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艰难的生活——落脚扶余县薛家店
1、
祖辈一路向北,顺着官道向前走。他们爬过柳条边,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进入了郭尔罗斯前旗境内,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是蒙古王公游牧地。
郭尔罗斯前旗,幅员辽阔,东界乌拉河(今第二松花江),邻伯都纳:西界博果图,接科尔沁左翼界;西南界巴彦济鲁克山接科尔沁左翼界;南、东南界柳条边,接古林界;北界拜格台和硕,接科尔沁右翼后旗界;东北界嫩江,接科尔沁右翼界;西北界库勒恩博噶,接科尔沁右翼前旗界。
郭尔罗斯草原
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为秽貊[huì mò地。汉、魏、晋、南北朝中期属夫余国。唐初为高句丽所据。在唐代的渤海时期属渤海夫余府。
辽代,本地为契丹二十部游牧地,属长春州辖。金初,仍属长春州辖。元代属开元路。归辽阳行书省管辖。明纳哈出所控。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纳哈出降明。明正统年间为嫩科尔沁所据。清崇德元年(1636年)为固穆所辖。顺治五年(1648年),清朝实行盟旗制,郭尔罗斯前旗为哲里木盟十旗之一,统属于清朝理藩院。
“郭尔罗斯”源于蒙古古部落名'豁罗喇斯’的译音,意为“江河”。前郭尔罗斯位于松花江南岸,故前郭尔罗斯语意为“江南”。
郭尔罗斯前旗境内,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散落着各色的蒙古包。有的简易,是用兽皮覆盖在木头架子上的毡包,有的圆形气派,为红色的包顶,有的为绿色的包顶,有的是用新鲜的白色毛毡做成的,有的是陈旧的黑色的毛毡做成的,大小不等随处可见。
松花江
祖先们从柳条边的南界进入郭尔罗斯前旗这片草原,一家人感觉这里和他们听说的情况不一样,没有敢做停留继续向北走,直到被一条大江横住了去路。
来到了江边的码头,只见这里车船云集,号子声一阵阵洪亮从江边船上传来,光着膀子的汉子正从船上扛着木头,一步步迈下船头。
李井茂和李井思让家人坐下来歇,他俩跑到江边去问,原来这条江叫松花江,江对岸是伯都纳新城,他们所在的这个岸是蒙古族郭前旗。过江有船。告诉他们松花江把伯都讷分成江南江北,江南主要是草原和部分旱田,江北主要是旱田,从山东过来逃荒的在伯都讷的多。他们建议还是坐船去伯都讷好,能遇到老乡好讨生活。
他们了解后赶紧把情况告诉了李广义,让他来定夺。
经一家人经过商量决定还是搭船过江到伯都讷去。
老扶余县松花江岸
伯都讷是今日的松原市宁江区和扶余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东部。坐落在嫩江、松花江的冲击平原上,东临榆树市,南靠德惠市,北以松花江、拉林河为界与黑龙江省双城市接壤,西与宁江区毗邻且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安县隔松花江相望。是沟通黑龙江、辽宁两省的公路和铁路交通要塞。
早在西汉初期,这里便建立了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部落车家——夫余国,
清代,扶余一带,属吉林将军伯都讷副都统辖地,副都统驻伯都讷城。伯都讷城是清初“边外”(柳条边)七大军事重镇之一。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设立伯都讷站,是宁古塔将军境内西部通往齐齐哈尔城的重要通道。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在伯都讷驿站南20里处建新城,名伯都讷新城(今扶余镇),添设伯都讷副都统专城驻防。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设置伯都讷厅,驻伯都讷新城,同时设分防巡检一员,驻孤榆树屯(今榆树市),隶属伯都讷厅。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伯都讷厅升改新城府,驻新城,与伯都讷副都统同城;孤榆树屯巡检改设榆树县,由新城府领。翌年4月,裁将军,改隶吉林行省西北路道。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批准,裁撤伯都讷副都统。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改为新城县。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1914年2月,因与河北、山东等省新城县重名,奉令改称扶余县。 1929年2月,由吉林省直辖。
扶余资源丰富,三面环江河,第二松花江、第一松花江和拉林河,雨热适中,土质肥沃。早在清顺治初年为皇室猎地和贡山,派八旗兵丁戍守,并令垦地自给,到顺治十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由最初的旗人屯垦到汉民开垦。到雍正年初,有汉民潜入私垦禁荒,并移居至此。
