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桥饯别讲的什么故事 低眉折腰事大国(1)

李煜即位后继续奉行李璟的亲宋国策,甚至比李璟考虑的更无微不至,他刚即位就派户部尚书冯谧进京朝贡,进献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纱落缯彩三万匹。

这大手笔,白花花的银子令赵匡胤心情瞬间大好,对李煜非常满意。

不久,赵匡胤的母亲昭宪太后杜氏去世,李煜再次表达了心意,派户部侍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进京朝贡。

除了北宋朝廷里的红白喜事外,每当宋军打了胜仗时,李煜也都会第一时间派人进贡,都是真金白银,不玩虚的。当然中国人自古讲究“礼尚往来”,赵匡胤也是明白事理之人,李煜如此坦诚相待,咱老赵也不能落后是吧。李煜的母亲、妻子去世时,赵匡胤也都派人前去吊唁,双方保持了完美的默契。①

李璟在世时被迫向周世宗柴荣称臣,柴荣每次写给李璟的诏书都直接称呼他的名字,在古代直呼其名是很不友好的表现,更何况是一国之君。

等李煜即位后,由于他对北宋恭敬有加,赵匡胤非常满意。为了释放善意,便决定调整政策,取消了柴荣的做法,下诏不再称呼李煜名字,此举也是对李煜的尊重。

但李煜心里不安,屡次请求恢复下诏称名的做法,您还是叫我名字吧,不然我心慌。

赵匡胤没有同意,小李呀,不要胡思乱想。

沙桥饯别讲的什么故事 低眉折腰事大国(2)

由于李煜小心谨慎侍奉北宋,使得两国的关系迅速升温,一改当初南唐和后周那种兵戎相见的局面。长江虽然还是两国的临时分界线,但和平显然已经悄然来临,长江两岸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战争了。

硝烟散去,和平重现,两国的百姓欣喜若狂,人要吃饭呀。南唐没有丢掉江北十四州之前,两岸的商贸往来非常繁忙,后来江北十四州被割让给后周,商贸活动被迫停止。长江两岸战火连年,后周和南唐都发布了戒严令,禁止沿江百姓私自渡江经商做买卖。

现在好了,和平了,不打仗了,百姓们都盼着开放边境正常做买卖。而当时正赶上江南闹灾,出现了饥荒,为了释放更大的善意,赵匡胤下诏准许江北百姓到长江里捕鱼以及渡江经商做买卖。

此举对南唐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极大地缓解了江南的灾情,李煜非常感激。

沙桥饯别讲的什么故事 低眉折腰事大国(3)

李煜即位时五代十国的乱世已经走到了末期,北方新生的北宋政权朝气蓬勃,南征北讨,相继消灭后蜀、荆南、武平、南汉。

在北方攻打北汉,在南方不断敲打南唐,可以说李煜面对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但由于李煜表现的非常乖巧听话,加上南唐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匡胤一时还没有立即灭掉南唐的打算,而是先杀奔别的割据政权去了。

建隆三年(962年),北宋以慕容延钊为帅率军消灭湖南武平政权,顺手灭了割据江陵的荆南政权;

乾德三年(965年),北宋以王全斌为帅,三路进军消灭后蜀政权;

这样一来,南方剩下的三个小朝廷里,南唐已经服了,吴越早就服了,南汉至今不服,好吧,下一个——南汉。

在动粗之前,老赵决定先玩一把文的,大宋是讲道理的嘛,决定给南汉皇帝刘鋹写封劝降信。

但这封信老赵不打算自己写,而是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李煜,借以考验李煜的忠诚度如何。李煜被逼无奈只得命人写了一封劝降信,以自己的名义送给了刘鋹,结果刘鋹暴跳如雷,把李煜骂了个狗血淋头:

你这个软蛋,怂货,你还有脸劝俺投降?我呸!俺老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投降?别说门儿,连窗户都没有。

骂完还觉得不爽,干脆写了封回信,继续骂。李煜简直都不忍直视,只好把自己的劝降信草稿和刘鋹的回信一并送给赵匡胤。

大哥,俺已经尽力了,您看着办吧。

沙桥饯别讲的什么故事 低眉折腰事大国(4)

赵匡胤一看,这下好了,可以动粗了。说完一招手,大将潘美撸起袖子带兵南下了,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广州。那个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刘鋹马上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毫不犹豫的举手投降了,玉一块没碎,瓦碎了一地。

南汉灭亡后,江南也就只剩下南唐和吴越了,吴越一直都是北宋的小弟,多次出兵配合北宋攻打南唐,北宋真正要对付的只有南唐了。

注释:

①见《宋史•世家一》:“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助。煜有妻母之丧,亦遣使往吊。”

,