这个时代新的巨富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新一代巨富的标准——年收入超过2000万美元,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他们和之前的富豪很不同。新巨富有一些新的特点:

1、新巨富特点一

国籍对于他们意义不大,他们之间的相似性远大于他们和本国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是全球化的生活,是全球化的思维模式。

2、新巨富的特点二

财富不是来自自己的老爹,财富是靠自己赚取的。获得巨额财富和机遇有关,比如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很多这样的巨富。其中一个普遍的模式,就是把以前富人才能享受的普及给大众。比如,得到APP的模式,就是把以前富人才能有的知识咨询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普及给大众,从而获取大量的财富。

3、新巨富的特点三

在竞争中变得强大,在竞争中一直赢,一路赢。比如,从开始受教育就进入了最顶尖的教育系统,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一直到最好的大学。所以,这些新巨富的上一代不是贫困的一代,也不是特别富裕的一代,而是位于中上层的中产。他们有见识可以帮助下一代选择好的赛道,他们有压力让下一代更努力的付出,他们有能力提供最好的教育。

4、新巨富的特点四

虽然很有钱,但是还很努力的工作。他们的工作辛苦程度远远高于一般人,而且他们乐在其中。他们是目标导向的,在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把事情做成,其他人的感受甚至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他们的快乐并不来自于此,他们的快乐来自自己的成就。

5、新巨富的特点五

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他们赚的是每个人的钱,因此,大众的认同很重要,这就需要他们具有普适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他们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

6、新巨富的特点六

聪明,有科学类的学位,技术狂人。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8)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图片来自网络)

最典型的就是最近很火爆的,被誉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2020年11月24日,49岁的马斯克净资产达到了1279亿美元,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第二。仔细品品,马斯克和上面的六点都很符合。其中,最打动我的是第三点。马斯克和盖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这对他们现在的成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你说,是啊,这些巨富是很牛,但是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就算我们成为不了巨富,我们起码还能努力成为巨富他/她的爹或者妈。

对普通人而言,有几点启发:

  1. 资本的重要性在下降,科技的重要性,也就是知识的重要性在上升。
  2. 持续的努力造就非凡的成就,要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这样才能一直做下去。
  3. 冒险需要成本,有支持才能承受冒险失败的结果。
  4. 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先成为中产阶级中较高的一层,然后努力帮助下一代成长。

约翰·亚当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他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

“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习数学和哲学,以及地理、自然历史等等,然后我的孙子才有机会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红和瓷艺。”

就算我们无法出生在罗马,也要努力住在罗马边上,近一点,再近一点,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罗马的建设者,也许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有了成为罗马公民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9)

3、罗马和霍去病

罗马文明极其辉煌,但是却在公元476年,被欧洲北方的蛮族入侵给灭掉了。这段历史挺有意思的,说起来,和我们中国的历史关系很大。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10)

东西方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中,有一支力量不得不说,有点按下了葫芦起了瓢的意思,这支力量就是匈奴。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历史上征战不断。在这里多说一句,古代史一直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纠缠;近代史其实是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较量。

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腾出手来了,就开始打匈奴。公元前215年,秦国大将蒙恬率大军攻打匈奴,然后匈奴退回到草原,一看打不过,怎么办,匈奴开始内部的统一,他们也要团结起来,这样力量才更大。后来,中原开始乱了,匈奴有了喘息的机会。直到汉武帝,在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

为什么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11)

被打败的匈奴分成了两支,一支降了汉朝,史称南匈奴,另一支慢慢就往西去了,史称北匈奴。然后,几百年之间就这么一直闹腾,南匈奴呢,继续和中原一会儿好一会儿打的;北匈奴呢,也是后来和中原又纠缠了一段,打不过,最后慢慢的往西迁了。

南边和中原纠缠的匈奴,大概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魏晋南北朝期间,一路北下,灭了西晋。

北边的匈奴呢,慢慢的西迁,到了4世纪的时候,大概公元350年左右,深入欧洲的腹地。这一来不要紧,就像大象跑进了瓷器店,彻底打破了原先西方已经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格局。

从公元3世纪开始,由于匈奴人的西迁,打破了欧洲大陆原有的态势,陷入了历史上所谓的蛮族入侵。在西方的历史上有一个匈奴王阿提拉的故事,史称上帝之鞭。他在欧洲曾经短暂的建立了一个匈人帝国,曾经把东罗马和西罗马帝国都打服了,年年给他们上贡。从那时开始,整个欧洲开始动荡,打成一锅粥了。

在欧洲,南边是罗马帝国,有点像我们的中原地带,属于农耕文明。

北边是各种在罗马人口中的蛮族,就像中国古代对周围人的称呼: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属于游牧和狩猎文明。

在早期,游牧文明的战斗力是很强悍的。就像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原文明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修建了长城,就这样还经常被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被灭国也不是稀罕事。

匈奴人的到来,抢占了一些原来欧洲北部游牧民族的地方,这些人开始逐渐的向西和向南,这些地方,原来都是罗马帝国的地盘。

欧洲西北面,原来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就是现在北欧四国的地方),是朱特人、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他们跑到了英格兰半岛上,把那里原来属于罗马帝国的地方占领了。

汪达尔人,就是在现在波兰一代当时的原住民,一路打到了现在的法国和西班牙,甚至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非洲。这些都是原来罗马的地盘。

还有哥特人。他们也被称为日耳曼人。原来是在黑海北面定居。匈奴人来到欧洲后,很快就和他们遭遇了。本来他们好好的在和罗马人做生意,后来匈奴人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袭击了他们。哥特人就一路向西,向南,深入了罗马帝国的腹地,经过多年的征战,打败了罗马人,洗劫了罗马的大本营,就是现在意大利所在的地方。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罗马帝国就这样落幕了,欧洲开始了所谓的黑暗中世纪。

按下了葫芦起了瓢,东方打跑了匈奴,却间接的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覆灭。

世界是个系统,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数不清的互相作用;每件事情并不孤立,蝴蝶效应无处不在。也许这个视角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也许能让我们更坦然的面对变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现如今,通往罗马的道路越来越拥挤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住得离罗马城近一些,再近一些,有些愚公移山的精神也不错;霍去病打败了匈奴人,然后罗马被灭了,蝴蝶效应无处不在,理解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视角。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