乾隆二十七年颁布了《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条例》(宁古塔,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满语数之六为宁古,个为塔,相传清皇族先祖兄弟6人曾居此地,故名。有新旧2城,相距25千米。旧城位于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镇。康熙五年(1666)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城地),将“吉林乌拉伯都讷种地流民编入皇甲,入册交粮”,这时的私垦地六千多顷开科入册。
嘉庆十五年,人口渐多,外省汉民携眷而入,使新旧汉民(史称民人)已达万户,汉民私垦地已经达到两万多公顷。
道光二十九年,据伯都讷厅巡检调查民情,查得扶余县境内汉民14433户,计92264口人(扶余县志95页)。而祖辈闯关东的清朝道光年间正是大量汉民涌入的时候。
老扶余县松花江岸
当时伯都讷,山东闯关东来的人很多,这里优厚的自然条件加上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山东老乡,让祖辈找到了乡音和依托,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只要勤快就不能挨饿,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可垦荒可打零工做长工,就可以糊口度日。
据《扶余县志.人物.纪文元传略》记载,新城府满蒙校老校长纪文元生于山东省即墨县纪家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纪文元只身离家走上“闯关东”之路。一路上,经烟台,过营口、穿辽阳、落脚奉天,任塾师从教糊口。一年后,又离沈阳北行,辗转于吉林、盘石、牡丹江、海龙,仍从教为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回到家乡。次年,复走关东,考入吉林高级师范学堂半工半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新城府筹建公立(商绅捐立)满蒙校,纪先生应聘(从吉林走松花江水路)来新城府,到该校校从教。
据作家王昭全《萧振瀛传.第一章》记载:萧振瀛家是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大张村。其闯关东的路径 陆路闯关, 经沈阳东北顺着吉林乌拉的松花江走水路往西北去,七天路程便到达伯都讷新城。
无论走哪条路径汇集到伯都讷,这里茂盛的庄稼宜人的气候,让一群又一群疲惫不堪的山东人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伯都讷的新城码头上,一派热闹景象。成袋成穴的大豆、高粱、小麦垛,像小山一般,等待外运。江面上,帆起樯移,装卸脚夫们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作多种买卖的人们操着南腔北调。客栈招引客商,饭店兜揽主顾。几个赶着一群高头大马的蒙古客人在同牙行经纪人袖里吞金地讨价还价。
木排靠了岸......过了阅江楼,不远处便是南城门。门边虽站有兵丁,平常时候对过往行人并不盘查。南门外路东,一条路面不宽的街道异常热闹,路南路北,有挂红、蓝幌的汉、回饭馆,有挂柳条梨包的小客店。人来人往,喧嚣不断......
伯都讷新城南、西两面濒松花江,南城门离码头不足一里,西城门距西江边也只有二里多地。隔江而望是科尔沁王爷的领地,属郭尔罗斯前旗,绿草如毡的大草原一望无际。新城出北门25里便是旧城,康熙年间建了新城后便已废弃,但所在地的大屯子仍称伯都,因曾为驿站,人们也叫它北站。过了北站便是江坎,坎下阶地又是一片平展展的冲击平原,松花江从新城南、西绕境而来,到这里汇了西来的嫩江,复折东去。就在松花江东来北去复又东折之处,形成一块以台原为主的楔形地域。这块沃土便是江带三方,田沃万顷的伯都讷厅属地。它有如一个楔形的半岛,楔入了绿野茫茫的科尔沁草原。
一家人坐上过江客轮,到对岸的伯都讷。
秋季的松花江,江平水阔,远处的伯都讷码头熙攘人流渐渐可见。确实是一片繁忙景象。家里人看到了希望,盼着这船快些到码头。付完船钱,打听好当地的情况问好了路,一家人再次出发。
作者 李晓艳
李晓艳,祖籍山东登州府海阳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诗刊》、《中国诗人》、《诗选刊》、《诗探索》、《诗歌在线》、《记忆》、《吉林日报》、《松原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出版诗集《窗外依旧》、《飞翔的声音》,传记文学《柏青》《凤起径山》。二00八年诗集《窗外依旧》获松原市政府第一届查干湖文学奖二等奖。二0一一年《无题》(组诗)获松原市政府第二届“查干湖文学奖” 二等奖。二零一四年传记文学《柏青》获松原市政府第三届“查干湖文学奖” 一等奖。作品《夜泊查干湖》获《诗刊》杂志社2007年春天送你一首诗二等奖。散文《美丽的孔雀》获得201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2017诗集《飞翔的声音》获松原市政府第四届“查干湖文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