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李子满枝头,返乡创业的青年周城通过家门口的重庆渝北银座村镇银行获得1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给农药、化肥和农家乐来了一次升级;江西赣州洋江村享受到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连续6年的1100万元整村授信,荒地变良田,村民每年有了8至10万元种养殖资金……自2013年6月面世以来的十年间,台州银行及其主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村聚易贷·兴农卡”走进全国11039村居,总授信户数超30万户,金额近375亿元,户均不到16万元。

乡村振兴怎么提高农民增收(超1.1万村居超30万农户)(1)

整村授信、一次授信、6年有效、循环使用、按日计息,这张为“三农”和青年创业者量身定制集融资功能、存贷合一的卡,将金融“活水”送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也见证了台州银行创业者致富的金融普惠和振兴乡村实践历程。

创业农户致富增信

“从刚开始的8万元到现在的15万元,我的竹笛生意在台州银行的支持下也越来越红火!”57岁的董卫清是兴农卡的首批客户,9年间经营“铜岭桥乐器厂”的他拿着这张卡进进出出购买“苦竹”,在自家三层小楼中,夫妇俩和两个工人从事从竹子到笛子的“一条龙”生产。

董卫清所在的杭州余杭区中泰乡紫荆村盛产的“中泰竹笛”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聚着160多家笛箫乐器厂,年产竹笛数占国内外总量逾80%。从苦竹砍伐到竹笛上市前后长达数年,经营需要大量垫资,村民往往是进货时产生临时周转需求。正当资金筹措之时,台州银行推出2至30万元不等、一次签约长达6年的兴农卡。紫荆村竹笛协会的80多户一次性都办了兴农卡,从最初的普遍授信额度仅为5至10万,目前已撬动该村竹笛产业年总产值3.4亿元。

像董卫清这样的小作坊主,连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是台州银行兴农卡的支持主体。数据显示,兴农卡当前有余额客户11.74万户、贷款余额181.10亿元,其中支持的绝大多数是授信额度仅为15.95万元的小本生意。

农户想贷能贷,银行敢贷会贷。年审制预授信、面向农户小额授信的兴农卡近八成客户以信用方式发放,凝聚了台州银行多年探索出的小微信贷服务模式。台州银行以特色信贷技术为基础,借助大数据实现客户风险的识别、监测、计量与控制,并充分发挥“社区银行”商业模式的长处,克服了农户抵押难、担保难的融资困境,形成了台州银行特色的村居批量业务的风险管控模式,信贷支持精准滴灌田间地头。

白手起家、没有固定资产的青年群体也是兴农卡重点支持对象。在重庆渝北统景镇印盒村经营着10亩李子林的33岁返乡创业青年周城,曾在兴农卡的信贷支持下,解决了李子种植所需要的农药、化肥等费用以及农家乐升级造成的资金缺口,实现了年产量两三万斤、年销售额8至12万元的累累硕果。“一筹莫展的时候,是重庆渝北银座村镇银行用移动营业厅办理了兴农卡的签约放款。让我赶上了农时,也搭上了致富快车。”周城说。

乡村振兴怎么提高农民增收(超1.1万村居超30万农户)(2)

“兴农卡”惠及无法享受传统金融服务的农户、青年创业群体,这类群体的人品、创业前景等沉淀价值被充分挖掘,获得平等获取银行贷款的机会,赶上了实干致富的好时候。

后发乡村无感授信

“70多亩油菜花地这几年花开得也蛮好,每年上千名游客慕名过来。”江西赣州南塘区洋江村吴桂洋笑着说。老吴原先在外地做家具行业,2017年返乡承包了200亩农田,办起了家庭农场。冬种油菜花、再种两季水稻,去年有将近40万收益,既控制了抛荒、盘活了闲田,又有了稳定收入。自他回乡创业以来,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南康镜坝支行就通过兴农卡为他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行长曾繁星表示,目前已向洋江村整体授信1100万元,村民每年平均可以贷款8至10万元,基本满足全村村民的种植、养殖需求。

去年以来,村民到村口扫一扫兴农卡的贷款码,贷款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原来,台州银行驻村客户经理就像网格联络员一样,掌握各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和产业导向,银行与村居建立“伙伴银行”关系。金融联络员利用村干部人头熟的优势,与当地结成紧密的党建共建联系,为农业产业对接资源、为技术改造联络专家、为乡村治理倾斜信贷政策。该行因地制宜实行“一县一策”“一行一业”,乡村振兴特色支行的特色团队提供特色产品、特色服务,增强低收入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

在此基础上,兴农卡创新的小额信用及统一提前授信方式,将农村产业的专业分析、农户信用数据量化成 授信白名单,按照标准化、电子化、流程化的“整村建档” “整村授信”模式实施批量覆盖,实现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的新型融资模式。后台自动审批、线上签约、线上授信、线上放款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融资成本降低和年费、手续费、汇款费全免提供了可能。

乡村振兴怎么提高农民增收(超1.1万村居超30万农户)(3)

“普惠金融服务移动工作站”、村居“扫码贷”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除传统渠道外的微信银行、电话远程、手机APP的贷款途径,让全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便利的金融服务。偏远山村和海岛的农户通过兴农卡的存取款、转账、汇兑、理财等支付结算功能可随时完成日常生活缴费,方便群众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改善,促进了乡村基层治理。

十年里,在额小、面广、质优的兴农卡金融服务下,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和农户通过台州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实现了信用变现,越来越多的村居资源完成了价值实现,一幅幅乡村共富图景正徐徐展开……

记者 赵琦 通讯员 张露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