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8日,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将以线上音乐会的形式,完成疫情下的“友谊赛”,演奏曲目包括一首中国作品——华人作曲家周天创作的《夜途》。今日,周天在线接受采访,畅谈《夜途》的创作灵感来源,并解析了这部作品的技巧和内涵。

周天做饭教程(如何才能演绎好夜途)(1)

《夜途》,顾名思义,灵感源自一段“夜途”的感受。“那是在一个深夜的车站中获得的灵感。”周天说:“疫情之前,我有一天深夜从杭州站乘地铁去上海,当时看着车站里的人来人往,不同的人去往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可能是踏上一个全新的旅途,有些人可能是去找到自己的归属,有些人可能就只是一段夜途。我想用音乐,去描绘充满光明与希望的三个夜间片段。”

如何把握《夜途》的演绎呢?周天缓缓道:“从作曲家角度而言,我想在弓弦间展现独奏和交响乐的碰撞。”在他看来,独奏家和交响乐队存在三层关系:一是“协奏”,所谓协奏曲的协奏,就是乐队来“协奏”独奏;二是“合奏”,就是乐队与独奏“合奏”三是“竞奏”。他特别强调,合格的20世纪以后的协奏作品,不再只是协奏或独奏来完成作品,也不再只是乐队跟独奏一个“合奏”的状态,而是通过互相竞争迸发出一种音乐的光彩。所以周天对《夜途》的期待,就是独奏家和乐队迸发出音乐的张力。

周天做饭教程(如何才能演绎好夜途)(2)

图说:作曲家周天 官方图

为帮助选手更好地理解《夜途》,周天特别开课,列出“学习清单”,分享了包括爱德华·霍普的著名画作《夜游者》、选自巴托克组曲《在户外》的“夜之声”,华彦钧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对自己在创作《夜途》时的启发。当然,周天的点拨仅用作引导,他强调:“不同的人演奏《夜途》会有不同的意图,而它也将引发不一样的共鸣点。有些人也许能听见回忆,有些能听见旅途,还有些会听见自己。”这也正是周天想要达到的效果——让《夜途》给予独一无二的感触。

周天做饭教程(如何才能演绎好夜途)(3)

作为一部委约作品,周天创作《夜途》不仅是为比赛度身定做,也将六名决赛选手的特性考虑其中。所以在看了选手们的演奏后,周天重新调整了《夜途》:“接受委约的作曲家和设计师有相似之处,无论是为一个人设计一件衣服,或者是设计一个音乐厅或是一个家,都应传达出委约方包括演奏者的性情、调性的,所以在六强选手诞生后,我自己对他们进行了一些深度的了解。随后,我把炫技的部分又提高了难度,因为我觉得他们水平非常高,我的作品就不需要写得那么‘安全’,而是充分释放他们的技术潜力和音乐内涵。”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